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患者81岁女性,因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肝功能不全收入院。入院进行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用药前钾:4.1 mmol/L。用药第10 d,血钾值:2.9 mmol/L。用药第13 d血钾值:2.4 mmol/L(危急值)。排除其他用药导致低钾血症的可能后,考虑是异甘草酸镁和胰岛素所致,于是停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并进行补钾治疗,次日血钾恢复正常。此后多次复查,血钾均正常。
作者:赵泉珍;汤逸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论著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它是作者将自己的科研、临床、教学的成果、经验、体会,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规范形成的文字作品,是医学论文中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一、科学性指论文所介绍的方法、论点,是用科学方法来证实,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就要求:(1)进行科研设计时有周密的考虑,排除可能干扰结果的不利因素;(2)设立必要的对照组,甚至双盲对照研究;(3)对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学处理;(4)无论是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对结果的分析要从本课题资料出发,得出恰当的结论,切忌离题空谈设想和抽象推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中药疏肝和胃汤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施不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后IL-lβ、TNF-α、MDA指标结果均低于对照组, GSH-PX、SOD指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有效改善血清中各项指标水平。
作者:张澍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脑梗死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与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崔英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523例,对其检验结果进行筛选,并分成两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均统一进行血涂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涂片分析后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涂片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血涂片分析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涂片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血涂片分析后假阴性率优于对照组假阳性率(P<0.05)。结论人工血涂片分析方式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鲁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眼科教学中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眼科学习的研究生、进修生和规培生50名,按教学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式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教学,对两组学习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病例诊断考核成绩和带教方法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考核、临床病例诊断考核还是带教方法上,临床路径教学组都高于传统教学方式组(P<0.05)。结论在眼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星;王凤翔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一、只著录必要、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100例,分别为头孢唑肟组、左氧氟沙星组以及阿奇霉素组,对比3种抗生素药物应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抗生素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4%、95%,三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多种抗生素,其中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以及阿奇霉素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作者:李孝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8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通过χ2检验及二元回归分析血管再通的风险因素。结果结果显示短期抗凝治疗(P=0.03)及深静脉血栓部位(P=0.04)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再经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而短期抗凝治疗为延迟再通的独立风险因素(OR=3.021,95%可信区间:1.100~8.264, P=0.032)。结论抗凝治疗小于3个月而非血栓部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延迟再通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虞丰;张茹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进行肾功能评价时胱抑素C(Cys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中老年CKD患者,以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rGFR)将患者区分为肾功能正常及异常;同时使用CysC、Scr、BUN及基于Scr为基础的CKD-EPI方程估算GFR (EPIScr)评估。比较CysC、Scr、BUN及EPIScr在中老年及不同性别人群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并分析其与rGFR的一致性。结果在中老年及不同性别人群中CysC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占优势,但特异度方面4者间无明显差异;CysC与rGFR的相关度在不同人群中均高。结论 CysC是中老年人群肾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郑敏;吕晓静;朱玮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近年来,现代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也对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得医疗机构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其作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的整体环境下,重视儿科医学生带教工作,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分析,从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师的准入标准等方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要求。
作者:顾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对于提高医院治疗水平及加强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研究对象信息,对患者基本状况、症状表现及诊断结果等有关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归纳总结神经内科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神经内科患者近年来逐年增长,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患者,容易产生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脑血管疾病等,其中多的疾病就是脑梗死。神经内科不同年龄疾病患者患病种类也不同,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患者致死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次是脑出血。结论神经内科疾病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其防治方法日益引起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作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B型钠尿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及其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4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进行B型钠尿肽检测,分析BNP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BNP检测值分别为(151.93±28.83)pg/ml、(348.84±49.95)pg/ml、(602.84±89.85)pg/ml、(1103.43±25.84)pg/ml,由此可知NYHA心功能等级分级越高,其检测出的BNP数值越高,相邻心功能等级对比,P<0.05;经治疗后,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BNP检测值分别为(95.87±16.73)pg/ml、(248.84±35.95)pg/ml、(418.97±61.87)pg/ml、(737.96±42.34) pg/ml,得知所有患者的BNP检测值与治疗前对比,P<0.05。结论 BNP检测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等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小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两种体位在全麻腹部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患者,随机对照分组,A组、B组各入选患者70例, A组采取平卧位,B组采取半卧位,逐渐抬高床头至20°~45°,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术后6 h后,B组SaO2高于A组、PaCO2低于A组, B组肩颈痛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腹部手术后半卧位效果更好。
作者:王新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年长儿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年长儿急性阑尾炎68例,均选择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脐窝正中矢状切口,不超出脐窝范围,下极置0.5 cm戳卡,紧贴戳卡夹闭腱膜,切口上极置操作器械;腹腔镜下找到阑尾,夹住阑尾尖端,将阑尾完整地从脐部拖出腹腔外,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的方法处理阑尾及其系膜,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2~65 min,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近期并发症。腹部未见切口瘢痕。结论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年长儿阑尾炎治疗中简洁、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并使部分阑尾炎手术成为一种美容手术。
作者:黄国显;徐延波;唐宜莘;马丽丽;雷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床旁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教学法(床旁教学法)对普外科护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将73名普外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床旁教学。出科前对护生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并对护生、护士和患者进行三方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床旁教学组的操作技能考核优良率为89.47%,高于传统教学组的71.43%;床旁教学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护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管床护士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评分,床旁教学组的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教学法提高护生对专科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于海燕;许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普通组行单一治疗性护理,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护理满意度、1年生存率;术后血肿、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综合组相较于普通组介入术护理满意度、1年生存率更高,P<0.05;综合组相较于普通组术后血肿、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更少, 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相似,P>0.05;护理后综合组相较于普通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对手术的影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徐桂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