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
目的 分析康复综合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电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A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 ,将其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18.99±1.67)和BI评分(47.36±4.62),均优于参照组(15.04±1.23)、(40.41±4.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5223,t2=5.4644,P<0.05).实验组患者的脑电高频带相对功率β1、β2(1.255±0.223)、(1.034±0.257)比值参数也相对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5046、t4=7.1607,P<0.05).结论 AD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可以使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有效改善,可以将该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与此同时,脑电特征可以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覃家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根据外科学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教研组尝试以微课结合PBL的方式进行外科教学,探索其教学效果以及在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方法 选取医学临床专业116名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微课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病例分析测试,从而探索微课结合对比PBL在外科教学的意义.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微课结合PBL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临床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郭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DM)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其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老年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统计对比两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8.11%(52/53),高于对照组77.36%(4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34%(50/53),高于对照组73.58%(3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疼痛学教学初期中使用PBL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PBL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PBL组采用PBL教学.对比(1)对照组和PBL组随堂、1个月后成绩测评.(2)对照组和PBL组教学方法 满意度.结果 (1)对照组和PBL组随堂成绩测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PBL组1个月后成绩测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的优势显著性可维持长期效果.(2)对照组和PBL组教学方法 满意度分别为(82.4±3.6)分、(93.8±2.4)分,两组患者结果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疼痛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能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疼痛学教学方法 的改进及推广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作者:丁远远;姚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对眩晕症患者予以天麻素和利多卡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眩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予以天麻素治疗,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利多卡因联合天麻素,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眩晕症的临床患者予以利多卡因和天麻素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副作用小,不易畜积,恢复时间快.
作者:王春梅;袁正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进行治疗的眼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护理中潜在的风险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眼科疾病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之后,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不良情况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运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外科缝合技能培训课在临床外科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按照典型性原则,抽取60名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男女均分.甲组实习生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仿真模型训练+动物模拟训练+临床实践操作的方式(2+2模式)进行培养,乙组实习生采用以往的课堂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培养.运用《临床基本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作为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中考核的客观指标.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成绩差异.结果 运用2+2模式进行培养的学生,在理论及实践考核中成绩优异,对2+2模式的教学培养方式评价更高.结论 运用2+2模式的外科缝合技能培训课能更好地提高实习生的缝合操作能力.
作者:吴晓峰;徐锋;蒋铭;孙斌峰;钱平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改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因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分为3组.阿立哌唑A组(32例)与阿立哌唑B组(32例)分别每晚口服阿立哌唑5 mg、10 mg.对照组(32例)仍维持原治疗.结果 治疗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催乳素、雌二醇、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催乳素水平高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雌二醇水平、PANSS评分低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P<0.05).阿立哌唑A组不良反应及药物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阿立哌唑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 mg小剂量阿立哌唑显著改善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非雾化组单纯用阿奇霉素治疗,雾化组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用复方异丙托溴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总结患儿临床表现,两组患儿后期咳嗽持续时间、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感染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雾化组治疗效果优于非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雾化组中,显效27例,有效4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00%;雾化组中,显效44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00%.雾化组患儿后期咳嗽持续时间、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感染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非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用复方异丙托溴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可更好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顾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脑梗死13例,脑出血7例,癫痫8例,重症肌无力4例,面瘫6例,脊髓炎2例,对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各项因子分和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和重症患者部分因子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问题,主要由躯体、社会及个人因素诱发,临床应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密切观察,若发现患者心理状况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中、术后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无死亡情况,术中转变成开胸手术1例,手术时间(140.11±23.45)min、术中出血量为(132.47±76.21)ml、住院时间为(7.21±2.51)d,出现并发症有5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如果病变范围过大应扩大手术范围或改为开胸切除术,同时术后治疗过程中应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孙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科研创新能力是科学素质体现的核心,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在临床医学认证背景下,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医学教育重要的培养项目之一,如何鼓励医学生参与科研及怎样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及分析国内外医学院对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前期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探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并提出其指导性意义.
作者:胡子旺;齐硕;陈国栋;王文军;文兰;李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压力和焦虑现状在孕早期孕妇妊娠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 对孕妇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孕妇的各项评分.结果 孕妇的焦虑平均分数为(41.42±5.34)分,在怀孕期间焦虑的发生率为7.9%.孕妇在妊娠中主要的压力有孕妇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分娩时难产、胎儿畸形、分娩时胎儿是否安全,各个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在怀孕期间的焦虑情况和妊娠时候的压力呈正相关.结论 妊娠的压力就越大孕妇的焦虑情况越严重.所以,需要医务人员对孕妇进行相关方面的知识宣传,让孕妇可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从而减低早期孕妇的妊娠压力和焦虑情况.
作者:李叶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个体化饮食护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3月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饮食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效果、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口腔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饮食护理组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护理组溃疡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口腔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饮食护理组口腔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护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大,可有效加速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4例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精心治疗,加强护理照顾.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3例转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2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纯素;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阑尾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治疗.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且脓液量多于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复杂性还是非复杂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均较理想,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健康.
作者:潘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可改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情的治疗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6年2月73例因口腔颌面部间隙发生感染问题进入我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疗法为依据展开分组:行常规疗法的35例均属A组,而加以脓肿切开引流疗法+高压氧疗法的38例则属B组,分别统计两组疗效及其白细胞值,展开比较.结果 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值、不良症状发生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科口内入路手术患者术后采取输液式的口腔冲洗,能够显著清除患者口腔异味及异物,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口腔内的伤口愈合,该方法 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斌;王永丽;郭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弱证慢性腹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温针灸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温针灸组给予针灸处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温针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温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血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腹泻效果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许朝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及我校国际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国际留学生医学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及留学生在中国求学的特殊性,结合连续多年留学生的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及院校针对性的改革策略,本文对医学留学生在内科临床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总结分析,以期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留学生医学教育的在华发展.
作者:侯刚;周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