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

程志颖

关键词:肺栓塞, 心脏彩超, 心电图,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析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栓塞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对2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心脏彩超诊断的准确率是100%,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是21%,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栓塞诊断中,心脏彩超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心电图诊断,临床应用价值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由于其常常引起全身多脏器的损害而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综述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进展、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可以得出外周血C-反应蛋白,PCT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性;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仍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一线用药,但胃肠道反应明显,通过研究得出山莨菪碱对缓解胃肠道反应有效。

    作者:肖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89例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进行分组。尾数为奇数的43例患者为研究组,尾数为偶数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效咳痰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效咳痰率则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中应用价值高,能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有效咳痰率,对于改善护理满意度也有着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在行剖宫产术中使用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有产后出血倾向高危孕妇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出血的治疗药物。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出血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剖宫产指征产妇使用宫体注射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作者:孙桂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苏州市相城区2011~2015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就诊治疗率分析

    目的:探讨苏州市相城区2011~2015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情况,为苏州市相城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苏州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19~45岁,汉族人数较多,职业主要以民工为主。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来源以因病就诊为主要来源。结论苏州市相城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以青壮年男性民工为主,患者的主动就诊意识和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加强该区域流动人口中青壮年男性民工的肺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李金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疗保健操训练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7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2014年6月~2015年6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药物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均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训练前,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实验组35例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康复效果明显。

    作者:刘新爱;崔利娟;韩燕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公立医院外部面临政策变革和市场竞争,内部经历着由规模扩张向精细管理的转变,以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医院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势在必行。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符合医院管理实际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进程缓慢。本文从成本管理角度,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进行了理论构建和探索。

    作者:田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2%(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海燕;何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围产期产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围产期产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10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围产期产妇,并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分析听课前后的问卷答对率。结果100例围产期产妇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后,其问卷答对率和成绩评分均高于教育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使得产妇对口腔保健知识进行充分了解。

    作者:秦从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结果两组各时间段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血小板计数、ST抬高段回落情况、LVEF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1个月、6个月时LVEF分别为[(55.11±3.82)%(、59.74±5.25)%(、69.50±6.11)%]、[(48.34±4.60)%、(53.50±4.89)%、(60.83±7.33)%]。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接近,均安全可靠。

    作者:黄煜;赵灵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Ⅰ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Ⅱ组患者采用周围虹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眼压及视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患者术后眼压值低于Ⅱ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术后视力与Ⅱ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由于病情复杂,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隋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学论著的写作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静脉免疫球蛋白改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免疫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改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单独光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患儿体内CD3+、CD4+和CD8+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7天患儿CD4+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28天,CD4+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治疗初期可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可降低CD4+细胞水平,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薛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效果评定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16例。对照组给予保肝、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较之对照组肝功能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指标改善更显著,肝纤四项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在保肝、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董淦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贝伐珠单抗对比抗EGFR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对比抗EGFR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抗EGFR单抗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周期时治疗疗效及中位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疗效及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皮疹、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EGFR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相近,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

    作者:张华;陆文斌;邓建忠;金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性功能异常、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比A组高,P<0.05;B组性功能异常、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优质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性功能异常、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临床治疗中因左氧氟沙星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42例因注射左氧氟沙星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及时间规律。结果在诸多不良反应类型中,尤以消化系统及皮肤组织的不良反应多,时间分布以30~60 min及60 min~24 h为主。结论左氧氟沙星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及皮肤组织,并且与用药时间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吴丽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究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针刺疗法,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切除手术以后的患者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对患者肺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秀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助产干预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徒手旋转助产和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能够帮助胎头下降,促进母婴安全、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钱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CT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CT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CT诊断及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经过CT检查表明,3例患者硬膜下血肿,3例患者硬膜外血肿,6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患者颅内骨折,14例患者脑挫裂伤。3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受伤后24 h以内发生颅内血肿。其中有11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31.4%),而有24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68.6%)。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24例手术治疗恢复良好患者中,6例患者中度残疾,1例患者重度残疾,2例患者死亡。结论 CT检查可早期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以便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睿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