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霞
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4例。结果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后心功能变化对比,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作者:朱丽翠;马凯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EMR在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ESD治疗,治疗组采用EMR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评估EMR的可行性、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一次性切除率要比对照组高,且手术时间、标本大小、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病理、手术情况、观察结果、相应处理等都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R对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田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评估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单用特布他林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47%)高于对照组(63.1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慢性咳嗽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刘云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孕14~24周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软胶囊,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引产的孕14~24周200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对照组应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将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及胎盘胎膜残留量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1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91%,且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残留量,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4~24周孕妇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肖平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客观分析本院门诊采血工作现状及儿童静脉采血风险,提出门诊采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岗位,合理安排人员及加强其技能培训是应对各种局面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友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结果对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的洗手率进行统计与比较后发现,应用后3周洗手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应用前3周的洗手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中,提高了护士的洗手率,进而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慢性湿疹采用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9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通过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对照组采取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vs.对照组):96%vs.66.67%,16%vs.29.16%,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结论慢性湿疹采取左西替利嗪胶囊、冰黄肤乐软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作者:徐凤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检测并探究脂肪肝患者在血脂、血糖以及肝功酶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未患有脂肪肝的患者98例,作为参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平均值、血脂平均值以及肝功酶学指标方面的检测结果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这些内容可以为脂肪肝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玉芳;白红艳;张宏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疗特点,诊治方法及在急诊就诊时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分析其损伤及漏诊的情况。结果分析其漏诊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创伤伤情因素、病史采集的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诊治时要注意治疗时的轻重与主次,大限度保存患者的肢体正常功能。加强急诊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对漏诊原因的认识,减少漏诊发生率。
作者:张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护理组,各48例。常规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护理方案为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评价。结果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分别为(97.50±2.01)分、95.83%,常规组则分别为(85.21±2.05)分、83.33%,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可以促进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骨折症状的不同,并参照Rnedi-Al-Gower分型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型,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治疗的整个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之后,所有患者的骨折情况均在不同的时间段得以愈合,整体的愈合率为100%。结论治疗胫骨Pilon骨折并没有十分特效的方法,佳的方法是在治疗时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以及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在术前、术中、术后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以及后期康复治疗。
作者:卢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E、PIP水平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作者:吉泽;潘星;倪殿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教育方式将176例糖尿病患者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和常规教育健康教育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尿病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差异较小,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更低,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更好,自我管理更优(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是糖尿病护理首选的教育方式。
作者:郑爱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患者时间和病种分布规律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山东省立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745例留观患者护理记录单中记录的资料。结果平均留观时间(1.8±0.64)d;留观转归:出院2769例(58.3%),住院1939例(40.9%),死亡37例(0.78%)。急诊留观患者病种前三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及脑卒中,5月份和8月份留观患者人数多,留观时间主要集中于8:00~22:00,其中16:00~22:00为全天高峰,占36.2%。结论急诊留观患者的疾病和时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应根据此规律合理的配置护理资源。
作者:刘玉品;韩淑文;代婀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崔磊;瞿建国;党胜春;张清;谢嵘;黄润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门诊退药的具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西药房2014年10月~2015年6月因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门诊退药的48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对48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退回的药品种类、剂型和具体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统计。结果48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0.4%,高于使用其他种类药物的患者(P<0.05),按剂型统计,注射剂药物所占比例为52.1%,高于其他剂型药物(P<0.05)。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药房不良反应造成门诊退药,可充分体现出医院药房工作质量,医院药房应引以为戒,不断总结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解决。
作者:刘天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以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的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好,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永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糖尿病人群接受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开展的糖尿病高危群体延伸护理研究来进行分析,全部共40例糖尿病高危患者,对他们提供延伸护理,对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有17例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知识,占总数的42.50%;护理干预后有32例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知识,占总数的80%,护理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患者的糖化血红高蛋白、三酰甘油、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等指标比干预前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高危群体接受延伸护理后,其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有所加深,对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小儿喘息型肺炎147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