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关键词:
摘要: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时代下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微课运用研究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影响,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即“微课教学”。本文主要就微课的发展,以及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微课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得出在微时代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在次大面积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6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对照组43例)及小剂量尿激酶+序贯抗凝治疗(观察组43例),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02%)与对照组患者(74.42%)比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与对照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韩辉;陈英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研究组(地屈孕酮)与对照组(黄体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4.9%、92.3%(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部酸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

    作者:杨晓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论文的题目必须切合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够明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题目一般都采用由名词组成的词组来表达,且标题不宜过长(一般少于20字)。读者在决定是否阅读此文时,首先要看文题。因此文题应该具有吸引力,能准确概括论文内容,提纲挚领,点明主题,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总的要求是简明、醒目、有吸引力、紧扣文章内容。文题在15个汉字以内为宜。因为标题太长,记起来费劲,念起来吃力。如果标题实在太长而又不能省略,可通过副标题方式处理。但标题简短也要适度,太短而令人费解同样是不可取的。此外,要避免题目空洞和笼统,当前的趋势是,文题不加冗长套语,如“初步探讨”、“……的观察”,“一些想法”等一类词完全可以省略。学术性研究论文中应少用疑问性标题,如“有无……”、“何时……”、“如何……”等。文题只是文章的标签,并非具体内容,因而一般不需用完整的句子,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文题中避免使用非标准化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脑梗死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与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崔英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复方异丙托溴胺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经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结果(1)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97.92%,对照组为83.33%。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著,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后,病患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香利红;孟桂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6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文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心理改善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心理改善的效果。方法2015年1~7月,筛选膀胱镜检查患者32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人文组,各入选患者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文组给予人文护理,严格规范操作,营造安全的氛围,做好细节照顾,尊重患者隐私,做好护患沟通。结果人文组焦虑恐惧等级低于对照组(u=7.590),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23.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减轻膀胱镜检查患者恐惧,帮助检查顺利完成。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预后效果并做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66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灶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术前得到显著地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变,比较术后3个、6个、12个月的生活质量呈上升趋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颅脑肿瘤的患者根据其病灶情况采取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效果良好,其优点是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术后生活质量逐步提升。

    作者:范涤;雷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PBL结合C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PBL结合C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进行培训的48名口腔住院医师。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学生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乙组则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授课。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手段的评价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学生中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数更多,对比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能够获得较好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能力。

    作者:徐平;李晨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TCT、HPV检测、阴道镜活检及LEEP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TCT检查、HPV检测、阴道镜宫颈活检、LEEP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中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9月~2015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共2146例,术前常规行TCT检查,338例患者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之后,提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行环形电切术治疗,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2146例患者TCT检查,308例异常占14.35%;其中97例ASCUS占31.49%;153例 LSIL 占49.68%;49例 HSIL 占15.91%;9例 SCC 占2.92%。(2) TCT与LEEP术后病理比较,TCT阳性报告者中CIN及宫颈癌检出率为83.12%。LSIL诊断符合率62.75%,HSIL诊断符合率85.71%, LSIL与HSIL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3)HPV检测及联合TCT检测结果:CIN检出率93.53%,其中CINⅡ~Ⅲ检出率为50.86%。(4)338例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6.56%。结论 TCT是宫颈疾病筛查的主要方法, HPV阳性筛查率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TCT与HPV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有指导意义;宫颈活检不易检查出子宫颈深部组织及颈管内病变,LEEP术既能有效诊断子宫颈病变,同时有治疗作用。

    作者:谷冀晖;刘毅;冯文;戚挺;王颖;张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甲状腺全切术在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在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5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被分为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前者行甲状腺全切手术,后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全切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次全切组缩短(P<0.05);全切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次全切组(P<0.05)。结论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复发。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甘草酸镁与胰岛素联用致低钾血症1例临床分析

    患者81岁女性,因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肝功能不全收入院。入院进行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用药前钾:4.1 mmol/L。用药第10 d,血钾值:2.9 mmol/L。用药第13 d血钾值:2.4 mmol/L(危急值)。排除其他用药导致低钾血症的可能后,考虑是异甘草酸镁和胰岛素所致,于是停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并进行补钾治疗,次日血钾恢复正常。此后多次复查,血钾均正常。

    作者:赵泉珍;汤逸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个体化人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肌酐水平上升以及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谊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学论文的一般载体(一)

    实验研究: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1)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2)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3)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4)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临床分析:是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6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2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减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肿瘤减灭术联合术后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73.02%, SD率为23.81%,PD率为3.17%,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6.67%,SD率为22.22%,PD率为11.1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5.35±27.56)min,少于对照组的(236.55±64.3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38,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67.33±77.41)ml,低于对照组的(556.34±82.2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461,P<0.05)。研究组患者残留肿瘤直径≤1 cm者38例(60.32%),1~2 cm者20例(31.75%),≥2 cm者5例(7.94%),对照组患者残留肿瘤直径≤1 cm者20例(31.75%),1~2 cm者21例(33.33%),≥2 cm者22例(34.92%)。研究组肿瘤减灭率(<1 cm)60.32%高于对照组的31.75%(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明显提高晚期卵巢癌肿瘤减灭率,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樊春梅;张虎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Ccr、CysC、Scr及BUN指标检测对肾功能不全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指标检测对肾功能不全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cr、CysC、Scr、BUN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以及不同分期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cr、CysC、Scr与BUN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不同分期时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检测Ccr、CysC、Scr与BUN水平具有较大的意义,上述指标可视为肾功能损伤的判定指标,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新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支架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导入,送至冠脉病变处。结果在手术操作中均没有出现支架脱落,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急性与亚急性血栓或其他血管并发症,治疗后所有患者残余狭窄程度显著下降,心绞痛得到有效缓解,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周子健;周子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79.5%(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提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桂荣;刘筱微;王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床旁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教学法在普外科护士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床旁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教学法(床旁教学法)对普外科护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将73名普外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床旁教学。出科前对护生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并对护生、护士和患者进行三方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床旁教学组的操作技能考核优良率为89.47%,高于传统教学组的71.43%;床旁教学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护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管床护士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评分,床旁教学组的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教学法提高护生对专科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于海燕;许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