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尹建怀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在治疗方法层面,对照组行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各类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趋近于理想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肾功能指标均更接近预设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能够较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患者,分别应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较好。

    作者:张玉洁;姚淑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腓骨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TEN弹性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0月行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19例,腓骨骨折采用弹性髓内钉(titanic elastic nailing TEN)固定,术后给予系统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12~21个月,平均(12.3±3.2)个月;患者术后8~12周开始部分负重活动。按照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11例,良7例,中1例。未出现皮肤感染、坏死、骨折不愈合的病例。结论弹性髓内钉(TEN)治疗胫骨骨折合并的腓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真正符合微创手术的基本原则,尤其适合于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应作为治疗胫腓骨骨折中腓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吴伟;刘晓峰;严松鹤;王建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6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文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纳入本研究,治疗后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运用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100%,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43.6±14.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神经内科脑卒中疾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个体化人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肌酐水平上升以及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谊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一、只著录必要、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患者两种体位的比较

    目的:对比两种体位在全麻腹部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患者,随机对照分组,A组、B组各入选患者70例, A组采取平卧位,B组采取半卧位,逐渐抬高床头至20°~45°,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术后6 h后,B组SaO2高于A组、PaCO2低于A组, B组肩颈痛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腹部手术后半卧位效果更好。

    作者:王新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我院辅助用药的现状及管理模式初探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控制辅助用药滥用情况,促进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建立辅助用药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我院的辅助用药目录,通过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我院医院2015~2016年辅助用药的用药金额、用药数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对辅助用药的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结果我院现阶段使用的辅助用药的数量及金额正在逐渐递增,对于处方及医嘱审核发现较多不合理性,临床药师联合行政部门就控制辅助用药滥用进行新的管理模式的探讨。结论我院制定关于辅助用药的管理模式,并顺利通过医院药事会的讨论。

    作者:汤逸斐;周志强;赵泉珍;杨喜芳;张丽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及治疗效果,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信号特点。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为84.00%,治愈率为56.00%;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2.00%,治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信号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与慢性期相比弥散系数降低,患侧平均弥散系数为(0.37±0.05),健侧平均弥散系数为(0.94±0.1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其脑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创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创伤后僵直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微创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创伤后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膝关节创伤后僵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微创膝关节松解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膝关节松解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优良率(97.7%)高于对照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创伤后僵直,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膝关节的弯曲角度。

    作者:李坤;张洪涛;穆尚强;孙海光;胡守力;黄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预后效果并做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66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灶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术前得到显著地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变,比较术后3个、6个、12个月的生活质量呈上升趋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颅脑肿瘤的患者根据其病灶情况采取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效果良好,其优点是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术后生活质量逐步提升。

    作者:范涤;雷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5例内镜直视下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患者在置管期的配合及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置管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时间5~12 min,平均(9.7±1.1)min。整个置管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良好而无不良反应发生,后续营养补充过程中无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需要护理人员与家属、医师、患者的联合配合才能达到安全、顺利插置的目的,护理人员也应该注重完成患者置管后的各项监督及预防性护理措施,避免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丽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9月本院收治的4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到本院体检的4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分析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46.4±11.2)mg/L、(3.4±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叶海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心理改善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心理改善的效果。方法2015年1~7月,筛选膀胱镜检查患者32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人文组,各入选患者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文组给予人文护理,严格规范操作,营造安全的氛围,做好细节照顾,尊重患者隐私,做好护患沟通。结果人文组焦虑恐惧等级低于对照组(u=7.590),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23.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减轻膀胱镜检查患者恐惧,帮助检查顺利完成。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1)5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中,24例为子宫内膜厚度为小于5 mm,21例为子宫内膜厚度5~10 mm;5例为内膜厚度均大于10 mm;(2)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14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4例,子宫内膜癌为3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子宫内膜的厚度,且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为子宫内膜病变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钱凯;韩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动脉内瘘实施血液透析的128例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的64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口服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血栓出现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有14例患者经过超声检查证实为内瘘血栓出现,占21.9%;对照组患者中有31例出现血管震颤及杂音等情况,占48.4%;观察组患者内瘘血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动脉内瘘血栓出现的疗效确切。

    作者:平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剖宫产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70例)及硬膜外腔麻醉(对照组70例),对比患者麻醉效果并测定其麻醉阻滞显效时间、阻滞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7.1%)与对照组患者(78.6%)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60.2±9.7)min、麻醉阻滞效果评分(2.8±0.6)分,两组患者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评分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硬膜外腔麻醉能为剖宫产患者提供更加优秀的麻醉效果,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上均优于硬膜外腔麻醉。

    作者:杜春明;刁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640层CT在诊断冠脉狭窄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640层CT诊断冠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冠心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冠脉造影的结果为参考标准,使用640层CT造影成像对72例冠心病患者258支冠脉共710个节段进行分析。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对获得的258支冠脉进行分析,640层CT测定冠脉狭窄的敏感性90.1%,特异性93.2%,阳性预测值89.8%,阴性预测值95.0%。结论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筛查冠状动脉狭窄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钱春红;沈海林;房志伟;周长友;杜红娣;朱枫;尚海龙;周振堰;王一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基层精神科层级护士继续教育需求的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精神科不同层级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的需求。方法选取某市二级医院及以下的基层精神科护士360名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录入分析。选取有效调查问卷350份,对精神科护士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参加的目的、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实施继续教育的方式以及影响精神病专科护理继续教育开展的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基层精神科护士进行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对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等进行分析,是为了给精神科护士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护理理念的创新,同时提高其急救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本次调查可知,基层精神科护士获取知识的动力强烈。结论350名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的需求强烈,继续教育作为强化及提升护士专业能力的途径,效果显著。

    作者:黄丽英;马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渐进式教学法应用于在泌尿外科研究生教学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72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名。传统组实施传统带教学习,实验组实施渐进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实习后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实习之前,两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显著差异,实习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较好, P<0.05。另外实验组在学习满意度与对病例书写分析方面,考试成绩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泌尿外科研究生在带教过程中实施渐进式教学法,可全面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提升实际操作水平。

    作者:梁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