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郑涛

关键词:纳洛酮, 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 临床疗效, 老年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效果.方法 126例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效51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80.95%;实验组患者有效59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3.6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2,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哈金斯基(Hachi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评分为(9.34±1.71)分,实验组患者HIS评分为(9.29±1.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HIS评分为(6.91±1.27)分,实验组患者HIS评分为(5.20±1.81)分,两组患者HI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H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诊治乳腺癌术后失眠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诊治乳腺癌术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乳腺癌术后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曹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427例癫痫患儿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27例使用丙戊酸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癫痫患儿,统计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合并用药及血药浓度分布情况.结果 427例癫痫患儿中丙戊酸血药浓度<50μg/ml的有72例,占比16.9%;50~100μg/ml有331例,占比77.5%;>100μg/ml有24例,占比5.6%.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合并用药情况的患儿的丙戊酸血药浓度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患儿的丙戊酸血药浓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使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时应考虑患儿特殊的生理状态及用药史,同时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林闽;李云送;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术后防治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术后防治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70例行胸部手术患者,均实施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技巧、病情管理、心理疏导、装置器护理等护理满意评分分别为(9.1±0.3)、(9.2±0.5)、(9.1±0.6)、(9.0±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4)、(8.3±0.4)、(8.0±0.5)、(8.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中,给予针对性护理,既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安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病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病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安全管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完全有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完全有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试验组患者安全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10,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病患者安全管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升临床安全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璐;刘丽;任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及补液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及止泻时间、临床疗效、抗原转阴情况、随访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热、止泻时间分别为(1.78±0.69)、(3.28±1.3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4±1.35)、(4.58±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5.00%及抗原转阴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明显缩短疗程,迅速改善症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低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略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22%略高于对照组的9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5).结论 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上,低剂量米非司酮与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相当,但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莹;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联合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另选取2016年1~12月ICU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13±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68±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集束化护理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茜茜;陈海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蒜素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溃疡型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2例.A组单一给予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B组在柳氮磺吡啶灌肠的基础上口服大蒜素胶囊治疗,C组给予大蒜素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 、C组患者总有效率81.3%、96.9%显著高于A组的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12.000,P<0.05).C组患者总有效率96.9%高于B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蒜素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显著,且大蒜素胶囊经灌肠给药优于口服给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炳超;王鹏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实施后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脊柱一般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7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190.20±20.29)min、(12.60±5.48)cm、(520.17±98.24)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286.42±31.67)min、(18.38±5.67)cm、(814.68±204.88)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加快患者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情况,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于万军;黄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腔粘连术后使用雌激素皮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术后使用雌激素皮贴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雌激素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雌激素皮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的雌二醇水平分别为(76.89±12.24)、(76.81±12.28)pg/ml,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4.45±0.82)、(4.42±0.85)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雌二醇水平分别为(209.84±17.57)、(167.88±14.41)pg/ml,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69±1.04)、(5.43±0.92)mm,观察组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腔粘连术后患者中采取雌激素皮贴治疗,可有效升高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浓度,并能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恢复.

    作者:佟脆霞;杨丽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哮喘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哮喘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换成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喘息、呼吸困难、咳嗽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救时,适当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

    作者:杨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伴有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4例脑梗死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予以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MoCA评分为(17.42±5.00)分,观察组MoCA评分为(16.08±5.42)分;治疗后,对照组MoCA评分为(22.02±5.47)分,观察组MoCA评分为(26.53±5.71)分;两组治疗前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且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推广.

    作者:方明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安宫黄体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安宫黄体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给予刮宫术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283<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SH、LH、E2水平均明显降低,P、T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调节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炜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居家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居家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76例居家卧床老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居家卧床老人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2、4个月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2.6%,均低于对照组的23.7%、1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居家卧床老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7.4%(37/38)高于对照组的76.3%(2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居家卧床老人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为(73.2±2.4)分高于对照组的(62.1±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压力性损伤居家老人使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可以降低居家卧床老人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让居家卧床老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张桃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氮平、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服用药物类型的不同分为奥氮平组(24例)、阿立哌唑组(34例)、奥氮平+阿立哌唑组(2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不同治疗组及性别之间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清泌乳素的影响差异.结果 治疗前,三组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316,P=0.0537>0.05).治疗后,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奥氮平+阿立哌唑组次之,阿立哌唑组泌乳素水平有所下降.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6490,P=0.0000<0.05).女性患者中,奥氮平组治疗后泌乳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超出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后泌乳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阿立哌唑组泌乳素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阿立哌唑组泌乳素升高幅度较奥氮平组低.男性患者中,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在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阿立哌唑组泌乳素水平有所下降,但在正常值范围内.奥氮平+阿立哌唑组泌乳素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阿立哌唑组泌乳素升高幅度较奥氮平组低.结论 奥氮平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的增高,阿立哌唑对泌乳素的影响较小,奥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能降低奥氮平对泌乳素的影响程度.

    作者:陈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探究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后其疼痛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114例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单一的地佐辛自控镇痛,实验组实施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 h(t1)、6 h(t2)、12 h(t3)、24 h(t4)及48 h(t5)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8±0.5)、(1.7±0.3)、(1.5±0.7)、(1.6±0.2)、(1.9±0.6)分,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7±0.9)、(3.8±0.7)、(3.1±0.8)、(2.5±0.4)、(2.3±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后疼痛情况明显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晓平;黄东林;修玉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冠心病治疗中益气活血类中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应用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益气活血类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2.9±0.3)、(5.1±0.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的效果.方法 126例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效51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80.95%;实验组患者有效59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3.6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2,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哈金斯基(Hachi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评分为(9.34±1.71)分,实验组患者HIS评分为(9.29±1.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HIS评分为(6.91±1.27)分,实验组患者HIS评分为(5.20±1.81)分,两组患者HI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H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肺活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pred%为(89.95±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4±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d%为(87.68±5.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3±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2.16±0.8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8±0.95)d、咳嗽消失时间(3.82±1.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95±1.24)d、肺啰音消失时间(4.99±1.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64±1.6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原体肺炎中施以喜炎平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海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药学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药学效果.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药学效果,血脂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76,P=0.0027<0.05).治疗前,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6.13±0.42)mmol/L、(3.01±0.22)mmol/L、(11.22±3.18)mg/L,观察组分别为(6.13±0.44)mmol/L、(3.01±0.22)mmol/L、(11.21±3.21)mg/L,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00、0.0000、0.0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4.11±0.23)mmol/L、(1.89±0.21)mmol/L、(2.19±0.11)m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1±0.34)mmol/L、(2.45±0.22)mmol/L、(4.14±1.1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075、12.3551、11.8572,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8.11±1.41)、(4.13±0.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14±1.21)、(6.13±0.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14、41.9966,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发生瘙痒1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观察组发生轻微恶心2例,轻微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4,P=0.6824>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药学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反应蛋白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伟;曲红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