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湿疹采用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凤菊

关键词:慢性湿疹, 左西替利嗪胶囊, 冰黄肤乐软膏,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湿疹采用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9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通过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对照组采取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vs.对照组):96%vs.66.67%,16%vs.29.16%,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结论慢性湿疹采取左西替利嗪胶囊、冰黄肤乐软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苦参素与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分组,同时接受保肝降酶与白蛋白基础治疗,观察组增加苦参素、胸腺肽α1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Child-Pugh评分以及血清HCV-RNA、肝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苦参素与胸腺肽α1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的表达,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毕景月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GP与NP方案化疗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GP和NP方案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经计算机检索,纳入GP和NP 方案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708例患者,文献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表明:OR=1.09,95%CI(0.81,1.47),GP和NP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与N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且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妍;马小平;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2例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行鼻镜内手术治疗,研究组68例在其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邢莲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10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采用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的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以观察这两种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减少了术前的心理紧张,下床活动与拔尿管后的排尿时间都有提前,并且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提升(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可帮助剖宫产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并促进术后的康复,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凤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HCPT加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0例

    目的:探究HCPT加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5月我院采用高频电容场肛肠治疗仪(HCPT)治疗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治愈117例(97.5%),好转3例(2.5%)。疗程13~32 d,平均21.7 d。结论HCPT加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较好。

    作者:侯波;周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康复作用

    目的:观察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1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治疗组使用常规方法之外,增加诱导性咳嗽和咽部冷刺激,比较分析两组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80%优于对照组3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障碍(PSD)的患者进行早期诱导性咳嗽训练联合咽部冷刺激能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并有效预防肺炎发生,比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要优秀,而且,使用简单,无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靳美;戴艳萍;宋培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根据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护理干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此次我院共选取了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4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改进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供护理干预。结果问题调查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发生手术护理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1.5%,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52例,占76%;护理干预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手术护理不良事件0例,发生率0%;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80例,占90%。结论在手术室中开展护理干预后,可以让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减少,避免患者的术中、术后疼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胆漏的发生原因,手术方法,胆漏应对措施的效果。结果胆漏原因为胆囊管过短、胆囊管残留、黏膜破裂。63例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治疗,同时预防感染与营养支持,1个月内康复出院;14例经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4周内康复出院;9例经手术引流,4周内康复出院,以上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手术患者应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胆漏的发生。

    作者:樊启源;赵士章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1622例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81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ADL评分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连堃;冯涛;杨勇;范玉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耳鼻喉科护生带教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主的带教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护生106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师带徒”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进行临床教学,实习结束前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结果92%以上观察组的学生反馈这种带教模式效果较好,使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有所提升,认可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PBL)。结论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可使学生勤于思考、综合分析问题,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耳鼻喉科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鲁娟;丁晓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丹参中几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丹参中3种脂溶性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ODS-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03%磷酸水溶液(B),0~60 min,10%A→68%A;60~70 min,68%A→80%A;70~80 min,80%A→100%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进样10μl。结果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IA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等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中3种脂溶性成分具有准确性高、精密程度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考虑作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冷英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手术治疗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6月~2015年2月我院的108例肠梗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5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负性情绪阳性率和并发症出现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其对手术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使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手术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临床中获得了非常高的满意度,临床效果突出。

    作者:朱东晶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44例分为对照组(2H3R3Z3E3方案化疗)与观察组(2H3R3Z3E3方案化疗+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5.45%、86.36%、81.82%,对照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8.18%、59.09%、54.5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董秀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慢性湿疹采用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湿疹采用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9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通过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对照组采取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vs.对照组):96%vs.66.67%,16%vs.29.16%,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结论慢性湿疹采取左西替利嗪胶囊、冰黄肤乐软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作者:徐凤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母婴预后效果。方法自我院接诊胎膜早破产妇中选取36例,观察临床处理方法及母婴预后。结果36例产妇中,25例自然分娩,9例剖宫产,2例阴道助产,难产率为30.56%;产妇中,3例产褥感染,3例体温超过38℃,1例伤口感染,2例产后出血。7例胎儿窘迫,3例新生儿窒息,4例新生儿肺炎。结论胎膜早破可提高难产发生率,致使新生儿发生窒息、窘迫等症状,为此,在临床处理中,应加大监护力度,选择佳的处理方式,降低母婴损伤。

    作者:陈晶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对急性脑梗死血液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黏度在接受中药活血化瘀联合治疗后和单用中药后的临床改善情况。方法根据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的326例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A和B组,A组使用单药治疗,B组使用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收集患者治疗10~14 d后的血液黏度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A组略优,但是两组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意外事件发生几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用药和单药治疗对患者血液黏度改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性,因此临床中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防止不良反应产生。

    作者:宋瑞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浅析开放性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性骨缺损使用开放性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6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清创、外固定、骨折部位大量植骨、术后无菌换药等治疗措施,使用抗生素静滴,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32个月,平均(19.2±2.3)个月。术后移植骨条表面覆盖肉芽组织时间平均(7.5±1.1)周,创面完全闭合时间平均(12.6±2.7)周。全部患者接受植骨后平均愈合时间(8.2±1.3)个月,没有感染和复发病例,患者的骨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开放性植骨治疗对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具有一次性扩创、固定、植骨等效果,是现在对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疾病进行治疗的简易有效的方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发病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预后康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此次研究中的52例患者均是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他们的病因与病变部位大小有直接联系。结论临床中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对后续的治疗非常重要,尽早诊断后先改善患者的缺血情况,然后再进行治疗。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探讨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行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结果术后患者的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s角较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可增加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刘富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