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NP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

王俊英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 BNP, 再发心绞痛, 预测
摘要:目的:探讨 BNP 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接收的50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成功后是否出现复发现象将其分为两组,复发组(25例)和未复发组(25例)。测量治疗前的 BNP 浓度,待治疗成功后对其 BNP 浓度再进行一次相应的测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BNP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结果在 BNP 浓度上,未复发组比复发组要高;BNP 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准确率方面,比血糖、血压、心脏超声等指标预测准确率高。结论BNP 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明显,准确率较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收治疗的12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改变与激素疗效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改变与激素疗效的关联性。方法选取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30例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4例患者治疗前后尿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β2-MG、Scr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而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52.9%,低于正常对照组的90.0%(P <0.01)。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间质改变对激素疗效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控制激素水平有助于改善伴有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作者:侯小静;张玉峡;张国胜;朱广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并就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结果 CAG 检查50例中冠状动脉正常23例,属阴性。异常27例,属阳性,共55支病变血管。腺苷显像结果:显像正常24例,显像异常26例,病变血管53支。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P >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负荷试验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在冠心病诊断中具较高安全性和准确性,临床价值较为显著,且简便可行,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郭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科盆腔炎综合方案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炎综合方案治疗效果,为妇科盆腔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单行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及微波照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1.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盆腔炎应用临床综合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高海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孙传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1.42%,对比差异显著。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玲;张曦予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5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差异为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对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慧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以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均获得了一定的改善,但相比而言,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P <0.05),且观察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优于单项瑞替普酶治疗。

    作者:罗雪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情况。方法根据2012~2013年我院接收的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抗生素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是(10±3.2)天,退热时间平均是(3.0±1.1)天,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5.2±1.5)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14±4.1)天,退热时间平均(3.7±1.1)天,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6.9±2.1)天,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有效率75%,观察组有效率9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对照组是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可以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刘云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来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术后愈合优良22例,一般8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折愈合快。

    作者:柳忠兴;李金龙;樊大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广西壮族地区地中海贫血干预研究

    广西壮族地区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其中重型地中海贫血是广西壮族地区主要出生缺陷之一,因为该病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所以宣传预防知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性,充分配合实施婚前、产前筛查,发现高危群体后要做好产前诊断,一旦发现妊娠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孕妇,及时做好干预措施,让其终止妊娠,大限度减少出生缺陷患儿。

    作者:雷彩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的患者30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来潮时间及β-HCG 恢复正常时间等6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且 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 P <0.05。结论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翟彦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回顾性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 UPDRS-I、UPDRS-II、UPDRS-Ⅲ、UPDRS-IV、LSIB 和 PDQ 评定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具有减毒作用,可改善患者综合功能,降低帕金森病致残率,应用其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对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心血管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探索

    心血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心血管医师的重要途径。传统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科学学位培养目标混淆不清,课程设置陈旧,忽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偏重理论知识考核。针对这些不足,分别从课程设置、专业英语和前沿知识学习、导师和科室作用及临床技能考核等方面进行改进,加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提高心血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肖骅;徐嘉蔚;罗素新;王曦;董倩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的1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乳降血糖、补充维生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过20天的治疗,临床症状均有较大的改善,观察组有5例痊愈,有效率是94.67%,对照组有7例痊愈,有效率是78.67%,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痊愈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使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需要分型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效果突出。

    作者:杨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我国权威数据库,选取1990年1月~2013年12月正式刊载的40篇乙肝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文献资料,并实行 Mete 分析。结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上,国内23年来研究资料存在发表性误差,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来说,还需要提高临床试验研究的质量,从而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深入验证。

    作者:梁予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的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程度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根据脊柱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损伤(A 组,89例)与不完全损伤(B 组,53例)两组,皆采取本院自制《脊柱脊髓损伤评分》与《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对致残程度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运送方式、脊柱手术时间、创伤原因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脊柱致残程度,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车祸伤/打砸伤/坠落伤、手术时间25~72 h 属于致残程度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相关因素除了基本的创伤程度外,还有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受伤类型等有关,为此加强现场保护,实施专业运送,及时抢救昏迷患者,可降低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率,提高康复效果,值得重视。

    作者:叶立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