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关键词:
摘要: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起来,在处理这些原始资料时,应是随机,客观地加以分析,不应有意无意地加以挑选。对于一些阴性结果,不必一一列出。尽量组织严密,符合逻辑、进行对比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异丙托溴胺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经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结果(1)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97.92%,对照组为83.33%。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著,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后,病患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香利红;孟桂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我院辅助用药的现状及管理模式初探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控制辅助用药滥用情况,促进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建立辅助用药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我院的辅助用药目录,通过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我院医院2015~2016年辅助用药的用药金额、用药数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对辅助用药的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结果我院现阶段使用的辅助用药的数量及金额正在逐渐递增,对于处方及医嘱审核发现较多不合理性,临床药师联合行政部门就控制辅助用药滥用进行新的管理模式的探讨。结论我院制定关于辅助用药的管理模式,并顺利通过医院药事会的讨论。

    作者:汤逸斐;周志强;赵泉珍;杨喜芳;张丽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典型征象”比较影像学数据库应用初探

    目的:评估基于PACS/RIS系统建立的“典型征象”比较影像数据库在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并完善基于PACS/RIS系统的“典型征象”比较影像数据库并用于实习教学中,通过比较理论考核、应用考核和量表评分等,评估其在实习教学的优势。结果“典型征象”比较影像学数据库教学效果优于常规实习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对影像征象细节把握、对疾病病理生理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疾病影像检查的优化选择方面效果突出(P<0.05)。结论该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主动性;方便教师对影像大课的备课;有助于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作者:王玉辉;史河水;亓来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43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现状横断面调查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总体病情及心理动态。方法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l指数)和自设调查问卷对243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NOSIE测评结果,男女性患者比较显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抑郁、总积极因素、总分分值,P<0.01,精神病表现、迟缓、总消极因素分值,P>0.05;Barthel测评结果显示轻度功能障碍男女性患者分别为46.34%、11.39%。自设调查问卷提示,男女性患者住院次数≥3次分别为79.27%、54.43%,住院天数>1年为71.34%、15.19%,家庭支持系统一般为56.10%、58.23%。结论本次调查了解患者群体的状况,以便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作者:刘梅;王雅凤;詹巧珠;陈冬梅;罗小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临时支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微螺钉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临时支抗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双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均行直丝弓矫治技术正畸,其中治疗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临时支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时支抗,术后24个月行X线两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05%;治疗组上中切牙唇倾角(U1-SN)和下中切牙-MP平面角(L1-MP)均小于对照组,上下中切牙角(U1-L1)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且未出现支抗脱落、松动及手术区感染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时作为临时支抗与传统支抗相比效果更好。

    作者:杨旭;刘正彤;许海军;石开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CVP监测下治疗。结果治疗后12 h及24 h,研究组患者HR、MAO、PaO2/FiO2、尿量及CVP值均优于入组时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75.00% vs.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液体量为(3657±1108)ml,对照组为(4879±1268)ml,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进行重症颅脑损伤者液体管理,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要点分析

    目的:探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要点。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而明确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要点。结果80例患者中,发生过敏反应41例,血液系统反应18例,泌尿系统反应8例,神经系统反应6例,消化系统反应4例,呼吸系统反应3例。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用药24 h内饮酒、饮食习惯因素、情绪因素、年龄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用药剂量不合理。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而加以避免,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孔珊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9月本院收治的4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到本院体检的4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分析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46.4±11.2)mg/L、(3.4±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叶海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TPFI-2、VEGF在EBUS-TBNA获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TPFI-2、VEGF在EBUS-TBNA获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运用EBUS-TBNA技术获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肺门转移淋巴结组织标本40例及非转移肿大淋巴结组织标本10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其中的TFPI-2、VEGF表达,同时测定MVD,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淋巴结中:(1)TFPI-2、VEGF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吸烟指数、肺癌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TFPI-2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P<0.05);(3)高、低MVD组中的TFPI-2、VEGF阳性表达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淋巴结中TFPI-2、VEGF的表达与吸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MVD有关,且TFPI-2可能通过下调VEGF表达来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刘振丽;张广宁;山凤莲;王全义;武薇;刘艳;李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剖宫产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70例)及硬膜外腔麻醉(对照组70例),对比患者麻醉效果并测定其麻醉阻滞显效时间、阻滞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7.1%)与对照组患者(78.6%)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60.2±9.7)min、麻醉阻滞效果评分(2.8±0.6)分,两组患者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评分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硬膜外腔麻醉能为剖宫产患者提供更加优秀的麻醉效果,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上均优于硬膜外腔麻醉。

    作者:杜春明;刁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种类抗生素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100例,分别为头孢唑肟组、左氧氟沙星组以及阿奇霉素组,对比3种抗生素药物应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抗生素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4%、95%,三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多种抗生素,其中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以及阿奇霉素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作者:李孝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6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2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减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肿瘤减灭术联合术后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73.02%, SD率为23.81%,PD率为3.17%,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6.67%,SD率为22.22%,PD率为11.1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5.35±27.56)min,少于对照组的(236.55±64.3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38,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67.33±77.41)ml,低于对照组的(556.34±82.2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461,P<0.05)。研究组患者残留肿瘤直径≤1 cm者38例(60.32%),1~2 cm者20例(31.75%),≥2 cm者5例(7.94%),对照组患者残留肿瘤直径≤1 cm者20例(31.75%),1~2 cm者21例(33.33%),≥2 cm者22例(34.92%)。研究组肿瘤减灭率(<1 cm)60.32%高于对照组的31.75%(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明显提高晚期卵巢癌肿瘤减灭率,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樊春梅;张虎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动脉内瘘实施血液透析的128例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的64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口服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血栓出现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有14例患者经过超声检查证实为内瘘血栓出现,占21.9%;对照组患者中有31例出现血管震颤及杂音等情况,占48.4%;观察组患者内瘘血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动脉内瘘血栓出现的疗效确切。

    作者:平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眼科教学中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眼科学习的研究生、进修生和规培生50名,按教学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式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教学,对两组学习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病例诊断考核成绩和带教方法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考核、临床病例诊断考核还是带教方法上,临床路径教学组都高于传统教学方式组(P<0.05)。结论在眼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星;王凤翔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60例骨折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患者中PT和APT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TT和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发现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作者:李永杰;马晓东;邢乐文;牛立全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医学论文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有一定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000字。多年来中外文期刊对论著文章的结构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内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和(and)讨论(Discussion)等部分组成,英文简称为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改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汇总分析我院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我院与国内同样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区别,分享我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措施及经验。方法我院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病例230例,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并与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同类病例(500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邵逸夫医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非常微创,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围手术期一定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跃;奉友刚;何俊;余周;曾阳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研究设计

    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确诊的68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解剖钢板内固定,实验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38.24%、70.59%(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比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理想。

    作者:贾志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型颅脑外伤采用高压氧治疗的观察

    目的:重点分析重型颅脑外伤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28.57%)、显效14例(40.00%)、有效8例(22.86%)、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10例(25.00%)、12例(30.00%)、有效8例(20.00%)、无效10例(25.00%),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障碍和意识状态。

    作者:杨辉;管军;渠敬峰;朱保平;徐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