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张丽辉

关键词:个性化康复护理, 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3~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个性化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信任度和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信任度,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保险患者的就医心理研究与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医疗保险患者就医的心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及开展现场调研,了解医保患者就医心理。结果医保患者当前仍然存在国家医疗保险政策不了解、对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期望过高以及担心医保药物疗效差等问题,从而了解医保患者的心理状况,全面了解我国医保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结论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及积极的社会效果。

    作者:周枫;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66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3.33%,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探索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理念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探索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依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处置,实验组在既往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结果统计分析俩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作者:尹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导管室护士的素质要求及护理体会

    随着21世纪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以心导管为基础的介入性诊疗技术逐渐成为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离不开相应的护理技术的发展,而心导管室护理则是从心血管病护理中演变出来的一门全新的技术。本文从医疗角度阐明导管室护士的素质要求与护理配合。

    作者:张丽珈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8例发病1 d内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再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确诊。结果通过血浆D-二聚体诊断56例缺血性结肠炎,22例非缺血性结肠炎,两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确诊为60例缺血性结肠炎,18例非缺血性结肠炎。结论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效果良好,并且简单、费用低。

    作者:苗忠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15例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15例,均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植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复查时,无粒子移位现象;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6.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为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柯立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接受胫腓骨骨折治疗护理的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是25例病患。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和基础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下给病患进行心理教育、牵引护理干等综合护理方式。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理效果加以对和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骨牵引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的有24例,满意率高达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例数仅为15例,满意率为60%。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降低病患的治疗周期,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春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强化宣教在儿童佝偻病预防中的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强化宣教在预防儿童佝偻病中的作用,探索新的儿科医疗保健模式。方法搜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00例,并将所有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对健康体检的家长进行既往的常规的佝偻病宣教,实验组则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宣教,后把所有两组儿童的佝偻病发生率及宣传教育前后的家长对佝偻病相关知识熟悉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佝偻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过宣教后家长对佝偻病知识掌握情况也好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宣教在儿童佝偻病预防中可以取得很不错的预防效果。

    作者:赵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治疗的25例患者,对其实施延长持续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常规拔除引流管方法,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引流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优于常规拔除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可采用延长持续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的方式,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冷华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骨质疏松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部螺纹钉(DH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等优点。

    作者:潘晓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应用结果,探索更好的儿科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儿科200例患者,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留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出院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技术、输液状态、健康宣教等行动评分,分别为(91.3±2.5)分、(93.8±1.8)分、(95.2±0.8)分,全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9%)也低于对照组的(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89.71±9.41)分优于对照组(76.21±8.23)分;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长;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对照组更小,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古风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伊托必利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伊托必利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方法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检测评价指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组对GERD-Q评分表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改善均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结论伊托必利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丹川芪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川芪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组加服丹川芪颗粒,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T段大下降幅度较治疗前减小(P<0.01),运动总时间较治疗前增加(P<0.01),治疗组治疗后运动总时间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所增加(P<0.05)。结论丹川芪颗粒能够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小ST段大下降幅度,增加运动总时间,从而提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庆江;张晓楠;柳思佳;陈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学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思考和探讨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即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和优化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完善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医学高职院校立体化人文教育模式,为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作者:巩建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几率情况方面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中效果更佳。

    作者: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每天两次治疗,观察组采取口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每天两次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3.3%,观察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疗效较为理想,治愈率高。

    作者:刘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为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焦虑程度、医院感染率、住院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治疗期间,给予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患者早日康复,增进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咏芳;周连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索雾化吸入法实践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5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全部患儿均同意接受研究,27例为对照组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28例为观察组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比实践效果。结果超声雾化吸入法有效率是74.07%,低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的96.43%。观察组的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反复发作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没有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实践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更为切实可行。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逊;孜拜旦木·艾合买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2013年在我院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的检查结果与刮宫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方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的检查结果符合率高达95.92%,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上,其符合率则高达97.96%。结论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其诊断准确较高。

    作者:吕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