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杨静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临床治疗, 抗真菌剂滴眼液
摘要: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再配合抗真菌剂滴眼液治疗.采用合理散瞳治疗措施,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研究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6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完全治愈率88.7%,前房化脓伴有眼周溃疡发生率4.8%,干眼症4.8%,眼周溃疡3.2%,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8.1%,病症明显好转,不良反应率较低.结论 通过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科学诊断,有针对性地给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痛苦,达到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 18例原发性胆囊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术前确诊病例极少,原发性胆囊癌的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的病理学检查,镜下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术前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率较低,预后差,术后病理巨检和取材的规范化是确诊原发性胆囊癌,防止漏诊的重要途径.

    作者:高萍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经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另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检验结果 进行判断.结果细菌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血常规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而血清前白蛋白又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0.0%、符合率为95.50%,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海元;黄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微信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分析

    自2015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发现了很多的新问题,如统一大课模式受时间空间限制、临床专业繁多,各有特点,不适合完全统一教学、临床导师面对面教育学生的时间不足等问题.微信在研究生中广泛应用,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具有移动性、时间不受限、实时交流等特点,可传输文字、音频、视频等功能,非常适合应用于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微信应用于教学还有很多优势,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等,应该更系统深入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

    作者:管仁政;林荣军;胡素娟;刘小梅;金蓉;路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应用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应用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采用无早期先兆流产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保胎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2.00%.观察组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应用效果确切,经早期处理,保胎成功率高,除了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发生率有所提高,对母婴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梁海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30天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超过30天的主要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全院住院超过30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472例出院患者中,有2355例患者住院时间超过30天,占2.1%.年龄、病种、付费方式与住院时间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基本情况、疾病本身因素、付费方式均影响住院时间,可通过医院完善医疗服务管理流程、提倡双向转诊及日间病房、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制定合理的标准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超过30天患者数量.

    作者:郭璇;李小军;马竟波;曾伟;林继秀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治疗效果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临床治疗)与观察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毒素水平变化与RRF(残余肾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针对中大分子有毒物质甲状旁腺激素(PTH)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RRF(残余肾功能)降低幅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患者应用效果理想,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毒素,改善患者肾功能情况.

    作者:王志强;李瑞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分析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脏彩超对于冠心病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128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于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观察组的ST-T改变阳性率更高,为86.72%(111/128);对照组为4.69%(6/128),两组研究对象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心脏彩超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和诊断意义.

    作者:邢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伴盗汗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伴盗汗患者接受玉屏风颗粒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伴盗汗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加强营养、抗感染等对症的治疗,实验组则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伴盗汗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明显止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伴盗汗患者接受玉屏风颗粒治疗,起效较快,疗效显著.

    作者:姜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临床带教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接收的80例护理实习生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其学历水平分为本科、大专、中专3个层次,选派优秀的带教人员分别负责每个层次教学工作,按照分层次教学原则对所有护理实习生实施教学方案.结果 采用分层次教学后,3个层次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均有所提高,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专科护理、岗位职责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且83.75%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人员的综合能力表示认可,予以较高的评价.结论 在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实操水平,也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屈春晓;李焕楠;陶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2015年1月—2017年4月老年肠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麻醉深度D0)、B(麻醉深度D2)、C组(麻醉深度E1).对比3组患者应激反应.结果 C组手术结束及术后1天的ACTH、ET-1显著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腹后、手术结束时B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A组、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的麻醉深度可较好的抑制患者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丛静;邵爱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影响分诊护士决策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通过总结并分析在实际工作中所发生的分诊,误诊等现象,分析可能会影响到分诊决策的准确率的因素,从而探究可以提高分诊准确决策的相应对策和措施,误诊原因的分析主要包括3方面:患者和陪同人员,医源因素以及疾病本身,因而,要提高分诊护士决策的准确率,则需要分别从患者和陪同人员,医源因素以及疾病本身这3方面入手,可通过提高与患者及陪同家属的沟通能力,提前总结好一些易混淆的疾病特征,定期培训,护士分工更明确等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等.

    作者:奚建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肿瘤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的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越大,血清白蛋白越低,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pTNM分期愈大发生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几率越高;有皮肤或黏膜溃疡者,进行侵入性操作者也有较高的感染率.结论 对于化疗肿瘤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对症治疗,将口腔、皮肤等护理工作做好,以减少白细胞并发感染率.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脑室内出血并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内镜组和传统组,传统组采用脑室体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血肿的方法,而内镜组则采用额入法或者枕入法使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分别对比两组病例的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肿清除情况、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率、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结果 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及第3天的血肿消除高于传统组,同时术后出现脑积水以及颅内感染的现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随访,内镜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传统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较,内镜组的死亡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刘祥璐;盛罗平;陈雪林;顾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疼痛镇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讨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疼痛镇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方法,实验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2 h、4 h、8 h和24 h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潘立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 探索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98期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妇产科学教学中,将6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PBL结合标准化病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结合病例为先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病例分析题考核、学生问卷调查以及SP考核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虽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病例分析题考核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考核结果中,各项能力也都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医学生多项能力,满足我国的医疗以及教育国情.

    作者:陈静;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医学卫生类高职高专英语学科发展的根本出路

    医学卫生类高职高专英语学科教学希望能够实现对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提升医学卫生类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时期医学卫生类高职高专英语学科必须探寻新的发展出路,促进医学卫生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从医学卫生类高职高专英语学科改革发展前景入手,从特殊用途英语角度对根本发展出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医学卫生类高职高专英语学科教育改革提供相应的参照.

    作者:张力平;王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术前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化分组,两组各20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72小时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95.00%、满意率100.00%;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俞丽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长治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6月—2016年5月就诊的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分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轻度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主要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失眠等,观察组患者主要是出现嗜睡、体质量增加.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明确且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轻微,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作者:王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浅谈毕业设计对高职助产专业教学改革启示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笔者通过指导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毕业设计,发现普遍存在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知程度较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过低、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通过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合理安排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以及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等对助产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希望给广大助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夏小艳;李小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苍附导痰丸在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85例痰湿型PCOS不孕妇女,随机分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研究组加用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疗效(92.86%),高于对照组(79.07%);研究组治疗后的FSH、T、LH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研究组1年内妊娠率45.24%,而对照组为23.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苍附导痰丸应用于痰湿型PCOS不孕症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分泌,提高妊娠率.

    作者:黄碧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