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亢危象6例诊治分析

王丽萍;吕春婷

关键词:甲亢危象, 诊断, 及时抢救
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危象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甲亢危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抢救成功,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尽早诊断、及时抢救治疗是改善甲亢危象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钠肽水平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特点,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急性进展组和急性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脑钠肽水平和进行NIHSS评分。结果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急性非进展组(P<0.05),脑钠肽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血清BNP水平参与了急性脑梗死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海合;丁继岩;徐祥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方法对心内科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我院心内科就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家属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评价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优质护理方法在心内科应用优势明显,效果确切。

    作者:张美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进行护理管理的8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0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给予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没有给予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9.0%、81.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而且也能降低护理风险,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高翠霞;李祥丽;高美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中的作用与临床分析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由不同原因引发的慢性胃黏膜炎症,常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疾病复发率较高,这不仅会多次损伤患者胃黏膜,还会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心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70例,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总结推广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玲;史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空腹血糖、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果糖胺(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者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确诊患者198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4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的FBG、GSP、HbA1c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的FBG、GSP、HbA1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GSP、HbA1c三者联合检测糖尿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任意一项单独检测。结论 FBG、GSP、HbA1c三者关系密切,呈正相关。三者分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即时、近期和长期的血糖信息,若将三者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筛查特别是脆性糖尿病中意义更大。

    作者:梁慧丽;焦晓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探讨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或随访前对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MSCT和MRI增强扫描鉴别。对扫描图像进行影像学特征分析与总结,统计两组扫描方式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CT、MRI扫描综合鉴别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准确度明显优于上述单一的影像学技术(P<0.05);而两种扫描模式在鉴别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对于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徐晓;杨福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0例患ARDS的足月新生儿,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机械通气参数、X线胸片及胸肺总有效顺应性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情况明显改善,动脉氧气分压增大,二氧化碳分压减少,氧合指数减小,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比值增大,且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呼吸机设置参数FiO2、PIP、PEEP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肺功能与肺泡充气程度,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而广之。

    作者:袁玉肖;姜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专业口腔护理培训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口腔专业护理培训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上颌第一磨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部分,由6名护理人员分别于培训前与培训后配合同1名医师,通过采用四手操作方法进行根管治疗术。结果6名护理人员无论培训前还是培训后均能配合口腔医师完成根管治疗术,但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腔专业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能更主动介入并配合医师完成根管治疗中的四手操作,使医护人员在根管治疗中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且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可使患者的焦虑心理等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仰龙;邹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确保对患者治疗护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24例临床科室发生不良事件登记记录调查分析。结果不良事件共24例,不良事件原因6类。结论临床护士对患者安全重要性、严重性认识不够深,其次,要保证对患者治疗护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与护士素质及其法律意识、不遵守规章规程、技术水平及工作责任心等关系非常密切。

    作者:雷雪梅;屯妮萨罕·麦提努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浅谈实施无痛内镜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无痛内镜是一种能顺利完成诊治同时又让患者免受内镜检查痛苦的方法。自2011年1月以来全面就引进了主要应用异丙酚麻醉实施无痛内镜诊治技术,深得临床医师和病患好评。现在将我院开展过的1000例无痛内镜诊治护理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竹;宫春晓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教育程度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对比及处理

    目的:探析教育程度的不同对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影响并据此探索强化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措施。方法选择从我市随机抽取的82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根据教育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研究。结果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肿瘤科护士更加明确相关职业危害因素,在肿瘤药物可以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以及消化道摄入等方式对自身造成影响以及肿瘤药物会导致血小板、白细胞下降、对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致畸和致癌等方面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肿瘤科护士在避免职业暴露各项防护措施执行率的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科职业暴露问题的认知是影响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程度的不同又会对肿瘤科职业暴露问题的认知情况造成影响。基于此,在不断完善各类防护措施的同时,医院还需要根据肿瘤科护士的教育程度加强职业防护的教育与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终避免职业暴露情况的出现,确保肿瘤科护士的安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35~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调查与社区早期干预的作用

    目的:实施社区早期个性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本地区农村妇女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逐项登记。结果411例妇女知晓乳腺癌防治知识,占总筛查人数的28.89%。1009例不知晓,占总筛查人数的71.05%;18.31%(260/1420)的妇女每年进行常规妇科检查,67.96%(965/1420)的妇女有检查但不规律,13.73%(195/1420)的妇女属第1次检查。结论农村妇女的乳腺癌预防意识有所提高,提高农村妇女依从性和遵医行为,降低妇科病和乳腺癌患病率。

    作者:植妙演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清人附睾蛋白4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的变化,及联合检测血清中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我院10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7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14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分析联合HE4和CA125检测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HE4和CA125水平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中平行升高,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HE4和CA125检测较单项检测提高了对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临床符合率。结论 HE4可作为卵巢肿瘤新的标志物,与CA125联合检测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作者:张颖;赵倩;苏克;李留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骨结核患者异烟肼灌注冲洗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骨结核患者异烟肼灌注冲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异烟肼灌注冲洗的骨结核患者10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异烟肼灌注冲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4、8 d的冲洗液中结核菌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2.31%,对照组总满意度76.92%,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烟肼冲击治疗中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患者疗效,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糖尿病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的检测意义

    目的:检测糖尿病(DM)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10只雄性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40 mg/kg体质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尿排泄增加(P<0.01)。结论尿水通道蛋白(AQP-2)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诊断指标中占有很大的参数。

    作者:胡曼丽;陈延春;杜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

    癫痫为临床常见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相较于成人癫痫患者,儿童癫痫病因与临床治疗手段、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异。癫痫发作与抗癫痫药物的大量应用,对患儿学习、生活与成长发育均造成严重困扰。传统抗癫痫药物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且难以完全治愈,患儿难以耐受。近年来,随着医疗不断发展,抗癫痫治疗也得到极大的进展,特别是对儿童难治性癫痫,其治疗手段已经获得极大突破。目前,针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作分析,现综述如下。

    作者:汪琼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0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对窒息的新生儿给予助产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为分娩因素、胎盘因素、胎儿因素、孕母因素、脐带因素,经过优质的助产护理,降低了窒息婴儿的病死率,复苏成功率高。结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复杂多样,给予助产护理可明显提高窒息婴儿的复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维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健康体检中心收治的体检人员450例,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25例,对照组仅开展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服务,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体检效果,并开展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样本护理满意调查中服务态度、礼仪规范、工作效率与疑难问题解答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样本的体检时间、体检效率与体检结果信任程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受检者的临床满意程度,可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在提高儿科门诊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在儿科门诊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儿科门诊实施“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将实施前后的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儿科门诊实施“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后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较前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可提高儿科门诊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薛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对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的周围型肺癌患者50例,分别进行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检查准确诊断率、分型、误诊率、病变部位、病灶大小诊断、转移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越于X线胸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没有发生因检查操作造成严重不适症状发生。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采用螺旋CT检查诊断情况显著优越于X线胸片检查,同时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无明显不适症状,降低临床误诊和漏诊比例。

    作者:张俊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