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溶性维生素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合理使用分析

戴长云

关键词:脂溶性维生素物, 药物滥用, 危害, 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脂溶性维生素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脂溶性维生素药物使用出院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对该药物的滥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带来的危害,总结并分析该药物的合理使用.结果 该组患者脂溶性维生素药物滥用不合理情况为常见的指标包括整体使用情况,占79.71%、其余依次包括有无适应证(73.91%)、用药剂量(56.52%)、用药疗程(28.99%)、用药方法(13.77%).结论 脂溶性维生素需给予合理应用以提高疗效并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被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47例加用参附注射液,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8+无明显变化(P>0.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后,患者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全冠口腔修复患者11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患者,行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对照组57例患者,行镍铬合金烤瓷冠口腔修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牙本质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效1例,对照组无效6例;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在患者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王琳;黄明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探索

    档案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信息和基本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乃至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做好档案管理及利用工作,对于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利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是无法满足其要求,也无法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整理和保管工作.所以,在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中,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应用,保证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向进步方向发展.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学综合性考试经验浅析

    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综合性考试紧紧围绕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我校实际,对考试时间与科目,考试命题与考核方式,考试的结果与反馈进行总结,并对考试组织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终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医学综合性考试体系,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作者:董韬;韩俊岩;张春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探究组患者在化疗治疗的同时给予恩度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5.50%,探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各个生活质量均低于探究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吴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颅骨修补并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可行性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治疗中行早期颅骨修补方案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50例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25例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方案,约5个月以后再实施颅骨修补方案,而治疗组25例则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方案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方案,对两组效果以及预后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参照组有效率为72.00%(18/25),治疗组为96.00%(2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现颅脑损伤症状的患者,予以早期颅骨修补方案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方案效果突出.

    作者:管雪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我学习在普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普外科护理实习中自我学习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普外科共接收不同医学院分派的护理专业实习生68名,实习过程中采取传统带教的34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运用自我学习带教的34名护理实习生视为观察组,将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考核评分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考核得分分别为(86.8±3.5)分、(91.4±7.2)分,高于对照组(67.4±4.5)分、(71.6±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实习过程中自我带教法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优于传统带教法,相比传统带教法,自我学习带教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更具优势,是普外科护生理想的带教方法.

    作者:张爱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且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资料,依据临床采取的不同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疗法,观察组(53例)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比两组SAS、SDS评分变化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对比,护理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行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在2016年6月—2017年1月.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改善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护理效果.

    作者:林小云;徐静;居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技术特点及继续教育经验报告

    介绍并探讨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技术特点及继续教育经验.前列腺激光汽化切除术主要技术包括汽化、块状切除、分割、剜除等,在学习及实践中合理应用并循序渐进.笔者在充分理论和技术准备基础上集中打造精品继续教育项目,通过特色的小班教学培训,因材施教,鼓励积极动手,追访帮带;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和会议交流宣传,取得较好效果,促进了该技术推广应用.

    作者:邵志强;郁华亮;肖毅;吴元翼;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电图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重症昏迷患者的脑电波形及血清NSE浓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探讨脑电图和血清NSE与昏迷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患者于入院24小时内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化验测定血清NSE浓度,在做检查前行Glasgow(GCS)评分.治疗15~30天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再次评定GCS评分、监测视频脑电图和化验血清NSE浓度.并于发病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将随访结果 按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进行临床分级,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电图分级越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数值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有相关性,可应用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作者:赵莎;张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的不合理应用及对策

    目的 研究西药房的不合理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西药房320份处方,依据相关说明及规定,分析研究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320份处方中有9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比为2.81%,其中选药不合理2份,用药方法不合理3份,用量不合理3份,配伍禁忌1份.结论 西药的种类众多,我院要加强对相关医师的用药培训与用药管理;另外药师要严格审核西药处方的合理性.

    作者:赵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焦虑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抑郁/焦虑情况及与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依据肺功能进行分级,并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患者进行评分,评估COPD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焦虑/抑郁的程度,并测定患者血清IL-8、TNF-α.结果 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COPD患者HA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IL-8、TNF-α 水平与COPD患者HAD评分呈正相关(P<0.01),中重度焦虑/抑郁的COPD患者中细胞因子IL-8、TNF-α 高于轻度焦虑/抑郁的COPD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876.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与炎症因子IL-8及TNF-α 相关.

    作者:郭磊;赵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上呼吸道感染采用静脉给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给药,观察组采用静脉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症状减退的时间分别为(5.8±1.0)d和(3.3±1.2)d,两组患者咳嗽消退的时间分别为(6.5±0.9)d和(4.2±1.2)d,四肢酸痛的消退时间分别为(3.5±0.4)d和(1.7±0.5)d,鼻塞的消退时间分别为(3.2±0.5)d和(1.2±0.9)d,观察组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采用静脉给药可以更好的消除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滕玉峰;王少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引发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目前的治疗现状.方法 择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OSAHS组,另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存在睡眠障碍的经多导睡眠监测排除OSAHS的患者为非OSAHS组,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指标以及上述指标与低脉氧饱和度(LSp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之间的关系,并详细分析两组治疗现状.结果 OSAHS组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均高于非OSAHS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接受体位以及减肥等综合治疗,OSAHS组治疗后嗜睡评分(0.5±4.1)分,低于治疗前(3.6±5.3)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指标是女性OSAHS的危险性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于女性OSAHS患者的治疗并不充足,病情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

    作者:孙海峰;韩晋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实践课教学模式探讨

    口腔正畸工艺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热门学科,综合了口腔正畸学和口腔医学技术的特点,理论体系复杂,操作要求高,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探讨,并提出一些改革方法,为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张疆弢;张思诗;黄瑾;梅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20例PCI心肌梗死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PCI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PCI治疗.随访,12个月内术后预后不佳的患者纳入病例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36例纳入病例组,8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ST段抬高、择期开通非罪犯血管、HR、血管开通时间、Gensini评分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重视心率控制,择期处理非罪犯血管,围术期积极控制血脂,缩短血管开通时间.

    作者:张延威;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方式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目的 为提高子宫瘢痕妊娠疗效,探究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用于疾病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按就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双数)、观察组(单数),每组人数均为43例.其中一般组行腹腔镜清宫术,观察组以阴式清宫术、子宫修补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随访1年比较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一年后回访,观察组较一般组患者生活质量高,P<0.05.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临床以阴式清宫术、子宫修补术联合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好.

    作者:黎梅;孙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恐惧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在恐惧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近年所收治的恐惧症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得出的组间数据并将对比结果 实施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HAMA总分、WHOQOL-100评分更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恐惧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存在积极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马洪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总结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静脉输液200例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输液患儿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组间静脉输液患儿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静脉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家属满意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问题、穿刺疼痛评分.

    作者:姜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