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健;周子康
近年来,现代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也对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得医疗机构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其作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的整体环境下,重视儿科医学生带教工作,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分析,从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师的准入标准等方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要求。
作者:顾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支架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导入,送至冠脉病变处。结果在手术操作中均没有出现支架脱落,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急性与亚急性血栓或其他血管并发症,治疗后所有患者残余狭窄程度显著下降,心绞痛得到有效缓解,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周子健;周子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早期实施呼吸支持策略在救治急性中毒危重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9例急性中毒危重患儿,均早期实施呼吸支持策略,选择适当的呼吸支持模式,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pH、PaO2、PaCO2、SpO2等指标,并分析预后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儿行SIMV+PSV+PEEP呼吸支持模式13例,BiPAP+PSV+PEEP模式4例,CPAP+PSV模式2例,平均上机时间(4.02±0.76)d,治愈18例,死亡1例,治愈患儿均能一次成功撤机,治疗后患儿的APACHE Ⅱ评分显著降低,PaO2、PaCO2、SpO2等指标显著改善。结论早期实施呼吸支持能够迅速改善急性中毒危重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姜源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对于提高医院治疗水平及加强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研究对象信息,对患者基本状况、症状表现及诊断结果等有关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归纳总结神经内科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神经内科患者近年来逐年增长,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患者,容易产生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脑血管疾病等,其中多的疾病就是脑梗死。神经内科不同年龄疾病患者患病种类也不同,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患者致死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次是脑出血。结论神经内科疾病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其防治方法日益引起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作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OSCE)模式和传统考核模式在临床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74名日照市人民医院2008~2015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76名传统模式、98名OSCE模式)进行考核体系评价研究,自行设计评价量表,比较OSCE模式与传统考核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采用OSCE模式培养的医学生在病史采集(80.6%)、医患沟通(78.02%)、临床思维能力(70.41%)、技能操作(70.41%)及综合评价(81.6%)等方面,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模式(均P<0.05);在基础理论方面,OSCE模式(79.6%)低于传统模式(8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CE模式在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冷静;张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渐进式教学法应用于在泌尿外科研究生教学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72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名。传统组实施传统带教学习,实验组实施渐进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实习后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实习之前,两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显著差异,实习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较好, P<0.05。另外实验组在学习满意度与对病例书写分析方面,考试成绩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泌尿外科研究生在带教过程中实施渐进式教学法,可全面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提升实际操作水平。
作者:梁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MRI的影像诊断在乳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乳腺微小癌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40例乳腺微小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X线诊断)和观察组20例(采取MRI诊断),观察两组病患的诊断效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确诊为18例(9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确诊为14例(70%),观察组应用MRI的诊断有效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应用X线的有效确诊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于乳腺微小癌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避免以及降低乳腺微小癌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
作者:肖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ADL量表评价血栓通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使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后ADL量表评分情况,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前和入组1个月时的ADL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入组3个月和入组6个月时的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使用血栓通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郭培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脑梗死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与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崔英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对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⑴选择好合乎一定条件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⑵采用一定的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⑶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这部分内容要求简明准确、材料完整可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79.5%(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提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桂荣;刘筱微;王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漯河市孕产期口腔卫生习惯及口腔保健知识,为漯河市及区县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孕产期口腔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按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漯河市3个城市地区和2个农村地区的321名孕产期进行了调查。结果漯河市孕妇关于导致龋齿发生因素及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较差,牙龈出血占87.9%,孕妇在孕期口腔就诊情况仅占3.2%。结论漯河市孕期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为进一步开展孕期口腔保健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赵树娟;刘彦杰;吴彩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估基于PACS/RIS系统建立的“典型征象”比较影像数据库在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并完善基于PACS/RIS系统的“典型征象”比较影像数据库并用于实习教学中,通过比较理论考核、应用考核和量表评分等,评估其在实习教学的优势。结果“典型征象”比较影像学数据库教学效果优于常规实习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对影像征象细节把握、对疾病病理生理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疾病影像检查的优化选择方面效果突出(P<0.05)。结论该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主动性;方便教师对影像大课的备课;有助于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作者:王玉辉;史河水;亓来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诊断鼻咽癌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CT与MRI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鼻咽部、颅底部、咽旁间隙和海绵窦进行扫描,MRI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均高于C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的诊断MRI优于CT,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梁永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我院儿科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应届护生15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其在儿科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50名实习护生回收调查问卷142份,回收有效率94.7%。我院儿科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独自执行护理操作少,护患关系紧张,临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结论儿科护生实习中存在较多问题,可通过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重视实习生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护生理论学习与基本功的训练,注重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临床实践带教管理等措施以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候燕;王东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全程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7月,筛选患者420例,随机对照研究,常规组、干预组各入选患者21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术中协助固定体位率、应用镇痛药物率、术后并发症率、不良事件合计率低于常规组,干预组服务态度、舒适度、护理技术、环境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开展全程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食管癌术后放疗同步紫杉醇加顺铂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发生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100.00%,生存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崔玉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微切口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B组采取小切口超声乳化术,C组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并发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手术后1 d以及1周,C组患者视力恢复到0.5之上的比例高于A、B两组且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满意度优于A组及B组(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具有切口小,恢复视力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等优点。
作者:张耀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过程中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在治疗对照组患者时应用常规三联疗法,在治疗观察组患者时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过程中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
作者:高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