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华;李志军
目的:回顾性分析25例川崎病的诊疗过程,研究川崎病的一般病理特点以及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川崎病患儿常表现有冠状动脉扩张或管壁增厚毛糙、血 WBC、肝功能损害及心肌酶升高等现象。结论临床医学上认为 EB 病毒感染以及支原体感染都和川崎病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实验中显示单剂大量丙种球蛋白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郭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的患者30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来潮时间及β-HCG 恢复正常时间等6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且 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 P <0.05。结论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翟彦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一些因此危险因素,给出一些解决对策,避免其发生。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临床护理中的一些隐藏危险因素,制定安全措施防止其发生。结果神经内科护理中不稳定因素主要有意外跌伤、坠床、烫伤、舌咬伤、意外拔管、压疮、窒息、输液外渗等,发生率为17.14%(120/700),其中,压疮、意外跌伤、舌咬伤、坠床、输液外渗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实施处理干预措施前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1.59%(84/389),实施后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为11.58%(36/311)。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管理,避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安全可靠的护理措施。
作者:佐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88.9±2.8分)高于对照组(63.4±2.0分)(P <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贾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中药熏眼辅助治疗流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流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34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眼辅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61.77%,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流行性角膜炎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眼辅助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穿心莲内酯提取物喜炎平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者共109例,其中男79例,女30例,患儿年龄6个月~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n=51),患儿以利巴韦林为主要治疗药物,观察组(n=58)患儿采用喜炎平+乳酸菌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另外还对比两组患儿治疗5 d 后的血清中两种神经因子的 NGF 及 BDNF 的含量和生长状况。结果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短于常规组患儿,而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94.8%,高于常规组(74.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减少对婴幼儿的生长损害,对治疗具有协同的效果,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作者:莫柱冰;张瑞辉;黎婉红;潘伟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汗淤积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0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治疗时间2~32 d,治疗有效29例,无效1例,30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其中早产16例,足月产14例。结论经临床积极治疗及护理,使胎儿宫内安全,平安出生。患者瘙痒症状得到缓解或改善。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中聚焦超声结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配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聚焦超声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聚焦超声结合宫颈炎康栓方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结合宫颈炎康栓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路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就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同,近期效果一次性根充远胜于多次根充法。结论治疗急性牙髓炎时采取一次性根充治疗法,安全简捷,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热百·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37例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产妇则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以及进食时间、泌乳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多于观察组,进食时间、泌乳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长于观察组,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作者:可利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探讨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张旭光;张予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国外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的研发的成果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简称 GLP-1)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肽基肽酶-4(简称 DPP-4)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6.7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国外对于2性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明显迈进了新的台阶,其中GLP-1药物和 DPP-4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雷帅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律失常的表现类型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结论临床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时,需要依据心电图以便深入了解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作者:许文华;李志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胃镜室的护理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医院、医务人员、药物、患者自身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胃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院内管理,建立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麻醉药物及急诊药物管理,规避药物风险;对患者进行病情相关教育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内镜风险防范意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4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21例,采用综合护理。护理1周后比较两组的退热、退疹和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在退热时间(4.58±1.48)、退疹时间(7.54±1.58)和住院时间(7.8±1.4)上小于对照组[(7.23±1.54)、(11.28±1.26)、(12.7±1.7)](P <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5%)大于对照组(61.9%)(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患儿退热、退疹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素绸;许玉凉;林秋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估硫普罗宁联合匹格列酮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硫普罗宁肠溶片20 mg,3次/日口服,并联合匹格列酮30 mg,1次/d 早餐前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改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匹格列酮在治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可以使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显著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蔡玲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 BNP 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接收的50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成功后是否出现复发现象将其分为两组,复发组(25例)和未复发组(25例)。测量治疗前的 BNP 浓度,待治疗成功后对其 BNP 浓度再进行一次相应的测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BNP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结果在 BNP 浓度上,未复发组比复发组要高;BNP 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准确率方面,比血糖、血压、心脏超声等指标预测准确率高。结论BNP 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明显,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门诊高血压前期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两组均低盐饮食、限制饮酒、适当锻炼以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与心理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大柴胡汤,比较两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柴胡汤在高血压前期中的应用可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益气清热,大幅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防止向高血压发展。
作者:胡胜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