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励敏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临床效果,以便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奥美拉唑40 mg静推,1次/d ;实验组大剂量奥美拉唑持续给药治疗.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空腹胃液pH值、止血时间及输血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胃液pH值、止血时间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持续给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好.
作者:姜慧慧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77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与观察组(142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下降幅度及下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的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欣煜;徐萍;刘素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我院精神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在其中引入细节护理,加强对于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监督,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观察比较进行细节护理前后病区管理质量、急救药品物品质量、护理文件书写、整体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等相关质量评分.结果 经过细节护理管理后,我院4个病区的护理质量实施后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进行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陆燕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血浆脑钠肽(BNP)及心脏Tei指数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6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为窒息组,分为轻度窒息组(30例)和重度窒息组(30例);非窒息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TnI、CK-MB、血浆BNP及心脏Tei指数.结果 急性期窒息组新生儿血清cTnI、CK-MB、血浆BNP水平及心脏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血清cTnI、CK-MB、血浆BNP水平及Tei指数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恢复期血清cTnI、CK-MB、血浆BNP水平及心脏Tei指数与急性期相比,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血浆BNP与血清cTnI、CK-MB、心脏Tei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TnI、血浆BNP及心脏Tei指数可早期、全面评估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
作者:何静雅;李征瀛;金未来;章乐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胸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护生210名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护生20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及其对带教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带教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BL教学法进行胸外科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带教质量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作者:唐维娟;曾小平;唐晓敏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分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分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病房消毒、健康宣传、护理文书及基本护理、专业技能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躯体、精力、总体健康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分层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丹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团队心理训练模式对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在职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实施团队心理训练,对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及心理素质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培训前心理素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后的心理素质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前核心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核心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心理训练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也能增强其心理素质.
作者:谭菊花;曹婵;陈英;李豫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幽门下淋巴结清扫被众多普外科医生认为是在结肠肝曲癌手术中必须行使的步骤.有报道显示,在所有右半结肠切除患者中,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约为1.5%.而在结肠肝曲癌患者中,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为9%~12%.右半结肠癌的D3术式和CME术式,是目前右半结肠切除的两大理念,被很多文献证实能够取得良好的肿瘤学预后.而结肠肝曲癌,需行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需要清扫幽门下淋巴结.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相比D3根治术进一步加大.不同医师对于幽门下淋巴结清扫有不同的方式.目前针对结肠肝曲癌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的报道相对较少,其具体获益情况缺乏针对性评估.
作者:吴鹏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病理专业医师的基础,且是重要手段之一,依据病理专业的特点,培训过程中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师资方面,利用各种资源和培训课程,提升带教医师的教学素质和知识储备;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住院医师的人文情怀,采用多种手段加强临床病理思维的训练,注意和临床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综合诊断能力;并且强化基础能力的培养,这样有效地提升受训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继续教育途径加强疑难病例的学习;从而全面提升住院医师规范范培训的效果,培养出适合各级医院的合格临床病理诊断医师.
作者:李维卿;朱青子;陈军;朱培培;马小梅;王良哲;刘惠敏;李一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立足于我校中医专业学生特点,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特色及教学目标要求,文章对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传统教学模式是在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但是学生过多依赖于老师的板书,一味记笔记,缺乏思考的过程;而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可改善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基础上,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的结合,从而培养出符合临床需求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者:孙颖;刘延鑫;张小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格医嘱,完善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药师审核医嘱反馈记录进行整理、统计,并查看相关药学书籍进行分析.结果 在医嘱反馈记录中,不合格医嘱共181份,配伍禁忌占29.28%,选错溶媒占25.41%,医嘱录入错误占20.99%,中西药混用占16.57%,药物用量错误占0.08%.通过与临床科室医师及时沟通与纠正,已纠正或停用不合格医嘱149份,纠正率达到82.32%.结论 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审核医嘱,及时纠正医师不合格医嘱,可以有效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嘱错误,确保医嘱合格率>99%.
作者:韩轶群;李强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模拟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50名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实验组(n=2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模拟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的模式.出科时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结果 实验组规培学员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的成绩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在儿科规范化培训中联合应用模拟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培训的效果.
作者:刘春艳;邹艳;钟芳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口腔正畸专业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口腔医学本科毕业后继续教育阶段的内容,因而国内的正畸专业研究生数量与质量远远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口腔正畸进修医生的培养是口腔正畸专业医师队伍发展和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腔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内容.为提高口腔正畸进修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我院在口腔正畸专业进修生的培养中,逐步探索培养模式,建立正畸进修生的考评体系,不断优化我院口腔正畸教学体系,客观地反映进修医生对口腔正畸临床技能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操作能力与临床诊治能力.以期培养出专业技能扎实,医德兼备的优秀正畸医生.
作者:刘彦;张建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会阴侧切率、会阴深Ⅱ度撕裂伤率以及新生儿之息率.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31.11%,低于对照组的67.78%,会阴深Ⅱ度撕裂伤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11%)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2.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管理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提高产妇生存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国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应用于鼻综合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鼻综合整形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假体隆鼻,观察组采用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填充进行整形,比较两组患者整形效果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鼻尖高度、鼻尖矫正成功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4、t=0.426、χ2=1.087,P>0.05).观察组患者半年内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3,P<0.05).两组患者在一般手术指标、鼻尖外形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综合整形中采用鼻中隔耳软骨辅助整形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继银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9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93.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对照组为1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00%,对照组复发率为1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效果明显,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齐力;季雪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勃起功能障碍属于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出现这类疾病患者阴茎不能持续获得充分勃起,难以完成令人满意的性交,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患者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生活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这类疾病应当得到重视.随着现代医学对勃起功能障碍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治疗逐渐应用到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文章就中医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展开研究,分析其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进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将中医治疗的优势以及特色发挥出来,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赵飞;赵泉;赵克昌;赵源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崇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诊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肝叶切除术,术后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残石率、复发率以及肝功能等指标.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经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残石率(3.33%)、复发率(6.67%)均低于对照组的残石率(20.00%)和复发率(26.67%),经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ALP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ALP等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A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肝叶切除术疗效优于非肝侧叶切除术,同时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降低术后患者残石率和复发率.
作者:陈智敏;汪昱;徐建明;李海;赵盺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加巴喷丁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4例患者.A组给予加巴喷丁+依帕司他治疗,B组给予加巴喷丁单纯治疗.对比整体疗效.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B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A组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B组为12.50%,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DPN患者行加巴喷丁+依帕司他治疗可减轻疼痛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卫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在胃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5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结果.结果 以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55%、94.12%、96.00%、98.25%、88.89%,其对不同病理分型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与外科术后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结论 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可对胃癌予以灵敏、准确检出.
作者:杨海琼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