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提高临床实习初期护生带教质量。方法制定临床带教责任表,实习初期的护生每人一份,各位带教老师合理分工,带教方向明确。结果护生学习被动变主动,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增强,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在实习初期应用带教责任表,有效提高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方向性,提高其在新的医疗环境中适应各个岗位的能力。
作者:董雅梦;万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器官位置和毗邻关系的一门古老形态科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主干学科。同时也是实验性极强的一门科学,由于现在尸体标本的严重缺乏,给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带来困扰,目前使用数码互动技术,通过虚拟的人体结构、形态和位置毗邻关系直观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语音问答、计算机教学软件等部分,实现师生有效互动。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践课教学质量。
作者:李文明;田志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产妇64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法。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相比,产后出血、胎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缩短产妇产程。
作者:刘美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力咳合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主要以药物硫酸特布他林与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儿肺力咳合剂进行治疗,28 d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为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次调查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小儿肺力咳合剂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高佩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B型超声对于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NVM患者11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二维、M型以及多切面检查。结果11例患者诊断结果显示,6例为单纯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结论心脏彩色B型超声能够早期检出NVM患者的心肌结构异常以及致密化心肌的结构功能状态,对于不明原因性心肌病以及心脏扩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作者:曹文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根治手术治疗,治疗组联合保乳术和新辅助化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结合保乳术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田传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子宫切除术对中青年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多种良性子宫病变实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保留子宫上行支次全子宫切除术(A组)、次全子宫切除术组(B组)与全子宫切除术组(C组),三组患者均为30例。比较三种手术方法实施的效果。结果手术结果表明,三种手术方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还发现,A组患者术后雌二醇水平并无明显差距,B组与C组患者在手术后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患者术手更年期发生率低于B组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生活质量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比较发现,三种子宫切除术中,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动脉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该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曾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与随访半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可降低化学性根尖周炎发生率并缓解疼痛。
作者:王萃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蒸,对比两组的产后恶露量及宫缩疼痛评分。结果产后2d、3d及4d,观察组的恶露量及宫缩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恶露量,缓解产妇的宫缩疼痛感。
作者:徐敬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CMC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9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观察组则采用PCMC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理论测试及技能测试评分,及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1)观察组的理论测试得分为(88.9±4.5)分,操作技能测试得分为(88.6±5.0)分,对照组的理论测试得分为(80.1±2.3)分,操作技能测试得分为(75.3±2.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MC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等,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PCMC教学和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朱红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生物体系受到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刺激后其内源性代谢物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本文对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于兰;金鑫;南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症状与降压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案能降低患者的血压,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曹永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病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Gesel 发育诊断量表5项DQ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语言、大运动、适应性、个人-社会能力均得到有效改善,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理解能力。
作者:许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联用组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对传统组患者则仅通过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出现率也较低与传统组患者,联用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进行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针对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我院进行口腔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患者6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30人,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活动义齿种植修复,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进行修复后,医生进行为期1~2年的回访,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论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过程中能加大修复疗效。
作者:朱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GMPI与UCG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均进行GMPI与UCG检查。结果患者GMPI与UCG检测的LVEF、EDV、ESV及SV等指标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GMPI与UCG检测的左心室室壁运动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中GMPI与UCG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GMPI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窦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诊治的668例进行细菌培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130例出现伤口感染,感染率为19.5%,对其伤口感染的情况进行进行。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2.0%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2.9%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多见的部位为胫腓骨骨折和足部骨折,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感染的发生率根据轻重度进行划分,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0.3%、17.3%、37.7%。结论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及时的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彻底清创,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治疗环境处于无菌条件下,是降低开放性骨折伤口出现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泽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