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马显军;苏日娜
论文作者对内容负责,又为文献检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读者查询。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有贡献者可以列入文章后的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国人,应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学衔职称。作者单位地址书写格式通常由小到大。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在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左旋氧氟沙星,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选取6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痰菌阴转率和空洞变化情况。结果经对应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和空洞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左旋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于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前外侧OCM入路进行手术治疗,通过观察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VAS评分等指标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入组患者术后当天即可进行主动屈髋锻炼,术后2~3 d可站立或行走;患者平均手术切口为(8.4±0.5)cm,平均手术时间为(80±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1±69)ml;术后3 d的VAS评分为(1.9±1.0),患者均病情稳定,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前外侧OCM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疼痛较低,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作者:施军凯;李军;李春辉;杨丰;郭侃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估传统盆底肌训练基础上加用阴道哑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240例自然分娩诊断为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产后康复指导及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阴道哑铃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2个月、3个月、6个月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排尿状况评分以及尿垫实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产后康复指导及盆底肌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阴道哑铃辅助治疗有助于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涂海燕;杨青;余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患者中PT和APT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TT和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发现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作者:李永杰;马晓东;邢乐文;牛立全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全内窥镜下侧后路精准减压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减压效果及疗效。方法对27例腰椎间孔狭窄症患者行侧后路精准减压,术后随访,记录术前1 d、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ODI评分、下肢痛VAS评分。结果27例患者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椎间孔面积由手术前的(46.89±5.89)mm2扩大到(112.52±26.13)mm2(P<0.01)。患者腰痛及下肢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VAS下肢痛评分由术前(6.71±0.72),改善到术后3月(2.85±0.77),术后6月(2.81±0.41),术后1年(2.71±0.47)(P<0.05)。ODI评分由术前(71.11±6.08),改善到术后3月(27.26±5.18),术后6月(2.59±1.81),术后1年(12.74±1.59)(P<0.05)。结论全内窥镜下侧后路精准减压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可以充分减压神经根,快速缓解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
作者:康然;周小阳;孙道喜;顾军;邓蓉蓉;戴春岗;陈方庆;张仕兵;谢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专著是指以单行本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出版物,包括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标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TCT检查、HPV检测、阴道镜宫颈活检、LEEP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中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9月~2015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共2146例,术前常规行TCT检查,338例患者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之后,提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行环形电切术治疗,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2146例患者TCT检查,308例异常占14.35%;其中97例ASCUS占31.49%;153例 LSIL 占49.68%;49例 HSIL 占15.91%;9例 SCC 占2.92%。(2) TCT与LEEP术后病理比较,TCT阳性报告者中CIN及宫颈癌检出率为83.12%。LSIL诊断符合率62.75%,HSIL诊断符合率85.71%, LSIL与HSIL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3)HPV检测及联合TCT检测结果:CIN检出率93.53%,其中CINⅡ~Ⅲ检出率为50.86%。(4)338例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6.56%。结论 TCT是宫颈疾病筛查的主要方法, HPV阳性筛查率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TCT与HPV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有指导意义;宫颈活检不易检查出子宫颈深部组织及颈管内病变,LEEP术既能有效诊断子宫颈病变,同时有治疗作用。
作者:谷冀晖;刘毅;冯文;戚挺;王颖;张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3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行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PEF水平均有升高,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维生素D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
作者:邵玉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不同双源CT头颈部扫描模式对影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6种双源CT头颈部扫描模式,对仿真模体头颈部进行扫描,评价不同扫描模式对头颈部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1)20 kV+200 mAs、120 kV+200 mAs+X-Care以及CareDose4D+120 kV 3种扫描模式下的头颅CNR基本相同。其余3种扫描模式,以CareDose4D+CarekV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为高。(2)与自动mAs和固定kV组合相比,使用自动kV可使CTDIvol、表浅辐射敏感器官剂量减小,但影像质量也有一定程度降低。扫描的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CTDIvol、晶体辐射剂量、甲状腺辐射剂量的变化规律呈正相关。结论头颈部双源CT扫描在临床实践中,应选择适当的扫描模式以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杜良国;黄博;杜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对60例患者基因变异与分子分型进行检测。结果58例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发生了基因变异,诊断正确率为96.67%(58/60),与确诊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的分子分型实验中,有57例患者的分子分型实验成功,成功率为95.00%(57/6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染色体异常、蛋白、端粒酶异常等信息均可以利用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识别,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军炜;卜建仁;洪章;吴淑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200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诊治中应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80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17~48岁,平均为(25.8±2.3)岁;病程1~13 h,平均为(3.6±0.6)h,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实施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90例患者在腹部超声检查基础上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附件区包块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宫内假孕囊、异位妊娠包块组成以及盆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虽然通过腹部超声也能做出诊断,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条件允许,应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率,以免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结合rhTPO治疗初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初治重症ITP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TPO。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5%)高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PO结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治ITP临床疗效好,且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
作者:魏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及治疗效果,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信号特点。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为84.00%,治愈率为56.00%;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2.00%,治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信号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与慢性期相比弥散系数降低,患侧平均弥散系数为(0.37±0.05),健侧平均弥散系数为(0.94±0.1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其脑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患者81岁女性,因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肝功能不全收入院。入院进行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用药前钾:4.1 mmol/L。用药第10 d,血钾值:2.9 mmol/L。用药第13 d血钾值:2.4 mmol/L(危急值)。排除其他用药导致低钾血症的可能后,考虑是异甘草酸镁和胰岛素所致,于是停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并进行补钾治疗,次日血钾恢复正常。此后多次复查,血钾均正常。
作者:赵泉珍;汤逸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平均每组3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发病后7~72 h内接受治疗,试验组发病后6~7 h内接受治疗。采用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为两组患者实施治疗,评定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GOS评分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6~7 h内采用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效果确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长永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经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结果(1)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97.92%,对照组为83.33%。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著,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后,病患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香利红;孟桂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又进行了运动想象治疗。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上肢FMA评分和MA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
作者:周珂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视网膜脱离术后出院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持续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心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进行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和视网膜复位率。
作者:张松艳;山慈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