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例孤立性左主干狭窄病变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戴允浪;周靖

关键词:左主干狭窄, 冠脉造影, 血运重建, 预后
摘要:目的:总结孤立性左主干狭窄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术并诊断为孤立性左主干狭窄的患者,比较开口病变组和非开口病变组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13618例行冠脉造影患者中共24例(0.18%)诊断孤立性左主干狭窄,其中开口病变组13例(54.2%)、非开口病变组11例(45.8%),两组分别有12例和8例接受了支架植入术,平均近2年的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相比非开口病变组,开口病变组女性比例高、高密度脂蛋白更低,而在其他临床特征、血运重建方式、短期及远期预后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孤立性左主干狭窄病变患者在接受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及远期预后较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究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L-6、WBC计数、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靖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

    目的:评估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10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研究客观缓解率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63.16%、29.41%(P<0.05),DCR分别为89.47%、84.3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多为骨髓抑制,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更为常见。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均可用于复发上皮性卵巢癌,毒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曹磊;朱林;张梅玲;刘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随访观察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自愿参与随访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授权教育模式要求患者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授权教育后治疗的依从性、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资料、治疗依从性、尿路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出院后24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次数及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授权教育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能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依从治疗,明确并发症干预及观察方法,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并发症,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亲华;赵琳琳;高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翻转课堂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理论授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授课。两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参加理论考试,统计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并调查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授课老师对试验组学生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面、师生交流和整体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理论授课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提高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理论成绩和学习兴趣。

    作者:张兵;周强;张延卓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间歇性导尿配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尿潴留性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配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尿潴留性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58例尿潴留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2个月后膀胱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比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可见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可见实验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间歇性导尿配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尿潴留性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过程可减少膀胱残留尿量,总体效果较好。

    作者:张小琴;李瑞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分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观察组分诊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hs-cTn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冀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多烯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与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以多烯紫杉醇为基础实施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烯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缓解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70.97%,高于对照组缓解率3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能够有效提高病灶缓解率。

    作者:付蕾;李潜;温一阳;胡金龙;陈雪姣;白冰;仓顺东;赵伟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导磁共振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正常乳腺者作为甲组,4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乙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丙组,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三组同一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s/mm2时,准确性为73.75%,800 s/mm2时,准确性为80.00%,1200 s/mm2时,准确性为87.50%,不同b值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其中b值=1200 s/mm2准确性高。结论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金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护理的心理干预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护理效果。方法37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1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患肢功能恢复程度、接受化疗情况及坚持自查和复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接受化疗情况以及定期自查复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潘少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流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伍新生化颗粒。对比两组的流产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完全流产率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能够提升完全流产率、优化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效果显著。

    作者:肖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78/80),与对照组的90.00%(72/80)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中治疗胃溃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的12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0例,对照组使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6.67%,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时间和痊愈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有效率高,安全性高,见效快。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接受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1例,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并设置其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接受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11例,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在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诸如皮下血肿、感染、血栓形成和局部血管硬化)指标对比下,发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之后,有效地解决了自身的问题,相比于未接受护理实施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来说,在降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透析生活质量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除此之外,也有效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到了丰富,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于汪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中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3例,A组患者采集静脉血检验,B组患者采集末梢血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A组WBC低于B组,RBC、PLT、Hb、HCT检验值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CHC、MCV、MCH检验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集静脉血检验的结果优于采集末梢血的检验结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建;谈耀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3)与参照组(n=43),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1±1.0)分;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0±3.1)分,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间段来我院检查的健康人员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血脂检查。比较并分析两组测定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结果观察组中,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查在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等的检查结果数值上大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检查数值。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者有36例,血脂异常率为72.00%,而对照组的血脂异常的有5例,血脂异常率为10.22%。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查,有助于其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而且对检查并发症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程伟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患者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肝胆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鑫;高再生;刘春庆;张悦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药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单一莫沙必利以及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按照住院治疗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传感的出现率(90.91%)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沈金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的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45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并抽取146例女性同期非妊娠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前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可有效评估其凝血状况。

    作者:刘彩丽;李岚;牛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