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
目的:分析中医理念在肛肠外科手术后的运用效果。方法对110例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中医理念的治疗。通过采用情志治疗、饮食治疗、心理治疗、术后治疗等中医理念的运用对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10例患者全部患者均已康复出院。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在12天左右,治愈时间短、中医理念治疗效果明显。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通过中医理念的治疗没有出现感染、大出血、肛管狭窄以及肛门失禁等症状的出现。在肛肠患者康复18个月后,随机对其中的96例患者进行抽查访问,发现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在肛肠外科手术后运用中医理念的治疗手段对肛肠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急性胃肠炎持续腹痛的患者实施硫酸镁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38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为两组,使用阿托品进行治疗的对照组(18例)和使用硫酸镁治疗的观察组(20例),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硫酸镁对急性肠胃炎持续腹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康复速度快。
作者:吴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尘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尘肺并发CDPD的患者,任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吸氧、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实验组为96.6%,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尘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使用抗生素以及其他的药物辅助,能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杨冠英;王春兰;王亚慧;刘英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阑尾炎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各个时点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确切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七步教学法在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七步教学法(提出问题并预习准备→观看录象并讨论→教师模拟示教→分组模拟或实体训练→学生相互考核→小结错漏点→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模拟或实体训练→考核),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七步教学法进行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为临床操作考核的顺利通过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杨波;余桦;张东辉;郑璐;黄海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给予开腹手术,研究组(65)给予腹腔镜微创治疗,对两组免疫水平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3天CD 4、CD 8、CD 4/CD 8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褚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分别使用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行一次性治疗的患者与其余42例行多次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进行一次性治疗的患者日后随访满意度优于行多次根管治疗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多次根管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一次性和多次根管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均具有治疗良好的效果,但是相比于治疗总有效率,一次性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米海尔古丽·克力木;阿依古丽·阿合买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牙髓病急症的诊断与处置方法。方法选取我口腔诊所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牙髓病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硝唑合剂)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78.6%,观察组疼痛评分(4.15±1.41)分,低于对照组(5.63±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髓病急症的临床诊疗当中,加强早期诊断,采用奥硝唑合剂和根管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处置牙髓病急症。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选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采用数字法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时应用曲美他嗪,28例;治疗实验组时应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28例。结果两组中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各项指标优,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联合采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效果较佳。
作者:唐博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探讨不合理处方发生的原因。方法根据《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规程中的相关内容,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2800张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分析,找到不合理处方的原因。结果2800张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69例,占所有处方的2.46%。主要不合理内容表现为内容缺项41例、用量不规范7例、用法不合适8例、其他3例;主要麻醉药品类型为吗啡注射液与吗啡缓释片,此外还有少数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用法用量错误的现象。结论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还较多,为了进一步保证麻醉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医院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对麻醉药品处方监管的力度,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王莹;易明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经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实验组(小切口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治疗选择小切口手术,疗效佳。
作者:徐丽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眼患者,共92只眼,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48只眼,研究组44只眼。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7%高于常规组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取得疗效颇佳。
作者:荆文华;霍复君;张园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26例。西咪替丁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西咪替丁片治疗,奥美拉唑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西咪替丁组临床总有效率69.2%,低于奥美拉唑组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咪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高于奥美拉唑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可提高其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全程营养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lb、BMI及PG-SGA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lb、BMI及PG-SG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应用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耐受力。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改善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抽选骨折患者9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程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40.1±2.8)分、SDS(41.3±3.2)分、护理工作质量得分(135.2±3.7)分;对照组依次为(56.2±3.1)分、(49.5±4.4)分、(110.2±14.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骨折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盆腔脓肿患者5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双双;黄伟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对比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ICU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7 d后,对比两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营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8/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ICU机械通气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韩永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护理脑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血栓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根据患者出院时填写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9%(35/46),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庆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针对性的医患沟通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医患之间的信任能力,培养医生的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是逐步成为合格医生的前提。运用PBL 方法充分与角膜患者沟通及交流,以患者为主体提出问题,再针对性解释问题,以问题为桥梁和工具进行沟通,解决其关心的问题并给以每一阶段的指导。临床医患沟通矛盾会影响角膜移植术后的恢复,运用PBL方法促进角膜移植术后患者的医从性和配合治疗是术后成功的决定因素。
作者:梁毓琳;李兰;李云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4例行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血液异常、放射性肺炎、皮炎、食管炎发生率均远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53.6±3.8)分,高于常规组(40.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一先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