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丽;孔明健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及HAMD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彭美霞;赵丽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两孔、三孔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103例行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双孔组(44例)和三孔组(59例),分别行双孔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另选择传统开胸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53例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双孔组、三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站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三孔组上述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两孔法对机体损伤更小.
作者:余操;韩云峰;徐翼;纪沛君;张涛;刘兴元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老年科收治的9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每天补充钙制剂、维生素D),研究组采用早期营养干预.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人体成分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分别为(13.41±3.12)分、(7.26±2.1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RS平均得分为(4.17±1.31)分,低于对照组的(6.35±1.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相应补钙及营养干预可有效减缓骨量的流失,改善其心理状态并减轻疼痛感,使骨质疏松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张淑云;张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2—4月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脑卒中患者30例,列入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时间段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脑卒中患者30例,列入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所在病区护士均按照抗痉挛体位摆放的要求落实护理工作.同时,将抗痉挛体位摆放的正确率纳入观察组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能提高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慧琴;李小峰;陈雪姣;向彬彬;左凯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索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的29例患者进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的28例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后对比两组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前缘高度(14.15±2.97)mm、中线高度(14.86±2.67) mm、后缘高度(23.12±5.37)mm、Cobb角(38.15±2.11)°、VAS评分(0.39±0.14)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蔡玉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校企协同育人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药学人才的一种综合性培养教育模式.医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同时,医药企业的壮大反过来会促进高校的发展,两者可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效果.基于我国医药产业现状与发展规划,遵循加强药学高等教育与医药产业互动、合作办学的原则,开展面向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所需求的操作技能紧密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的,终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旨在探索建立适合我省省情、具有自身特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医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我校药学专业办学水平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作者:程静;吕慧;沈悦;乐诗文;王元昊;胡霞敏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9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服务,路径实施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娩耗时和住院耗时;护理前后产妇SAS、SDS评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路径实施组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实施组分娩耗时和住院耗时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路径实施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实施组产妇相关并发症概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心态,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值.
作者:徐成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早期气道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及气道湿化及气管内吸痰等管理措施,分析早期气道管理实施作用.结果 患者在气管切开期间没有一例出现脱管或套管堵塞的情况,19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3%,51例患者气管切开前后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行治疗时,尽早开始采取气道管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文传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延续护理手册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奇偶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n=38)和延续组(n=38).常规组采用常规PICC护理措施;延续组在此基础上,添加PICC延续护理手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实施护理后,延续组患者带管日常生活评分、导管维护依存性评分、异常情况处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延续组患者躯体症状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社会化关系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PICC延续护理手册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嫚;王丹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器械管理程序表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调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工作资料,设为对照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问题,应用器械管理程序表给予记录,并拟定优化措施,在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的管理工作中应用该表,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和工作满意度.结果从两组的管理结果上看,观察组清洁、消毒合格率、保存完整率、缺失率分别为97.08%、96.90%、0.36%,对照组三项指标分别为90.72%、89.05%、3.53%.同时,医护人员对观察组工作的满意度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器械管理程序表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胡国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30例患儿为参照组,开展康复护理的30例患儿为研究组,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GMFM-88、FMFM-45、ADL和BSA评分,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可以使粗大运动功能、粗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行为得以改善,治疗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作者:周易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评价PBL结合EBM教学方法在临床本科实习生中带教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分为PBL结合循证医学组(实验组,n=23)及传统教学组(对照组,n=22),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学生采用PBL教学结合循证医学讲座.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文献评价能力、综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前沿的把握及展望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P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认同及兴趣有很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EBM教学模式在本科临床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刘坤;陈军;凌冰;王硕;杨勇;韩绪生;张恺欣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使用麻醉药物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接受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麻醉后的检查时的疼痛评分、检查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耗时以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检查时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检查耗时,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且检查完毕后,患者的苏醒时间较快.
作者:王加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对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患者应用尿糖(UGLU)和尿微量白蛋白(MAU)联合检验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确诊DM早期肾损伤80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者8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应用UGLU和MAU联合检验,对两组检验价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UGLU检验阳性率为78.75%,MAU检验阳性率为52.50% ;观察组UGLU和MAU水平(164.50±31.36)mmol/L和(11.49±1.70)mg/L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早期肾损伤患者应用UGLU和MAU联合检验的价值较高,可提高阳性率,为疾病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陈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按照硬币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下狄激光碎石术治疗的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干预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19.5%),护理满意度(95.1%)高于对照组(78.0%),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输尿管镜下狄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肾穿刺患者中PDCA循环+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肾穿刺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乙组(49例)、甲组(50例).乙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甲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并实施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总结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健康教育内容的总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肾穿刺患者采用PDCA循环+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程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引导学生对三维重建3D打印肝脏实体模型进行立体观察学习;三维可视化3D打印模型形象逼真,立体感强,清楚显示肝内各管道、肿瘤大小、位置及其与肝内各管道的空间解剖关系;再结合实际病例对三维重建3D打印模型进行讲解,进行术前虚拟手术,观摩手术过程,再次学习术前三维可视化3D打印、术前虚拟手术与术中真实情况是否一致.结果 肝胆外科研究生通过三维可视化3D打印模型、术前虚拟手术教学,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复杂肝脏解剖特点,并对术中解剖及手术方案有基本理解.结论 三维可视化3D打印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是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作者:曾宁;范应方;杨剑;项楠;祝文;白小屏;石磊;方驰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各指标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6.84±9.61)min、(65.65±11.64)ml、(7.52±3.25)d,优于对照组的(82.65±12.65)min、(95.64±20.35)ml、(11.72±4.92) d ;临床不良反应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术中损伤,提升恢复效率,安全性高.
作者:仲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96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混合内固定)与对照组(双侧内固定),每组各48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椎体融合率及腰椎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椎体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均呈递减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时点腰痛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内固定与双侧内固定对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更加微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禧;夏根;付斌;赵浩宁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胸腔镜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自控镇痛泵,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效果;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同时间患者疼痛评分水平.按压镇痛泵次数、输注药物的总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压镇痛泵次数、输注药物的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患者胸腔镜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减轻疼痛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麻醉的效果.
作者:王亚丽;孔明健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