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吕从美

关键词:全程教育, 常规护理, 糖尿病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干预模式,全程教育为观察组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乳房按摩在产后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在产后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进行产后乳房按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28例未进行产后乳房按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乳房按摩;对两组开始泌乳时间、产后前3天泌乳量、产后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3天乳房胀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产后第2天及第3天泌乳量、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3天乳房胀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显著改善产妇泌乳情况及乳房胀痛情况,同时可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吴燕青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急诊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1月同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卒中救治及常规急诊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的护理配合.分析TCRF记录,对比两组患者DNT控制及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及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DNT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改善情况(NIHS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及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中,优化急诊流程护理能显著缩短患者DNT时间,提高接受rt-PA静脉溶栓救治成功率.

    作者:彭庆荣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腺性膀胱炎50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腺性膀胱炎患者50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组加用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98例,有效60例,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显效81例,有效81例,治疗有效率为73.6%,P<0.05.观察组1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肠道反应,对照组10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肠道反应(P>0.05).结论 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闫传武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精细护理对复杂性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使用专科精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有复杂性肾结石并具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指征的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使用专科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88.54±17.56)min、(9.55±2.31)d,手术出血量为(158.47±14.56)ml,不良症状发生率是37.50%;患者总满意率是56.2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64.11±13.42)min、(6.84±1.54)d,手术出血量为(134.75±12.45)ml;不良症状发生率是6.25%;患者总满意率为93.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专科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复杂性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效果,减少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透析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及生理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及生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徐浩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解郁养血安神汤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郁养血安神汤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8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7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百乐眠胶囊,观察组予以解郁养血安神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PSQI各项得分及总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中医症状积分、PSQI各项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症状积分、PSQI各项得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仅入睡困难一项积分,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项目得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中医症状积分、PSQI各项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郁养血安神汤可有效改善肝郁血虚型失眠患者睡眠状况,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程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1月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A、IgG、IgM变化,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TBIL、IBIL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有效提高蓝光照射和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临床康复.

    作者:王昌林;李征瀛;金未来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高压氧早期干预对胶质瘤术后患者脑水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压氧早期干预对胶质瘤术后患者脑水肿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胶质瘤手术术中诊断明确的患者21例,依据患者自身的适应医嘱情况,将21例患者分为高压氧组9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术后给予止血、脱水、抗生素等常规对症处理;高压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3~5天予高压氧治疗,每天予高压氧治疗1 h.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手术后第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测T细胞亚群及炎性反应因子(CRP、IL-6以及TNF-α),分析其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第7天,高压氧组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少[(26.8±2.3)cm3 vs.(32.5±2.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血浆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血浆CRP、IL-6以及TNF-α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早期干预可降低胶质瘤术后患者颅内水肿,提高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创面炎性反应,提示术后尽早行高压氧治疗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平;陈华群;季宏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研究组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高于对照组的7.14%,且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均能有效清除结石.

    作者:李佳和;牛丽珠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4月我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2例进行随访观察,将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首次发作就诊时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基础疾病、吸烟史、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进展为脑梗死40例(30.30%).观察组男性比例(70.00%)、首次发作就诊时间(26.78±5.08)h、持续时间(30.16±6.38)min、发作次数(3.53±0.87)次、基础疾病(95.00%)、吸烟史(55.00%)、二级预防依从性差(42.50%)高于对照组的45.65%、(11.39±3.48)h、(14.30±4.28)min、(1.86±0.72)次、65.22%、26.09%、21.74%(t/χ2=7.43、8.28、5.70、8.33、9.76、9.53、5.87,P<0.05),两组年龄[(67.87±6.87)岁vs.(66.00±6.5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应制定合理、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何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薄荷油腹部湿热敷对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薄荷油腹部湿热敷对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薄荷油腹部湿热敷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部使用薄荷油做湿热敷,有助于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快速恢复,优化了患者的各项肠道功能指标,提升了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蒋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5年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抽取53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受检者超声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下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是86.79%,远高于对照组的3.77%(P<0.05);研究组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是(1.35±0.25)mm,大于对照组的(0.43±0.05)mm(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较高,有借鉴意义.

    作者:孙丽敏;曲海丽;王智慧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不同内窥镜技术在喉癌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频闪喉镜联合硬性鼻内窥镜与16排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喉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喉癌患者术前常规行频闪喉镜及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手术前气管切开,并从切口放入30°硬性鼻内窥镜观察声门下情况,联合频闪喉镜对声门及声门上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喉癌的术前评估中,CTVE的图像与频闪喉镜的结果相结合印证声门及声门上的肿瘤形态特征,均可良好的显示声门下的肿瘤生长情况,与临床手术后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喉癌及下咽癌术前CT仿真内镜技术可明确肿瘤的范围、大小、周围组织及声门下受侵情况,在喉癌及下咽癌术前评估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赵杰;黄岸瑞;林惠兰;黄世铮;张学军;侯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联合运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科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瑞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泊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和镇静镇痛作用.结果 治疗后,在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疼痛和躁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的疼痛和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联合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刘科蓝;刘建林;张良平;罗志春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超声诊断老年人群甲状腺疾病的价值及病因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甲状腺疾病使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并总结其病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超声诊断的46例老年甲状腺疾病患者,回顾分析其检查资料.总结患者的患病情况,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并统计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对比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病理检查方式终的检出率是93.48%,甲状腺结节和囊肿、腺瘤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6.09%、23.91%、17.39%.超声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是89.13%,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高,该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结论 甲状腺疾病女性的发病率较高,且高龄人群发病风险更大,使用超声检查和病理鉴别的检出率相近,临床价值相似,可以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且超声检查的方式简单快捷,可以作为首选进行推广,必要时再综合多种诊断方式.

    作者:李恩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情景模拟教学对儿科护士儿科心肺复苏培训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对儿科心肺复苏培训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9月我院儿科在职及进修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周的情景模拟教学.比较培训前后培训对象的急救基础知识和现场操作水平,及护理行为6维度量表(6-D量表)得分情况.结果(1)培训后心电监护仪使用、呼吸机/气囊使用、血液标本采集、急救药品使用、程序操作熟练规范、人文关怀、团队协作及回答提问7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2)培训后培训对象6-D量表各条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或P<0.01).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能有效提高儿科护士儿科心肺复苏考核成绩,使护士更加扎实的掌握儿科心肺复苏护理技术.

    作者:张丽华;罗钢;朱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改进护理干预措施降低HBV母婴传播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改进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科在2015年11月—2017年5月所选取的100例HBV孕妇,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进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侧切率、自然裂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再查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sAg阳性率、产时感染率比较,前者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护理干预应用于HBV孕妇护理中,对降低HBV母婴传播率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淼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2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于围手术期对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 d,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两组SAS评分均较术前和术后1 d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白内障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琴;刘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肺癌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58例,其中肺癌患者30例(A组)、肺部良性病变28例(B组).另选择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三种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A组患者在上述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水平上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上述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水平上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作者:蒋瑶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辛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理研究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他汀类及ACEI类等药物治疗,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普伐他汀,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普萘洛尔;观察组用药方案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辛伐他汀,β 受体阻滞剂使用比索洛尔.对两组治疗6周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vs.82.5%,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药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跃林;沈安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