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淑艳
目的:观察透皮排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观察组采用透皮排针刺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后麻木评分:观察组(2.8±1.9)分,对照组(4.7±1.8)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基本恢复率25.0%,总显著率70.0%,均高于对照组的10.0%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皮下透刺排针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满意。
作者:吴赞杨;马振宇;徐金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员工援助计划(EAP)对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及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86位精神科护士实施EAP,观察实施EAP前和半年后护士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的结果并比较。结果引入EAP后SAS为(32.6±7.2)分、SDS(44.1±7.1)分,分别低于EAP前的(39.6±8.1)分和(49.4±7.9)分;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因子评分均较前升高,引入EAP 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因子评分较前升高,自责有所下降;成熟型应付方式由EAP 引入前的44.2%升高到6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AP能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健康、积极、成熟的应付方式形成。
作者:王建芳;万月芬;夏频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人工流产(人流)是避孕失败后常用的补救措施。米索前列醇具有促进宫颈扩张的作用,被广泛用于人工流产术。米索前列醇给药途径有多种,笔者对比口服和阴道两种常用的给药途径在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人工流产(人流)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人流术的95例非意愿妊娠妇女按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人流术前予避孕知识宣教、人流后计划生育服务,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及随访服务;对照组仅给术前避孕知识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宣教、自取避孕工具,告知使用方法。随访6个月,观察随访结果。结果术前两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均偏低,情况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除对“正确使用避孕套”知晓率接近外,观察组妇女对其他各项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坚持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宫内节育环和口服避孕药应用者较多。结论人流后行计划生育宣教服务可提高人流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正确应用高效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
作者:安内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专栏学分考试试题”及答题卡在本期刊登。本次继续教育项目名称:“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培训班”,学员学习经考试合格,可申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国家I 类学分10分),有关事项如下。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小儿整脊保健法主要是通过捏脊起到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强壮身体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目的。操作方法:①捏脊3~5遍;②补脾经300~500次;③摩腹3~5分钟;④揉脐3~5分钟;⑤揉按足三里50~100次。疗程:一般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休息3天可继续进行第2疗程。注意事项:过饥过饱时、急性病期间不宜施术;施术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作者:吕选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简称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主要在疾病早期死亡。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病死率逐渐下降,但是仍然高达17%[1]。血液滤过清除炎症介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日渐成为胰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ICU对21例SAP患者采用72小时内连续血液滤过治疗(CVVH),效果满意。
作者:郭晓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我科在对颈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治疗及护理中,除应用传统的胸部物理治疗(翻身、拍背、雾化)等措施外,2011年引进的多功能振动排痰机在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我科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使用多功能振动排痰机预防及治疗的23例脊髓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何美珍;黄玉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人苍白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其感染与患者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该菌毒力较弱,可引起菌血症、脑膜炎、眼内炎等多种感染。笔者对其迁移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利民;吴俊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与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对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0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分别应用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与颈椎间孔挤压试验进行诊断,观察其阳性率。结果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全部呈阳性,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11例(11.0%);两种方法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鉴于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在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高阳性率,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初步筛选是否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物理学体检方法,以避免盲目检查。
作者:俞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予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仅予舒利迭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气情况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改善肺功能效果优于单用舒利迭。
作者:夏剑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男,34岁。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014年6月25日因“钢板划伤左足跟部1小时”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无阳性体征。左足跟部水平状裂口,裂口大小长5cm,深0.5cm,创面平整,肌腱无断裂,诊断为“左足跟裂伤”。
作者:邬含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常需血液灌流(HP)及机械通气(MV)治疗。笔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与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26例,效果满意。
作者:叶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在体位改变时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其发病率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1]。由于内耳解剖位置关系,脱落耳石易进入后半规管或水平半规管。患者体位变动易导致耳石位置紊乱,进而出现短暂性眩晕发作。我科采用耳石复位法配合系统护理治疗BPPV,效果满意。
作者:郭佩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在产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与护理外,接受围产营养门诊的营养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妊娠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向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车前番泻颗粒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A 组、对照B 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车前番泻颗粒每日1次,每次5g;对照A 组给予生大黄粉6g,每日1次;对照B 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每日1次,每次15ml。三组均连续用药14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整体疗效与对照A组接近,优于对照B组;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均较轻微。结论车前番泻颗粒及大黄粉口服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好于乳果糖口服液,车前番泻颗粒对患者的刺激性较小。
作者:陈劲柏;周忠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房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常见。病因与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积、细菌入侵等因素有关。局部可出现炎性肿块,红、肿、热、痛,数天后形成脓肿,脓肿可单房或多房,常伴患侧淋巴结肿大和触痛。我院应用推拿手法治疗轻、中度哺乳期妇女急性乳腺炎,效果满意。
作者:杨少梅;杨蕾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颅脑外伤后抑郁的效果。方法56例颅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度洛西汀治疗,联合组加用丁螺环酮15~30mg/d,分3次服用,治疗8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HAMD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在治疗1~4周时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至治疗第6、8周末两组评分接近。联合组显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7.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颅脑外伤后抑郁起效快,能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神赐;徐雪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清甲胎蛋白(AFP)和 a-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法和免疫发光法检测原发性肝癌42例及慢性肝炎54例的血清AFP、AFU,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癌组AFU、AFP水平高于肝炎组,AFU、AFP、AFU联合AF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患者的AFU、AFP阳性率分别为83.3%、69.0%,其中小细胞肝癌18例中AFU、AFP阳性率分别为13例、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病灶直径≥5cm者AFP水平明显高于病灶直径<5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FU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AFP和AFU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对了解病情进展和疗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超声在6月龄以下婴儿(简称小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3名小婴儿分别进行DDH手法检查,及在征得其家属同意后进行超声波检查。结果983名小婴儿DDH手法检出阳性345例(35.1%)。879人进行了高频超声波髋关节检查,诊断DDH 34例(3.9%)。534名DDH 手法检查阴性的婴儿,高频超声波髋关节检出DDH 17例(3.2%);手法检出阳性的345例婴儿高频超声波髋关节检出DDH 17例(4.9%)。结论基层儿保门诊开展超声波髋关节常规筛查能够准确地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进行早期诊断,降低晚期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发生率。
作者:朱娅伟;马盛群;杨燕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