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秀
目的:探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实验组和对照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显著,此类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的恢复较快。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确切疗效。
作者:刘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6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达92.31%(60/6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4.62%);随访6个月,QOL、PSA、Qmax、PVR以及IPSS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
作者:毛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詹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治疗28例中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3例,外固定架固定26例中C1型10例、C2型14例、 C3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内固定组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恢复优于外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评价内固定组优良率89.3%,外固定组优良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较好临床疗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应结合患者伤情,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祁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1~4月我院收治的4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4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40例,1例有效。结论选择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边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说教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式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识度与自控能力,改善血脂代谢与血糖水平。
作者:高红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经过治疗的5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精心的护理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
作者:付春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胃癌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症状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胃镜征象积分改变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姜云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本病确诊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在20例患者中有14例疗效显著,4例有明显改善好转,2例患者效果不理想,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使用手术方法对脑积水进行治疗,其效果较理想,并发症较少且创伤轻微。
作者:谢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通过对40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疗效和经验。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社会功能恢复度高。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玉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结合替加环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严重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马金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主要观察知觉性外斜视斜视眼内转时伴有下转这种特殊的眼球运动现象。方法回顾性收集知觉性外斜视患者临床资料13例,观察患者视力,三棱镜度数、眼球运动、眼底照相及手术方式。结果知觉性外斜视主导眼注视时,患眼明显大角度向外偏斜,眼球运动检查时,还发现患眼眼球内转出现下转。这13例患者均表现出患眼上斜肌亢进,其中2例患者伴有A征,1例患者伴有A征及内旋。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这种特殊的眼球运动可能与患眼上斜肌亢进和眼底内旋有关,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吴亚娇;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9例,研究组采取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对照组采取子宫腔纱布填塞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与操作时间相对较短,预后良好,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操作简便、出血量少、效果良好。
作者:朱丽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系统了解影响口腔癌发病的因素,为临床准确提供预防控制口腔癌的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查找诱导口腔癌发病的临床主要因素。结果在180例患者中,吸烟者易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不吸烟者的3.35倍,饮酒者易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不饮酒者的4.32倍,抽烟、饮酒患口腔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晚期患者当中,抽烟、饮酒患者口腔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即P<0.05。结论增加口腔癌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吸烟和饮酒,及时戒烟和戒酒,能够有效的降低口腔癌的发病机率。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1月我院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6例,随机方法分组。单用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三联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阴道流血量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性。结果联用组患者阴道的控制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单用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出血,减少出血量。
作者:杨艳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科学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出符合高职高专所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在医学院校中有着较高的呼声。而在大部分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需树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杨旭;赵明君;刘春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18例产后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造影实施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手术后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结果18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及安全有效护理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有规律的月经来潮,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使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买存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DS 得分、生存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作者:王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特征、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7%患者年龄在5~18岁间;发病时间以春夏两季为主;临床并发症主要为腮腺肿痛、发热、胰腺炎等。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年龄多为5~18岁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以春夏两季为主,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应加强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疫苗接种,降低感染发病率。
作者:尹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