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京
目的 探讨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应用于肺部周围型病灶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部周围型病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分别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的检出率为65.0%与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检出率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3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应用于肺部周围型病灶中的诊断效果确切,操作简便且可控性强,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作者:范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 通过诱导治疗缓解病情,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并进行预处理,回输至患者体内;回输前后行专业细致的护理操作,包括回输前入层流病房的护理、回输后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以及全程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18 d内,所有患者均顺利转出层流病房.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合专业细致的护理,在MM患者的治疗及造血重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解艳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16级口腔医学和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的9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实验课测验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满意度较高.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鹏辉;郑立红;任晓旭;张明龙;吕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前瞻性护理在高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于我院消化科住院的6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另加上前瞻性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止血率评估疗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止血率86.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止血率80.00%;两组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两项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方面,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观察组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4例,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前瞻性护理在高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沈青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艾条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22)与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湿热敷,干预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中医护理特色技术艾条灸法,每个疗程10 d,共两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疼痛明显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日均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艾条灸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能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临床疼痛症状,提升总体有效率,操作更为简便且经济适用.
作者:杨芳;丁玉琴;杨萍;姚文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且观察组的躯体功能(70.2±14.2)分高于对照组的(56.2±14.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对肠道功能恢复影响的护理研究结果.方法 将41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对肠道功能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平均通气时间、腹痛腹胀发生率、肠道并发症及日均护理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平均通气时间为(2.84±0.76)d,优于对照组(3.82±0.75)d.观察组术后腹痛发生率(7/22)低于对照组(13/19).观察组术后肠道并发症(2/22)低于对照组(8/1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日均护理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咀嚼口香糖可以促进回肠代膀胱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操作方法简便安全,临床实用性高.
作者:刘洪巧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效果相当,而且腹腔镜下手术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崔恒锋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分析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另外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下降,且组间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且组间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帕金森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其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进行心包纵隔引流,对引流管进行观察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患儿在手术后均进行心包纵膈引流,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儿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合并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引流管进行严密地观察、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引流管合并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会敏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R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吸痰后较吸痰前SPO2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较吸痰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周中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平均为(5.7±1.4)次/d,少于对照组的(8.2±1.6)次/d;吸痰量(3.1±0.3)ml/d,多于对照组的(2.4±0.2)ml/d,吸痰间隔时间(2.40±0.25)h,长于对照组的(1.60±0.33)h.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及间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气道损伤及痰痂阻塞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和半密闭式吸痰方式均可改善患者的SPO2,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但半密闭式吸痰方式效果更佳.
作者:仝晓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取同期36例尿毒症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衰发生率为30.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为(33.6±4.2),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为(420.6±50.6)m,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明显,心衰发生率降低.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者2例,用药依从率为93.1%(27/29),高于对照组的72.4%(21/29);观察组患者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分别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周爱侠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导致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435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苏醒期躁动程度指标判断躁动发生情况,比较躁动组与平静组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6.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因素为:术前焦虑(OR=4.32,95%CI:1.31~29.56)、术中留置尿管(OR=3.98,95%CI:2.25~30.49)、术中低体温(OR=3.62,95%CI:1.71~27.26),拮抗催醒(OR=2.96,95%CI:1.63~18.65).结论 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引起因素复杂,给予个性化心理支持、采取麻醉前清醒导尿、恢复室应采取恰当的保温措施、术毕尽量避免应用拮抗药催醒,降低全麻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曹菁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治疗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深部腔洞性伤口患者50例,其中22例湿性愈合技术清创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8例采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治疗清创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进行伤口护理,能显著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发扬中医护理服务特色优势.
作者:卞玉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法在手足外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新入科护士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法带教,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92.97±5.65)分和技能操作成绩(92.93±4.38)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管理法可有效提高手外科新护士的带教效果,提高了新护士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慢性血吸虫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病原学检查、免疫法检查和超声检查,比较3种方式的误诊率,符合率以及漏诊率情况.结果 和其他方式相比,超声诊断的误诊和漏诊率较低,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 对于慢性血吸虫肝病者实施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显著、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经济,不失为一种公允化诊断方式.
作者:陈丽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90例MPP患儿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所有患儿经实验室检查结合X线胸片检查明确诊断,研究组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参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集患儿静脉血进行C反应蛋白(CRP)活性及心肌酶相关指标(CK-MB、LDH、AST、CK)检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CRP、心肌酶各项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MPP患儿采用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可以尽快明确诊断,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序贯治疗可以迅速降低CRP活性和心肌酶各项指标水平,保护患儿的心肌细胞,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鞠金科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专业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研究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出科成绩平均(87.9±4.4)分;对照组出科成绩平均(78.4±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法知识涵盖点、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Sandwich教学法用于肿瘤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穿刺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其中70例患者桡动脉穿刺处采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应用方法为观察组;另外58例患者采用纱布包扎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发生、患者舒适率、护理干预时间及效果和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平均总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应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穿刺处疼痛麻木,增进患者舒适,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作者:崇云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