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海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onol)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的作用;用ELISA实验检测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表明丹皮酚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ELISA实验提示丹皮酚抑制TCA8113细胞分泌VEGF蛋白。结论丹皮酚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VEGF蛋白的分泌。
作者: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学生实施“模拟课堂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方法从学生对护理学习的兴趣、平均成绩的比较和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三个方面对“模拟课堂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模拟课堂式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护理学习的兴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模拟课堂式教学”的实施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作者:金道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塞克硝唑、地塞米松缓释药膜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塞克硝唑、地塞米松缓释药膜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以甲硝唑口腔粘贴片为对照,考察治疗口腔炎症的疗效。结果本药膜处方合理、质量可控,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冠周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0.28%、95.16%、95%,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本药膜治疗口腔炎症疗效较好。
作者:王丽;张庆峰;何柱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临床特点并分析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糖尿病足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3),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分析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6.7%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9%(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皮肤干燥、肌肉萎缩以及双侧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予以糖尿病足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感染,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凯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诊治的668例进行细菌培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130例出现伤口感染,感染率为19.5%,对其伤口感染的情况进行进行。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2.0%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2.9%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多见的部位为胫腓骨骨折和足部骨折,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感染的发生率根据轻重度进行划分,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0.3%、17.3%、37.7%。结论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及时的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彻底清创,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治疗环境处于无菌条件下,是降低开放性骨折伤口出现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泽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改善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39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术后,平均手术时间(68.61±6.2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3.6±43.7)ml;切口愈合平均(16.31±1.69) d;HSS评价为优11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7.18%(34/39)。结论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改善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效果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微创理念,值得临床对手术方法和远期效果继续研究。
作者:王金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医技术有着简、便、廉、验的特点,是当今人们文化生活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全科医师是继承发扬中医的实践者,加强基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中医教学,对于提高全科医师在社区医疗卫生中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中医学在基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中的教学体会,谈谈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过程中中医教学模式的改进及对策,以期培养出高水平的基层全科医学人才。
作者:张银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加树脂、铸造镍铬金属桩、无桩固定对磨牙残根残冠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冠缺损患者119例患者(126颗牙)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40例(42颗牙)、铸造镍铬金属桩组40例(42颗牙)、无桩固定位组各39例(42颗牙),比较三组患者总成功率及咀嚼效能有效率等指标。结果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与铸造镍铬金属桩、无桩固定位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分别为83.33%、80.95%、85.71%,P>0.05;三组患者的脱落发生率、冠折、根折、牙龈炎及全冠松动的发生率均较低, P>0.05;三组患者术后0.5年的有效率比较,P>0.05;术后1年的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在规范修复技术的基础上,玻璃纤维桩加树脂、铸造金属桩核、无桩固定位均能够达到修复效果,治疗后1年内留存率较高。
作者:李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结果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结论总之,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对CGN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住院天数减少,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较高,医疗费用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在CGN患者健康教育中,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并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蓉;黄伟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尼莫地平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0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就诊于我院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65例患者,观察总结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方法对高血压性脑病治疗均有效,但是治疗组有效率为84.6%,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和硝普钠两种药物对高血压性脑病均有治疗作用,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作者:刘文友;梅吉峰;杨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皮肤有褐青色痣的患者使用1064 nm小激光的光斑低能量微爆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被诊断为皮肤有褐青色痣并进行激光治疗的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使用1064 nm小激光的光斑低能量微爆破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0例、使用常规高能量参数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44/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3/50)。结论对于皮肤有褐青色痣的患者使用1064 nm小激光的光斑低能量微爆破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江子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症状与降压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案能降低患者的血压,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曹永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治疗ICU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的ICU急性肾衰竭患者80例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间歇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治疗,连续组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血尿素氮与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连续组患者治愈率高于间歇组,慢性肾衰转化率、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间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水平分别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谭世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扩张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和MMEF(大呼气中段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苏红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519例患者中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糜烂,其中单纯反流性食管炎492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5例,Barrett食管12例。年龄组成上以31~50岁多,占69.75%;低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轻,高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重。结论青海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渐趋年轻化。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