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咏梅;师宏词;孙小晶
通过对一线窗口遇到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的文字内容的一些有关药品包装的问题的分析比较,谈了些的解决方法和建议,为了更加提高药品的包装的质量,满足一线的需求.
作者:刘维海;梁景武;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科于2006年11月从一患者痰液中先后3次分离出缓症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us mitis)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春雷;张柏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特点.方法 通过分析在本院住院的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15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局部外科治疗.结果 治愈6例,好转4例,截肢2例,截趾3例.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具有发病年龄较大、发病机率与糖尿病程度无关等特点;观察表明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综合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光生;谢志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A、B2组,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肝功能等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优于肠外营养,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不同麻醉管理方法下麻醉工作的得失.方法 我们对2005年我市不同管理模式的A、B、C三家医院的麻醉科管理及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数字化统计,着重对医院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麻醉人员的工作状态及其所处的软环境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A医院麻醉相关死亡率49.92/100,000.结论 A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麻醉人员工作量过大和疲劳麻醉,管理上存在缺陷是导致麻醉相关死亡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艳茹;贾海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泰素帝联合联合顺铂(D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 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DP组34例,NP组36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DP组41.2%,NP组36.1%,1年生存率DP组47.1%,NP组44.4%,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DP组11.8%,NP组36.1%,有显著差异(P<0.0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DP组11.8%,NP组33.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P方案和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且相似,1年生存率相似,但DP组严重的骨髓抑制及严重的胃肠反应发生率均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DP化疗方案.
作者:赵元鹏;任志芳;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石油醚为提取液测定水果蔬菜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色谱柱为3%OV101 Chomosorb W(AW-DMCS)80-100目,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得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8.3%,101.4%,102.5%,94.6%.变异系数分别为4.21%、4.22%、3.99%、3.91%、2.98%(n=5).
作者:孔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均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使用不当轻则影响疗效,延误病情,重则引起药物中毒,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和丁丙诺菲不同剂量配伍用于食管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探讨佳的镇痛剂量.方法 选择9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术后镇痛配方:芬太尼24ug/ml+格拉斯琼3 mg;Ⅱ组术后镇痛配方:芬太尼12ug/ml+丁丙诺菲9ug/ml+格拉斯琼3mg;Ⅲ组术后镇痛配方:丁丙诺菲18ug/ml+格拉斯琼3mg.术后2小时首次观察,以后每12小时一次,至术后第三天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满意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检测患者的镇痛镇静情况,连续监测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结果 三组均达到满意效果,但综合镇痛质量Ⅱ、Ⅲ组高于Ⅰ组,Ramesay镇静评分Ⅱ组满意率高于Ⅰ、Ⅲ组.结论 丁丙诺菲与芬太尼合理配伍可优势互补,减少不良反应,增强镇痛满意度.是一个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孟宏伟;张艳茹;韩庆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顽固性高血压降压失败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02~2006年收治顽固性高血压患者42例降压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停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理治疗合并症,制定合理降压方案.结果 降压失败原因分析:①继发性高血压2例;②不健康生活方式16例;③同时服用使血压升高药物2例;④合并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2例;⑤治疗方案不当20例.结论 42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田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够掌握本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护能力,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从病人入院时的护理评估、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实施到出院前的健康指导采用了语言、文字、实践、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等相结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知识宣教.结果 健康教育有效率≥90%.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能调动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2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良性疾病占47.8%,其中以炎症为主,非器质性疾病占33.6%,其中以增生性子宫内膜为主,恶性疾病占18.6%,其中以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绝经年限延长及宫腔深度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阻止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21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3例(61.9%),漏诊8例(38.1%),治愈19例(90.0%),死亡2例(10.0%).结论 早期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收集本院自1996年以来住院治疗及急诊观察均经CT或MRI证实,对其临床特征及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变病人的预后.
作者:阎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婴儿闷热综合征于寒冷季节发生较多,多见于农村和1岁以内婴儿,常以腹泻或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本病发病急,症状重、预后差,死亡率高.现将我院于1995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4例分析如下.
作者:牛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三维多平面重建图像(MPR)在鼻腔、鼻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粘膜囊肿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例,鼻腔鼻窦肿瘤6例,所有病例均用多平面重建冠状、矢状、水平成像,必要时任意方向重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多平面重建图像与常规冠状扫描图像相当,比常规轴扫图像,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筛板等正常解剖结构,肿瘤、鼻息肉、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更清楚,更符合医生观察习惯.结论 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及筛板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鼻腔鼻窦病变准确,有助于临床医师纤维内窥镜手术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作者:何小川;罗新;熊华;李建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调查总结护患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临床护士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针对本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两年间病人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沟通技巧;缺乏科学管理.应对措施:密切护患关系,掌握沟通技巧;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整体素质.结论 通过应对措施的广泛应用,来我院就诊的人数大副度增加,护患纠纷明显降低,受到了社会好评.
作者:张小琴;朱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女性乳腺疾病普查的准确率;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程序,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一系列工作计划和活动措施(P阶段),并按照计划措施认真执行(D阶段),定期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C阶段),后根据结果进行总结,以指导今后的工作(A阶段).结果 乳腺疾病普查准确率由原来的35.1%提高至80%.结论 PDCA循环管理程序是科学解决问题方法,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段咏梅;师宏词;孙小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及相关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与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顺利恢复的关系.方法 总结分析2003年1月~2006年7月入住本院的2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找出其护理特点.结果 26例患者均行ERCP,其中行鼻胆管引流(ENBD)11例,行乳头切开取石(EST)15例.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前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护理是患者顺利恢复的保证.结论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及相关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顺利恢复的保证.
作者:付延玉;刘丽玉;涂陶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由各种外伤引起的眼球穿透伤,在眼科急诊病人中较为常见.病情急,眼部病变较重,所以对伤后病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进行精心的护理.半年内收治眼球穿透伤病人36例,现将急救处理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茹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