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析

仲晓艳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指标
摘要:目的 对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50例在本医院进行治疗及康复的脑梗死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梗死体积大小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神经功能改变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梗死体积由(14.23±2.14)cm2降为(7.23±1.34)cm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9.23±4.23)降低至(9.65±1.05),同时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的低切值、高切值、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跟踪随访,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属于正常范围.结论 对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变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小梗死体积,使脑梗死患者各项生体机能有效恢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体会

    目的 本次主要对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重度混合痔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PH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吻合,其成功率为100%,其中3例患者尿潴留,4例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在为期1年的随访中发现1例患者肛门狭窄,后通过扩肛后治愈.结论 对重度混合痔患者实施PPH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且治愈率极高.

    作者:李志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开始实施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实施后(2016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就诊期间跌倒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门诊跌倒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实施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门诊患者跌倒风险,防控效果较高,同时有助于医患关系维护.

    作者:王亚芳;李美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阴道分娩产后出血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与同期按照1:1比例选择的阴道分娩无产后出血的正常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年龄、产前检查、临产前体质量指数(IBM)、心理反应、流产次数、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产程、新生儿体重等进行统计,分析影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应对措施.结果 观察组未进行定期产前检查40.00%、有不良心理反应33.33%、流产次数(1.98±0.40)次、妊高症15.00%、产程(15.12±2.24)h、新生儿体重(3.79±0.23)kg高于对照组的15.00%、16.67%、(0.87±0.26)次、1.67%、(11.78±1.87)h、(3.32±0.19)kg(P<0.05),为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因素复杂,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通过加强计划生育宣传、进行产前检查、心理指导、产程干预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探究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魏爱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35例.接受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和炎症反应改善情况较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用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疗效确切.

    作者:周吉林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析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根管治疗,干预组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相比于常规根管治疗虽然治疗时间较长,但是术后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作者:胡敏;包旭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本院接受检查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两组新生儿Ⅰ波、Ⅲ波、Ⅴ波的峰间期和波峰潜伏期.结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率为72.0%,波形分化42只,没有引出6只,仅Ⅴ波可辨5只耳,Ⅰ波延长30只,Ⅲ波延长20只耳,Ⅴ波延长50只耳;两组新生儿各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3例恢复正常,7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检测价值显著,能够较早了解患儿早期听力和脑干功能损伤,从而实现尽早治疗.

    作者:侯德红;彭久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不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不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

    作者:吴雪峰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肝血管瘤(CHL)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肝血管瘤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并发症防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其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血管瘤患者在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加强预防与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在护理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58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9例,将采取我院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满意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出现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55%,优于参照组患者,其中出现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45±5.67)分,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72.67±5.32)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性脑梗死中存在确切疗效,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另外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下降,且组间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且组间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帕金森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其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温阳益心法治疗3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7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西药治疗,研究组温阳益心法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光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采取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计算机表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将采取我院常规康复教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我院放射诊断康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干预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8%)、症状消失时间(4.12±0.56)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13%)、症状消失时间(6.89±0.76)d,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放射诊断康复干预应用在颈椎病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可以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永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析

    目的 对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50例在本医院进行治疗及康复的脑梗死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梗死体积大小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神经功能改变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梗死体积由(14.23±2.14)cm2降为(7.23±1.34)cm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9.23±4.23)降低至(9.65±1.05),同时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的低切值、高切值、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跟踪随访,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属于正常范围.结论 对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变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小梗死体积,使脑梗死患者各项生体机能有效恢复.

    作者:仲晓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进行心包纵隔引流,对引流管进行观察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患儿在手术后均进行心包纵膈引流,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儿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合并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引流管进行严密地观察、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引流管合并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会敏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与讨论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脑出血早期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15)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15)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牛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46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比较止血效果;1个月后随访统计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对照组均有1例再次出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传统的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效果相仿.

    作者:梁凯;宋宜乾;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探讨临床预防患者EA的良好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芬太尼,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地佐辛;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静脉注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现象,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高.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医用大棉垫和造口粉在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医用大棉垫与造口粉同时用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医用大棉垫与造口粉同时使用,对照组单纯使用造口粉.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快(P<0.05),再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大棉垫与造口粉同时用于失禁相关性皮炎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造口粉.

    作者:张冉;骆燕;邬丽满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翻转课堂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16级口腔医学和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的9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实验课测验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满意度较高.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鹏辉;郑立红;任晓旭;张明龙;吕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