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洪
目的:重点分析重型颅脑外伤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28.57%)、显效14例(40.00%)、有效8例(22.86%)、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10例(25.00%)、12例(30.00%)、有效8例(20.00%)、无效10例(25.00%),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障碍和意识状态。
作者:杨辉;管军;渠敬峰;朱保平;徐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对60例患者基因变异与分子分型进行检测。结果58例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发生了基因变异,诊断正确率为96.67%(58/60),与确诊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的分子分型实验中,有57例患者的分子分型实验成功,成功率为95.00%(57/6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染色体异常、蛋白、端粒酶异常等信息均可以利用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识别,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军炜;卜建仁;洪章;吴淑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足骨折脱位患者行有限内固定联合微型双边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将35例足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组,行有限内固定联合微型双边外固定支架术治疗,同期选择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出现活动受限情况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微型双边外固定支架术治疗中足骨折的疗效更加理想,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林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年长儿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年长儿急性阑尾炎68例,均选择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脐窝正中矢状切口,不超出脐窝范围,下极置0.5 cm戳卡,紧贴戳卡夹闭腱膜,切口上极置操作器械;腹腔镜下找到阑尾,夹住阑尾尖端,将阑尾完整地从脐部拖出腹腔外,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的方法处理阑尾及其系膜,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2~65 min,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近期并发症。腹部未见切口瘢痕。结论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年长儿阑尾炎治疗中简洁、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并使部分阑尾炎手术成为一种美容手术。
作者:黄国显;徐延波;唐宜莘;马丽丽;雷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8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通过χ2检验及二元回归分析血管再通的风险因素。结果结果显示短期抗凝治疗(P=0.03)及深静脉血栓部位(P=0.04)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再经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而短期抗凝治疗为延迟再通的独立风险因素(OR=3.021,95%可信区间:1.100~8.264, P=0.032)。结论抗凝治疗小于3个月而非血栓部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延迟再通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虞丰;张茹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试验预测突发性聋患者听力预后价值。方法将7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入组前是否已接受过治疗分为初治组(41例)与难治组(30例),均行GC治疗,难治组在GC治疗基础上给予辅助治疗用药。两组入组前均实施PBMC体外增殖抑制试验,比较两组患者PBMC增殖抑制率的差别及听力预后。结果初治组PBMC增殖抑制率高于难治组,且初治组治疗后受损频率PTA低于难治组(P<0.05);SSNHL患者PTA改善与PBMC增殖抑制之间呈正相关性,患者的PTA改善值与发病至就诊时间之间呈负相关性。结论 PBMC的体外增殖抑制试验可以预测SSNHL患者对GC的敏感性,为早期制定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作者:姚士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在治疗方法层面,对照组行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各类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趋近于理想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肾功能指标均更接近预设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能够较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尹建怀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其靶器官受累先后顺序、轻重程度及伴随症状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极易造成漏诊、误诊。国内报道误诊率达56.44%,其中以消化系症状为首发表现约占3.55%,多表现为肝大、脾大、腹痛、腹泻及消瘦等,其中以呕吐纳差为常见。以肝硬化合并腹水为首发症状的报道少,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赵艳美;陶琦;吴震;谈杨;柏小辉;芮国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近年来,现代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也对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得医疗机构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其作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的整体环境下,重视儿科医学生带教工作,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分析,从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师的准入标准等方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要求。
作者:顾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小切口开胸肺癌治疗21例研究。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切口开胸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1.58±0.53)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78±0.93)分,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没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肺膜感染、支气管胸膜瘘分别出现了2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癌,其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伟;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8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另收集同时间段的85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ESAT-6、CFP-10、ESAT-6/CFP-10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4.71%、75.29%、90.59%,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T-SPOT.TB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诊断阳性率高。
作者:杜晓;马显军;苏日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进行肾功能评价时胱抑素C(Cys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中老年CKD患者,以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rGFR)将患者区分为肾功能正常及异常;同时使用CysC、Scr、BUN及基于Scr为基础的CKD-EPI方程估算GFR (EPIScr)评估。比较CysC、Scr、BUN及EPIScr在中老年及不同性别人群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并分析其与rGFR的一致性。结果在中老年及不同性别人群中CysC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占优势,但特异度方面4者间无明显差异;CysC与rGFR的相关度在不同人群中均高。结论 CysC是中老年人群肾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郑敏;吕晓静;朱玮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心理改善的效果。方法2015年1~7月,筛选膀胱镜检查患者32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人文组,各入选患者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文组给予人文护理,严格规范操作,营造安全的氛围,做好细节照顾,尊重患者隐私,做好护患沟通。结果人文组焦虑恐惧等级低于对照组(u=7.590),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23.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减轻膀胱镜检查患者恐惧,帮助检查顺利完成。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过程中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在治疗对照组患者时应用常规三联疗法,在治疗观察组患者时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过程中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
作者:高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论文的题目必须切合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够明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题目一般都采用由名词组成的词组来表达,且标题不宜过长(一般少于20字)。读者在决定是否阅读此文时,首先要看文题。因此文题应该具有吸引力,能准确概括论文内容,提纲挚领,点明主题,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总的要求是简明、醒目、有吸引力、紧扣文章内容。文题在15个汉字以内为宜。因为标题太长,记起来费劲,念起来吃力。如果标题实在太长而又不能省略,可通过副标题方式处理。但标题简短也要适度,太短而令人费解同样是不可取的。此外,要避免题目空洞和笼统,当前的趋势是,文题不加冗长套语,如“初步探讨”、“……的观察”,“一些想法”等一类词完全可以省略。学术性研究论文中应少用疑问性标题,如“有无……”、“何时……”、“如何……”等。文题只是文章的标签,并非具体内容,因而一般不需用完整的句子,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文题中避免使用非标准化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起来,在处理这些原始资料时,应是随机,客观地加以分析,不应有意无意地加以挑选。对于一些阴性结果,不必一一列出。尽量组织严密,符合逻辑、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在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行矾冰纳米乳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行矾冰纳米乳治疗。两组均随访3个月后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69.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行矾冰纳米乳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