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赵思阔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治疗、食管扩张、外科手术、心理治疗以及患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单一的治疗手段存在疗效降低、病症复发、病情加重、发生并发症等缺陷,故需结合药物、物理手段、心理分析治疗,并改变患者饮食习惯,才能有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作者:常乐;赵思阔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 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段东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提高对酷似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的认识.方法 对11例有神经症状和体征合并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随机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结果 11例低血糖患者经过输注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控制在3.3~9.6 mmol/L(平均7.6 mmol/L),神经症状和体征分别于22~120 min内消失.结论 在基层工作的医师,对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速测随机血糖,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对比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联合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通过锁骨下静脉化疗治疗肺腺癌及肺鳞状细胞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错过手术机会及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根据细胞类型分为A、B两组,A组为腺癌患者26例,B组为鳞状细胞癌患者34例,两组患者瘤体内均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5 d后均行NP方案化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后3个月,亦就是NP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对A、B两组患者进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60例患者全部可评价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联合NP方案通过锁骨下静脉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显著,对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
作者:樊晓辉;曹学菊;魏运良 刊期: 2009年第30期
1 病例介绍笔者在进行疾病分类编码时遇到这样1例病例,病案首页上医生给出的出院诊断是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在电脑首页录入时未找到这个手术编码,然后使用ICD-10第三卷索引以综合征、疾患为主导词也未能查到.通过仔细阅读病历可知:患者因左前臂肿胀感觉运动障碍12 h入院.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临床生化检测由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有机联系的过程组成,分析前阶段指从医师选择检测项目提出检测申请到将检测标本送至实验室这一阶段.分析前阶段质量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具有影响检验质量因素的复杂性、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质量保证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责任难确定性等特点[1].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遍使用,分析中的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但是,即使有再先进的仪器、再好的试剂、检验操作过程再规范,如果分析前阶段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不会检测出准确可靠的结果,所以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
作者:张喜梅;金小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短暂发作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突然发病,历时短暂,不经治疗约30%终发展成脑梗死.TIA患者中有10%左右存在全身或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90%左右存在着心脏和动脉系统的微栓子.抗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频繁发作者以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剂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2005~2008年笔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剂治疗TIA 86例,取得满意效果,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朝江;刘士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笔者所在科室于2009年6月收治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入院后即行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后,患者发生产后大出血性休克,现将抢救与产后大出血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华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5岁.因平时爱感冒、怕冷、怕风,在某中医诊所取中药三剂,自行煎煮一剂,两煎各煎1 h后和在一起约400 ml,空腹顿服.服完即觉舌麻,10 min后出现口腔和咽喉黏膜、胃部烧灼感,继而出现四肢发凉、全身麻木、胸闷、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伴晕厥1次,速去诊治.
作者:王义臣;王尽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随着输血医学的迅猛发展、输血安全和合理使用血液资源已经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内容,这就对医学检验学生的输血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搞好检验本科<临床输血与检验>的教学工作,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这门学科从理论教学及临床实习角度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华;李代渝;韩小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异位妊娠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比较容易忽视,因此早期诊断更为重要[1].因为异位妊娠一旦发生破裂和流产,容易出现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并积极对症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红;孙秀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胃镜检查是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但因其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会产生不良刺激及心血管反应,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无痛技术的应用可使患者在胃镜检查中保持安静、无知晓且无痛苦,但因无痛胃镜使用的全身麻醉药对呼吸与循环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对于年龄偏大,有潜在或合并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风险更高.因笔者所在医院老年患者较多,所以老年胃镜检查随之增加.现将小剂量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老龄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周剑锋;彭建辉;裴晓祥;郝双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对晚年的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为此,临床对老年病的防治更具有重要性,本文就治疗老年病方面作一简介,以资探讨.
作者:王茂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慢性丝虫病患者照料工作取得的成效,探讨工作方法 和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全县慢性丝虫病患者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培训力度,让慢性丝虫病患者提高自我照料的意识和能力.结果 通过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出现频次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对现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给予更好的关怀和照料,能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雄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保留胸肌腋下开胸术在肺癌完全性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4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的完全性切除术,保留背阔肌和前锯肌,经第4或第5肋间完成.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术侧上肢活动范围、肺功能等情况.结果 无1例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相似,术后疼痛轻、术侧上肢活动范围及肺功能恢复快.结论 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应用于肺癌完全性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传庆;王伟;金明华;黄庆;关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HIV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法灵敏度的对比.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法各两种试剂对已知HIV阴性血清、阳性血清及弱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免疫层析法灵敏度高.结论 筛查HIV抗体好选用ELISA,防止漏检.
作者:王全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原则,以获得佳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9例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6例均痊愈,手术治疗3例,痊愈2例,死亡1例.结论 创伤性乳糜胸经过保守治疗大多患者可以痊愈,如果乳糜液持续14 d,每天多于500 ml/d,没有减少趋势,应该手术治疗,但是,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每天多于500 ml,持续7 d,条件允许应该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张航;杨海慧;龚建辉;刀永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急症之一,以3岁以内婴幼儿居多,由于婴幼儿咳嗽反射及喉的保护作用不健全,进食时哭笑、逗玩、惊吓等诱因,可促使异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异物.较大异物堵塞可引起窒息,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笔者曾在2007年1月抢救一名因食用果冻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完全堵塞致呼吸停止,现将其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申有;齐金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改良切口治疗股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36例股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用改良切口治疗并随访6~18个月的优良率.结果 优12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88.9%.结论 改良切口可充分显露股骨内外髁、髌股关节面和胫股关节面,利于手术操作,从而提高手术优良率.
作者:安龙;刘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恢复和增进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郑义;陈晓兰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