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红;刘佳波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舒适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提升(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徐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颅脑穿刺术中非插管全麻深度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行颅脑穿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来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非插管全麻术的价值。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例非插管全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与全麻深度之间呈正相关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与颅脑穿刺术非插管全麻的深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非插管全麻深度的指标。
作者:苏玉强;范晓英;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胸部X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胸部X线与CT扫描特征,并将两种扫描结果分别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与诊断准确率。结果 CT表现:58例(80.00%)怀疑存在肺部占位性病变,2例(3.33%)CT表现不典型,经病理学检查与纤维气管镜证实;CT征象主要包括肿瘤周围改变、转移情况及形态学特征三方面。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诊断均可作为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手段,但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
作者:郑洪波;张超;李超;于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将问题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和示范性教学法相结合,形成以“问题-讨论-示范-指导-解决-反馈-应用”为模式的协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学习效果更明显,各项能力的发展更均衡,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明龙;陈萍;刘丹;梅庆步;董静;郑立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补气通络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张贵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敷料换药,观察组则采用新型敷料,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37.2±2.9)d,优于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P<0.05)。结论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护理时间。
作者:胡巧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如何降低,对检验误差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的1000份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降低检验误差进行分析,寻找关键性对策,和提出检验误差降低对策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关键性对策提出后,相比提出之前的检验合格率有非常大的提升,结果前后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合理的对策来降低检验误差非常重要,能够保证检验的准确度,给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冯丹;王衍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名尿毒症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好。
作者:武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实施胃肠道手术的44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护理,能够加快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赵伊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2月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传统组予以抗血小板常规治疗,rt-PA 组患者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不同。结果治疗后患者 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 rt-PA 组改善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 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的疗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贺;张逊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和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65~195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94.5±10.2)min;骨折愈合时间为(14.45±2.50)周;HSS评分为(86.05±5.27)分;ROM为(133.46±5.4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董秀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共30例,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对所有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检查与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成功,成功率为100%。本组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呼吸困难的现象有所改善,即患者的呼吸频率下降、末梢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2%~96%、心率下降且血压值稳定,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危重患者的气道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金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应用抗生素期间出现腹泻、腹胀、大便形状改变的抗生素相关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在入选后均停用抗生素,观察组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优于对照组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肠菌群失调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味、金双歧三联活菌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优秀。
作者:汤泓涵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