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治疗老年胃癌效果探讨

夏玉松

关键词:奥沙利铂, 喜树碱, 老年人胃癌,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在老年人胃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24名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FU 和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短期治疗有效率为33.33%,毒性反应患者为5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15分的为7人;观察组短期治疗有效率为50%,毒性反应患者为2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15分的为9人。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在老年人胃癌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明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服务对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其身体的各项基本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同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和焦虑状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后发生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78例健康中青年体检者的情况相对比。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5.90%,焦虑发生率为42.3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脑梗死发作次数、病程、梗死部位是主要引发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和焦虑因素(P <0.05)。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对抑郁、焦虑无明显影响。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后焦虑状态的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发作次数、病程、梗死部位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宋孝福;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骨梗死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骨梗死的 X 线、CT 和 MRI 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立医院 CT 室接受诊断的31例骨梗死病患,以 X 线、CT 和 MRI 为主要手段予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较之 MRI,X 线、CT 在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相对偏低(P <0.05)。结论给予骨梗死病患诊断时,应当结合 X 线、CT 和 MRI。

    作者:葛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治疗老年胃癌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在老年人胃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24名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FU 和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短期治疗有效率为33.33%,毒性反应患者为5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15分的为7人;观察组短期治疗有效率为50%,毒性反应患者为2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15分的为9人。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喜树碱在老年人胃癌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夏玉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儿童中耳炎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儿童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儿童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听力受损和患耳流脓,不同类型中耳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有差异。所有患儿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手术患儿术中和术后均无面瘫、耳鸣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进行听力复查,73例(91.25%)患儿的听力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中耳炎是多发于儿童的常见疾病之一,会导致患儿听力损伤以及注意力的下降。对于不同分型以及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中耳炎患儿应该尽早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大程度地提高患儿的听力情况。

    作者:裴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针对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半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后蛋白质代谢功能无显著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比较,P >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和半肠内营养治疗,治疗效果均较高,但是全肠内营养治疗花费的费用较少,综合进行分析全肠内营养治疗的更为经济合理。

    作者:窦现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效果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将其有效分为对照组(33)与观察组(37),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术后 NK 细胞活性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应用到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孟克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疾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4例,全部患者都接受常规抗感染解痉挛治疗,观察组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治疗4小时和24小时后的 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为观察组优秀,患者 HR/RR 明显下降,SaO2有所提升, P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效果。

    作者:林庆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地尔硫卓片。治疗14天后,将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结果,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明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进展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情况。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因素窒息程度和脑损害程度、开始治疗时间、干预方法以及判断预后的方法包括临床表现、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影像学检查、脑功能检查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预后进行有效评估,可以做出佳的抢救措施。结果窒息程度、开始治疗时间是影响预后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脑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是判断预后因素。结论影响预后因素较多,综合各因素判断预后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覃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基础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茵栀黄颗粒。对比疗效。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五天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黄疸指数、临床疗效均优于基础组,行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显著(P <0.05)。干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跟基础组相似,行统计学检验显示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美丽;于兆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共14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单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病原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炎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并有助于促进病原菌清除。

    作者:张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性的研究。方法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配伍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瘤体大小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大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确切。

    作者:张景馨;魏朝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对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穿心莲内酯提取物喜炎平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者共109例,其中男79例,女30例,患儿年龄6个月~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n=51),患儿以利巴韦林为主要治疗药物,观察组(n=58)患儿采用喜炎平+乳酸菌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另外还对比两组患儿治疗5 d 后的血清中两种神经因子的 NGF 及 BDNF 的含量和生长状况。结果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短于常规组患儿,而喜炎平+复合乳酸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94.8%,高于常规组(74.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减少对婴幼儿的生长损害,对治疗具有协同的效果,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作者:莫柱冰;张瑞辉;黎婉红;潘伟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

    目的:评价脐血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剖宫产术者104例,纳入剖宫产组,选择顺产者101例,纳入顺产组,对比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剖宫产术组 pH、PCO2、PE、HCT、HCO3-浓度高于顺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顺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脐动脉血指标评价新生儿窒息水平, pH 检测简便、快捷。

    作者:贠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护理部在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部在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护理部护理信息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调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根据调查对我院护理部在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护理信息管理工作在总体上较为科学,落实情况也比较良好,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注意。结论护理部在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虽然工作做得比较出色,但依然有部分问题出现,相关人员和医院领导应该充分提高重视程度,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化整改。

    作者:李华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GMs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价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在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中,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与神经学检查方法的预测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儿36例,分别对其行 GMs 质量评估与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 GMs 结果:27例正常,9例异常;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17例正常,19例异常。结论 GMs 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万海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