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王雪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奥拉西坦, 多奈哌齐
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在接受治疗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奈哌齐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和12周后两组患者MMES评分和ADL评分均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ES评分和ADL评分增加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尿道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尿道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尿道结石3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共19例,接受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照组共19例,接受常规手术。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碎石成功率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复发率较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效果显著。

    作者:杨守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术后肝胆管残石的胆道镜治疗

    目的:分析与探讨术后肝胆管残石的胆道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名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选取的50名患者中,治愈47例,治愈率为94.0%,患者取石次数平均为3.1次,胆道镜治疗过程中,1名患者并发胆管炎,1名并发胆道出血,通过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研究表明,胆道镜取石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现阶段胆道术后肝胆管残石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建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11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佐治,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之间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佐治儿童支原体肺炎可强化治疗效果,大幅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甄兴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45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均予患者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5例患者中其中痊愈17例(37.78%),显效16例(35.56%),好转5例(11.11%),无效7例(15.56%),总有效率为84.44%;45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4.44%),粘连性腹痛6例(13.33),粘连性肠梗阻1例(2.22%),小肠系膜损伤1例(2.22%),并发症为22.22%。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效果有效,但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临床需提升相关技术水平。

    作者:阴全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治疗)与对照组(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探索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在联合康复治疗的方案并且对愈后的效果分析。方法搜集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2组,每组50名。其中对照组在介入手术后只进行药物的单纯治疗,而实验组在既往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此时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患者大运动耐量改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具有较多优势。

    作者:王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腰椎管狭窄40例,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组。对照组共20例,治疗方式采取保守治疗;实验组共20例,治疗方式采取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JOA、OD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脊柱侧弯矫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谷振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bAlc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应用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1)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2)各50例],对其行FBG(空腹血糖)与HbAlc检测,并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作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的FBG、HbAlc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观察组2,观察组1患者FBG、HbAlc升高比较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HbAlc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急症患者采用硝普钠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1例给予硝普钠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选择乌拉地尔的治疗,观察患者服药后身体出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明显好转,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采用硝普钠的治疗,起效快,可在段时间内使血压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惠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5%(45/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取得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志斌;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新生儿的颅脑采用CT与彩色型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经CT与彩超检查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经彩超检查16例新生儿的颅内出现出血现象,CT为12例;彩超检查9例缺氧缺血类脑病,CT为12例;彩超检查20例脉络膜丛出现囊肿,CT为0例;彩超检查0例蛛网膜的幕下与下腔出血,CT为4例;彩超与CT对新生儿病灶的范围具有一致的敏感性。结论采用CT与彩超检查新生儿的颅脑疾病,对病变种类、分级及范围等有各自优势,应结合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以提高准确率。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中医辨证分期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中医辨证分期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的68例肺炎喘嗽患儿,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前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后者实施中医辩证分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喘嗽者实施中医辨证分期内外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丁明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对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对应用超声技术对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临床证实为急腹症疾病的患者55例,在接受治疗前首先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再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定义为研究组)。将两组急腹症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以及漏诊和误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腹症治疗前诊断与临床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急腹症漏诊和误诊人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超声技术对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术后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采用血管检查仪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瓣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采用血管检查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康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的手术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食管侵犯。均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高于未分化癌患者,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结论对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给予辅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分析

    目的: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X线钼靶的影像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因为无痛肿块就诊,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短期内的增大病史,对所有患者开展X线钼靶摄片检查。结论在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开展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仅仅依靠X线钼靶难以实施准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展诊断,大部分患者的肿块存在短期内增大现象,这可作为患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亚砷酸为主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其随访研究

    目的:亚砷酸为主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诊患者125例分为亚砷酸+高三尖杉酯碱组、单独亚砷酸组、亚砷酸+其它化疗药物组,进行比较。结果前组较后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较后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与高三尖杉酯碱联合诱导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

    作者:周淑秋;戴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结果探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人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7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尿糖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高,诊断价值良好。

    作者:穆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规避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0份尿液检查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采集准备,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这几个方面,统计其产生误差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对策。结果在这1600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存在较大误差的有72份,占比4.50%。其中临床用药时出现误差的有19份,占比26.39%;采集准备时出现误差的有14份,占比19.44%;标本保存时出现误差的有8份,占比11.11%;标本送检时出现误差的有6份,占比8.33%;标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有25份,占比34.7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中,要严格把关各个流程,将影响因素小化,将误差降至低,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期收治的76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各38例。实验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法莫替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效果显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志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