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新元;丛文铭
目的 回顾研究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74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与术后病理对照,对TI-RADS分类标准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结果 74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335个,恶性结节411例;TI-RADS分类1~5类其恶性百分率分别为0、50.0%、6.7%、55.1%、84.9%、91.9%、100.0%和100.0%.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5%可信区间为0.89~0.93.结论 应用TI-RADS分类标准,在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超声检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铭;郝莹;邹立娜;孙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眼科大课授课和小课实习中,着眼于眼科知识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特点,针对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研究生引入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包括互动式问答和设问式自答的课堂PBL教学,以真实病案为引导结合图文相辅、flash动画及手术录像的多媒体教学,以及中英文兼具的双语教学,同时强调充分的备课和教材的选择,力求重点突出、主干分明,达到让学生迅速、准确掌握重点和认知眼病诊治的知识架构的目的 .
作者:张晓辉;冯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护士承担更复杂的护理角色,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我校积极申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14年获得招生资格.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方向与培养流程、核心能力培养(包括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等)、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与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学习、进步,共同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作者:崔慧霞;张会君;郝春艳;张文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83例结肠癌及结肠癌复发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所有患者术前病理分期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 术前CT扫描结肠癌患者121例,其中TNMⅠ期33例,Ⅱ期55例,Ⅲ期22例,Ⅳ期11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9.1%、87.3%、100.0%、100.0%.62例结肠癌复发患者通过CT扫描显示TNMⅠ期7例,Ⅱ期11例,Ⅲ期26例,Ⅳ期18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53.8%、68.8%、100.0%、100.0%.结论 CT诊断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结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以及监测术后复发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储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28例出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探讨术前用药及麻醉方式对其的影响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7月我院行高血压术后老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给予肌注鲁米那0.1 mg和静注咪唑安定2 mg.病情较为一般的患者给予肌注鲁米那0.1 mg.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总结分析有效的术前应对策略以及治疗方案.结果 经上述处理后患者情绪稳定,能够保持安静状态,无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结论 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能有效控制术后瞻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陈萌;孟京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80例作为样本,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红霉素注射液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症状缓解时间(3.21±0.09)d、咳嗽缓解时间(3.27±0.38)d、啰音缓解时间(4.00±0.29)d、治疗有效率97.5%,不良反应发生率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作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缩短患儿发热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赵保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慕课在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启示.方法 在我校抽取同年级的58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采用慕课教学.比较两组的结果 .结果试验组成绩、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中实施慕课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与满意度.
作者:吕丽艳;张浩;刘伯阳;孙艳;郭俊杰;宋波;李超君;于庆莲;廉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推动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进阶发展,现筛选了与生理学理论内容高度相关的25种临床疾病(要求每种疾病必须包含5个以上生理学知识点),再经由临床医师搜集典型的临床真实病例,以此为蓝本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终完成生理学案例的撰写,并出版《生理学案例》书籍.案例分为两幕材料,分别给出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和临床诊断、治疗计划、病情转归,同时给出参考的重点讨论问题、相关的生理学及临床扩展知识,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完整的疾病诊疗过程中分析讨论生理学知识.
作者:李垚;冯欣;周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70例骨折患者并随机分组.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病房环境布置、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境情绪.结果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普通组,P<0.05;优质组病房环境布置、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优于普通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境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组心境情绪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 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房环境,强化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高.
作者:陈宁;肖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针对接受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1例,参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研究组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而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处置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整体性生存质量.
作者:丁超;刘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耳鼻喉手术患者,手术类型为扁桃腺摘除手术,中耳手术,声带息肉,鼻内镜手术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段敏;李丽;王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活动能力及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对14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活动能力、自我防护意识展开问卷调查.结果 在有效调查的133例患者中,活动能力优良者占比64.7%,而患者自我防护意识为:自我防护意识强42例(31.6%),中63例(47.4%),差28例(21.0%).经分析,患者活动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有一定关联.结论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影响活动能力,应在患者中加大糖尿病足防护知识宣传力度,提醒患者加强自我防护,提高活动能力.
作者:刘丹阳;林立群;杜霖;陈家贤;姜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60例)采取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B组(60例)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死亡率为6.7%,B组总有效率为91.7%,死亡率为8.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均可较好的控制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袁华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奇偶数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经腹保守性治疗(对照组45例)与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1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卵巢大小、卵巢供血及卵泡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巍;刘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肺癌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通过CT模拟定位勾画瘤靶区,同期加量整合技术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偶周内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给功能.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一氧化氮弥散量(DLLCOcSB)、肺泡弥散量(DLCOcSB/VA)、中心阻力(Rc)及20 Hz时的呼吸阻力(R20)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可降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肺弥散功能,改善中心气道阻力,对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威;张阵;祁康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开腹手术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但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6.7%(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具有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徐孝义;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后,患者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全冠口腔修复患者11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患者,行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对照组57例患者,行镍铬合金烤瓷冠口腔修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牙本质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效1例,对照组无效6例;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在患者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王琳;黄明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肾小管标志蛋白和肾病综合征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12月,共选择患者91例,经临床确诊均为肾病综合征,所得数据记疾病组,对患者尿液中肾小管标志蛋白的含量进行测量,根据肾小管标志蛋白是否增加进行分组,同时采取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方案,记录两类患者治疗效果.在同一时段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同样对其尿液肾小管标志蛋白进行测量,所得数据记健康组.结果 疾病组患者 β2微球蛋白含量为(2.61±0.37)ml/L,高于健康组(0.20±0.08)ml/L(P<0.05).标志蛋白增高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36/63),低于未增高组92.86%(26/28)(P<0.05).结论 肾小管标志蛋白增高会降低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
作者:刘孝猛;刘劲松;李萌;刘丽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的教学法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浩鹏;臧全金;李锋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不同时间收入的护生分别5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实验组融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患者反馈满意度、实习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赵姿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