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分析胃溃疡患者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9月~2015年4月的120例胃溃疡病例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分组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7%(40/60),低于观察组的87%(5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期间两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葛庆红;李德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从人类牙结石中分离培养纳米细菌,初步探讨纳米细菌和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3例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和牙结石,分离并培养纳米细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结果从唾液和结石样本中均观察到了纳米细菌的存在。结论从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和牙结石中检出纳米细菌,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韩耀伦;陈红莉;李庆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86例皮肤性病患者分为淋病组(18例)、痤疮组(16例)、宫颈炎组(20例)、皮肤感染组(17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15例),按照不同疾病给予对应治疗时间及药物剂量,采用米诺环素进行疾病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各组患者经治疗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均未发生治疗无效及不良反应;淋病组、痤疮组、宫颈炎组、皮肤感染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治愈率分别为72.2%、75%、70%、82.4%、73.3%。其中皮肤感染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皮肤性疾病患者应用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杨永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浅析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操作能力水平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的74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文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1.85%)护理差错,未出现任何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出现6例(11.11%)护理差错,3例(5.56%)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45/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53/54),优于对照组的79.63%(4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对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18例Graves甲亢患者依照TGAb及TPOAb水平分为抗体阳性组及抗体阴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愈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治疗1年后,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甲功正常、甲减及甲亢未愈等所占比例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采用131I治疗Graves甲亢中,甲减发生率同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呈现正相关。
作者:苗佳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胃炎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7.96%大于对照组77.5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可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
作者:黄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分析无创通气对老年间质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间质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47例。实验组患者予以无创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有创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对老年肺间质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大程度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高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生物安全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有效的措施对因为生物的因素而产生的影响进行预防。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强化。第一、在对生物安全的人员的管理上进行安全管理知识的强化;第二、在管理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相关的措施。然后研究分析在我国目前的医学检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生物安全教育的改进。
作者:甄明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眩晕宁与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分别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加用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血流速度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意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补气通络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张贵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HP)的临床效果。方法单极组(58例)、双极组(58例)分别采取单、双极微创电切术处理,对比效果。结果双极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单极组(P<0.05)。结论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良性BHP效果基本一致,但双极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预防癌变的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情恶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和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及甲硝唑口服用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表现及体征状态,3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结果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后其临床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功效。
作者:山努佳;华利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匹多莫得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马春玉;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Ki67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36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Ki67的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其它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根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Ki67表达水平≥14%)和低表达(Ki67表达水平<14%)。2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Ki67的表达情况如下:Ki67高表达者有188例,高表达率达79.7%, Ki67低表达者有48例,低表达率达20.3%。进一步分析显示,Ki67的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T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均有关(P<0.05)。按分子分型划分,早期乳腺癌的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型的Ki67水平分别为34.3%、33.3%和55.6%,均高于Luminal A型(12.2%,P<0.001)。早期乳腺癌的三阴性乳腺癌Ki67水平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26.6%,P<0.001)。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Ki67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T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以及ER、PR和HER-2状态有关,有望成为判断早期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预后的重要辅助指标。
作者:王增燕;吴雄;杨乐艺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