学术投稿

12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汪冬妮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抗感染药物, 给药途径, 效果, 药品种类
摘要:目的 探究12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我院上报的ADR报告121例,分别对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及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1例药物中的抗感染药显示为43例(占35.54%),循环系统药物26例(占21.48%)、中药类注射剂12例(占9.92%),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身体组织、内脏以及消化系统等方面.结论 导致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对药品不良的检测和报告上应加大力度,从而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至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中医专业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中医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1名中医专业学生,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并调查学生对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上课积极性、教学氛围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能较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活跃教学氛围,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实验组期末考试病例分析部分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跃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师生情感.

    作者:杜国相;黄琳涵;莫夏萍;邓德茂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电针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疗效评定

    目的 探究电针的使用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过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26.8±3.1)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电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顾曹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现代医学对医学检验的需求由辅助性向支撑性转变,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检验人才,是国 家大健康战略的需要.历经三十年发展,医学检验教育在我国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但伴随着医学教育、社会需求的发展,医学检验由五年制变为四年制,授予理学学位,此教育模式对医学检验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滨州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对四年制如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而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提出建议与思考.

    作者:张玉强;夏炳妍;周玉明;燕丕宏;谭宏伟;封建凯;王涛;宿振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采取会阴侧切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剖宫产初产妇100例作为参照组,同期选取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初产妇100例纳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产后42 d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与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生率.结果 参照组产后42 d盆腔肌正常率高于试验组,SUI发生率和POP发生率低于试验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剖宫产初产妇相比,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采取会阴侧切对其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影响更大,且发生SUI、POP的机率更高,建议加强产后早期盆底功能训练,以尽快恢复初产妇的盆底功能.

    作者:唐朝晖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对比.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FMA和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FMA评分、BI评分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刘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咽异感症100例病因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除常规耳鼻咽喉常规检查及电子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外,并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及相关治疗.结果 100例咽异感症患者中,诊断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病、精神因素、全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所有患者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有效率达80.0%.结论 咽异感症的病因多且复杂,只有查清病因,针对病因,并采取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查雄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并白内障的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7例,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眼压、平均视力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平均视力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膜水肿、瞳孔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4%,低于对照组的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3,P<0.05).结论 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潜江中心医院妇产科自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的治疗,研究组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产后出血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止血率,让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稳定,此外,子宫压迫缝合术具有操作简便、实施性很强等 优点.

    作者:蒲玉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融入整合医学理念的PBL、CBL在内镜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及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模式融入整合医学理念在消化内镜初级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48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研究组(A组)采用的PBL、CBL教学模式;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授课教学(LBL).培训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员的成绩进行考核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1)学员培训成绩比较:研究组学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内镜理论部分,研究组 学员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学员满意度调查:研究组学员在学习兴趣与效率、自主学习、个人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教师沟通互动能力及授课质量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入整合医学理念的PBL、CBL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消化内镜初级培训中提升培训效果,提高学员满意度.

    作者:金雷;方亮;李蜀豫;朱文成;代凤玲;顿珊珊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心绞痛伴急性心力衰竭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64例心绞痛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显效17例,有效1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71.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 1,P=0.020 3).结论 美托洛尔应用在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石其云;陈剑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案例教学法结合SP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案例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即SP)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骨科95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实习医生为对照组,共46名,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实习医生为观察组,共49名.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教学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SP,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教学满意度、考核成绩、学习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包括教学方式有趣(83.67%)、知识形象具体(87.76%)、知识点强化程度(91.84%)、培养沟通交流(95.92%)、积极主动学习(93.88%)均高于对照组的教学方式有趣(71.74%)、知识形象具体(73.91%)、知识点强化程度(73.91%)、培养沟通交流(78.26%)、积极主动学习(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考核成绩包括操作成绩(90.23±2.19)分、理论成绩(89.27±4.6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操作成绩(80.42±3.07)分、理论成绩(79.63±5.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学习依从性(100.00%)高于对照组的学习依从性(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结合SP,能够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百岁;李传波;赵铭峰;曹璋;董孟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e5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中药药理学的特点,药理作用广泛,知识量大,内容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且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本次教学团队尝试采用e5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的药效学试验设计中进行应用,学生在e5教学模式的每个阶段都能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作者:王晓丽;郭丽娜;董巍;宋波;李宏铃;孙辑凯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的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定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3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细胞涂片检测,试验组采纳常规细胞涂片检测与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选用抗体包括TTF-1、NapsinA、BerEP4、CK7抗体,对比诊断阳性率.结果 试验组的阳性率(100.00%)较对照组(83.3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可以为胸腔积液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效果确切.

    作者:柏永华;纪青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三明治教学法在麻醉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三明治教学法在麻醉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进入我院麻醉科及临床见习的学生92名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实验组(44人)与对照组(48人).对照组学生临床见习中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而实验组学生则采取的三明治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带教效果,调查其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后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促进临床沟通能力及促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学生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临床见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其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及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君婷;赵亮;李磊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随机表,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干预,分别研究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我管理优良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优良率更高,血糖控制情况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干预,可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优良率.

    作者:李莹;张左雅介;朱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诊疗的62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膀胱颈部进行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扫查,并以检测的残余尿量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对三组均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甲组、丙组患者通过两种路径超声检查诊断,在前唇厚度、后唇厚度、尿道上端前后径及左右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组患者行两种检查后发现,经阴道超声诊断出前唇厚度、后唇厚度、尿道上端前后及左右径相较于腹部超声诊断更大,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女性早期膀胱颈梗阻通过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比腹部超声诊断效果更佳,能够对其病变的具体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作者:邓瑶瑶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整体护理模式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管理,命名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时期就诊的75例急诊患者作为参照对象,行常规护理管理,命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占比88.00%,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占比96.00%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中,整体护理干预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效果,还能有效的降低临床治疗不良事件发生,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丽莉;朴明梅;王萍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及主观试题质量分析

    目的 对本科生《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及试题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校2013年9月—2017年9月五年制(2012~2016级)全体本科学生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和试卷的主观试题.结果 分析显示试卷题型全面,试题难度适中,成绩分布较为合理,学生的学业水平能用学生的考分真实的反应出来.但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与成绩差学生存在差距较大.结论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学习成绩差学生的帮助,缩小差距.

    作者:张彩彩;胡爱华;王晗;王杨;翁启芳;梁平;董战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卒中后认知障碍概述

    卒中和痴呆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脑卒中症状不仅能够导致患者感觉功能障碍以及运动功能障碍,还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自身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对于患者自身具有严重影响,以及超过因该种疾病对患者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的影响之外,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无法康复的主要因素.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主要是患者在脑卒中之后所出现的一种认知功能紊乱症状.在脑卒中患病率、致残率伴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增加的当代,早期发现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给予积 极的干预以及康复照护,是目前临床对于该种疾病的改善方向.

    作者:李先锋;陈子龙;苏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