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素梅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方法记录49例孕妇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如宫缩乏力、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胎儿窘迫、尿潴留、会阴伤口疼痛等;针对不良反应进护理干预。结果通过仔细观察并及时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结论仔细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积极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和安全。
作者:韦冬英;陈霞;张海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重症肺炎患儿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n=40)与加用CPAP治疗(观察组,n=4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促、胸骨凹陷、发绀、肺部啰音缓解、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PaO2无明显差异,疗后PaO2均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升高幅度(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淑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患者心肌酶谱影响,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市区2009年5月~2012年10月腹腔患者361例。CO2气腹前、气腹15、40min、术后48h分别监测患者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B型脑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及预防对策。结果建立CO2气腹前(T0),LDH(88.90±33.40)U/L、CK (34.50±16.10)U/L、CK-MB(0.06±0.01)ng/mL、TnT(18.40±3.40)pg/mL和BNP(128.60±45.60)U/L都在正常范围;CO2气腹15min(T1),LDH、CK、CK-MB、TnI及BNP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CO2气腹40min(T2), LDH(123.00±33.60)U/L、CK(120.00±17.80)U/L、CK-MB(172.00±38.80)U/L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T3)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建立CO2气腹时可导致心肌酶升高,心肌代谢出现暂时异常,但腹腔镜术后2d内可恢复正常。腹腔镜手术对心肌酶谱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阿莉;周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时采用哌替啶单次肌内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清醒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6、10及14h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林毓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0例根据挂号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LVPWT和IV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D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能有效改善心肌指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4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血清及耳积液HA、白介素和对照组的血清HA、白介素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A、白介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耳积液检测结果均高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检测结果高于血清检测结果,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呈现异常的状态,且慢性期患者更为明显,耳积液的检测水平均高于血清含量,因此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指标。
作者:徐光;刘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3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情况与同期入院的100例未用药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切口愈合效果和用药率均显著优于未给药患者(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伤口感染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永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麻,采用头低足高位。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两组均于术后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5d。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残端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00%。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治疗总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相关指标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范文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对于其流通必须加以规范。尤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药品流通监管机制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在规范药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药品流通监管机制日益呈现出弊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药品流通的发展。因此,我国药品流通秩序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本文阐述我国药品流通监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独特性见解,以期对今后药品流通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千永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后心功能改善、GQOLI-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秀美;赵维秀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异形钛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Sanders分型,对45例62足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前进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摄片及跟骨CT平扫并三维重建,予克氏针撬拨复位,局部植骨,异形钛板做有效固定治疗。随访12~38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本组62足中,优20足,良38足,可4足,优良率93.5%。结论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植骨重建跟骨形态,行内固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及早期功能锻炼可预防和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劲松;沈宏达;汪银魁;艾买江;付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平远县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保证。方法对平远县2010~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操作,分析本地区饮用水质合格情况。结果2010~2012年3年共监测794份水样,单项检测显示总硬度、氯化物、铅、砷、硝酸盐合格率为100%。总大肠菌群超标为严重,合格率仅为32.11%,其次为浑浊度,合格率为72.50%,pH合格率为83.42%,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8.66%。结论平远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说明水质受有机物和人畜粪便、垃圾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在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作者:张世远;张学良;刘元;黄良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临床特点,为提高患者诊断与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9例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出现音韵节律、语调、看图命名、动作描述以及书写障碍,部分患者发生听理解及复述障碍,患者自发性语言可表现为流畅性或非流畅性。结果治疗后,其听、说、读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3例患者书写能力明显改善,6例患者书写能力未改善;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脑梗死后基底节性失语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障碍,不利于其保持积极心态尽快恢复健康,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语言能力,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Maryland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Bohlers角和Gisanse角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术后Marylan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12个月Bohlers角和Gisanse角均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矫正跟骨骨折患者各项X线指标,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经皮撬拨内固定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更具临床优势。
作者:黄朱宋;高曦;蓝锦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的时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7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按照手术时间分为A组(3d内手术)73例,B组(4~7d手术)34例、C组(8d及以上手术)19例。结果126例患儿中行单纯阑尾切除术者92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73例,行开腹手术者19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者34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行开腹手术者14例;A组和B组患儿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tAC=2.967,P=0.0387;tBC=2.637,P=0.0459);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48%(4/73),B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4.71%,C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42.11%(8/19),A组及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患儿(x2AC=4.369,P=0.0252;x2BC=3.697,P=0.0351);术后C组患儿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儿(tAC=3.098,P=0.0395;tBC=2.581,P=0.0439)。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确诊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腹腔镜手术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同样安全有效,但对手术操作技术有一定要求,临床应综合考虑患儿病情、手术条件等确定具体的手术方案,以减少手术损伤。
作者:于硕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婴幼儿吐乳症发病情况及治疗疗效观察。方法通过门诊915例婴幼儿常规查体检出吐乳症患儿,并通过“董氏指压法”治疗,间隔1周重复1次,3次1个疗程。结果发病578例,发病率为63.17%,男女发病率相近,无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溢乳和呕吐,占93.08%。治疗后痊愈347例,占60.03%;显效130例,占22.49%;有效85例,占14.71%;无效16例,占2.77%。治疗总有效率达97.23%。结论吐乳症在婴幼儿十分普遍,运用董氏指压法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韩海琼;陈伟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2例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18例兴奋期患者,36例处于共济失调期,8例患者处于昏迷期,全部行纳洛酮药物治疗。结果兴奋期患者与共济失调期患者行药物治疗后一般在3h内清醒,大部分陷入昏迷的患者行药物重复治疗后12h内苏醒;兴奋期患者与共济失调患者使用纳洛酮药物的剂量约为0.4~1.2mg,昏迷患者纳洛酮药物剂量为1.2~2.0mg,且需要重复给药。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行纳洛酮药物治疗能够加快患者清醒,效果明显,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作用突出。
作者:祁爱保;杜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频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常频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血气参数、肺动脉收缩压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与肺动脉高压有关的各项参数pH、PaO2、PaCO2、SaO2、PASP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仅为(84.5±3.7)h,明显短于对照组(150.3±6.6)h。此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9.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齐素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内科住院及内科门诊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每周3次的精神心理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心理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云洁;严松林;乐如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7牙齿例按常规方法进行根管扩大后直接进行根管充填,充填后1周和半年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达95.3%,与常规二次法根管治疗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成功率高,可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是临床可大力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宏玉权;何天鹏;高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