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

杨维刚

关键词:甲泼尼龙, 冲击递减疗法, 重症过敏性紫癜,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肾脏损害恢复时间和消化道出血、皮疹消退、关节肿痛、腹痛缓解缓解时间以及皮肤紫癜复发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脏损害恢复时间和消化道出血、皮疹消退、关节肿痛、腹痛缓解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并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未婚女性中期引产60例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研究未婚女性怀孕中期引产60例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处于妊娠中期的患者引产未婚女性60例,把她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上的护理,可改善妊娠中期未婚女性患者引产后的心理状况,使产后出血量减少,还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所需时间。

    作者:张艳梅;邓玉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与血液物化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林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物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分为治疗组52例,用克林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63.33%)(P <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下降。结论克林澳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

    作者:王丹;吴丹;荣根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体会

    目的:总结胆道外科手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能原因,及再次手术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69例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副损伤1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6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7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原因有术后残留结石、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脱落、再发结石等;其治疗主要为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及胆肠吻合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正确寻找胆总管、避免误伤是治疗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作者:赵万胜;桂武斌;蔡瑞福;彭玉林;桂晶晶;何宗国;曹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治疗亚健康疲劳综合征

    目的:中医中药治疗亚健康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亚健康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及生活指导,对照组60例给予谷维素片、复合维生素 B、21金维他常规对症治疗及生活指导,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到达100%的总有效率,其中痊愈的有21例(35%)痊愈,有22例(36.7%)显效,17例(28.3%)有效,0例无效;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中药治疗亚健康疲劳综合征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乐芹;马传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管栓塞术在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在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资料共有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s 法经过皮股动脉做穿刺插管,在透视情况下将 Simons 导管超选择性送入病变部位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对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4例颌面部进行性增大患者经过栓塞后有2例患者肿物消失,其余2例栓塞后病灶缩小,后经过手术切除治愈。外伤性鼻腔出血患者3例均行血管内栓塞止血,后痊愈出院。其余11例患者先行血管内栓塞,后进行病灶切除手术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术在治疗颌面及耳鼻喉疾病中疗效好,安全性高,可重复治疗,在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俊秀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颈复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独家生产几十年的中药大复方制剂-颈复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 HPLC法测定颈复康颗粒中芍药的含量,采用 C18(5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14∶86);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柱温:25℃。结果所建立的芍药苷含量方法,线性范围为0~0.4896mg/mL,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1.27%(n =9)。低检测限为4.938 n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按现行工艺制备的阴性样品无干扰,专属性强;通过方法的优化,通过不同年份、不同批号的多批数据检测,认为可作为颈复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张灿;段树卿;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五加芪菊颗粒中刺五加、菊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加芪菊颗粒中刺五加(以紫丁香苷计)和菊花(以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计)含量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 Diamon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为流动相 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8 nm。结果紫丁香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40.0μg/mL(r=0.9984)、0.05~10.0μg/mL(r=0.999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76%(n=6)、94.26%(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在同一试验过程中,同时测定五加芪菊颗粒中刺五加、菊花含量。

    作者:敖立实;孙宇光;赵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对广金钱草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分析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广金钱草中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便更好地对广金钱草开发和利用。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三氯化铝为络合剂,HAc-NaAc(pH=5.5)为缓冲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广金钱草的因环境条件等差异总黄酮量亦不同,野生连钱草的含量无论部位和平均含量都较种植要高,比较测量二者茎、叶、全草的含量分别为种植:10.81、15.85、13.29 mg/g,而野生:15.49、22.89、18.69 mg/g。结论广金钱草总黄酮含量分布表明叶>全草>茎。该方法操作性强,有助于对其药材质量控制,更好地对广金钱草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陈小英;张瑞辉;黎婉红;叶志琼;李泳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参考组患者只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 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相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 血糖下降程度均大于参考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秦绪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较缩宫素的优越性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较缩宫素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注射垂体后叶素组(A 组)和注射缩宫素组(B 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用药后收缩压变化。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B 组;术中出血量 A 组小于 B 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垂体后叶素注射后15 min A 组收缩压上升相对明显,与 B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0 min后二者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止血效果肯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

    作者:李艳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

    目的:分析目前手术室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对手术室制度加以完善,相关流程加以优化,医护职责加以明确,比较流程改进前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提高第1台手术开台准时率,缩短连台手术的接台时间,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超时,增加手术室每日手术量。病患等待手术的时间大大减少,每台手术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患者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P <0.01)。结论工作流程的改进具有降低手术资源使用成本并提高手术时效的双重作用,值得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谭庆敏;欧洁梅;寻凌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电图改变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有明显减少(P <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麝香保心丸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硝酸甘油使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金梅;薛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基底细胞癌4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治疗概况,探讨本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与分析我科近4年来4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发病部位、肿瘤大小、自觉症状、诊断情况、治疗情况和病理资料。结果40例患者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皮疹的演变过程及类型与文献的描述都非常吻合,皮损周围0.8 cm 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切实可行。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首诊正确率,做好健康指导,尽量手术切除,丰富了本病的临床研究资料。

    作者:李伟权;高晓芬;陈宏辉;周秀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 Lorenz 散点图图形特征。方法83例频发房性早搏患者,其中15例为频发单源房性早搏患者,68例频发多源房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中部分呈二、三联律12例,部分房性早搏未下传10例,频发房性早搏合并多源室性早搏患者28例。所有均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各组患者 Lorenz 散点图图形特征。结果频发房性早搏患者散点图可呈4~8分布图形,比较复杂。结论本资料分析总结得出多种频发房性早搏散点图特征,为临床分析诊断频发房性早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万建平;杨泽福;蒋子裕;杨伟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探析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研究在住院期间加强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组前和出院时分别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的 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较对照组而言,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研究组患者 ADL 评分从入组前的(18.89±5.76)分变为(12.78±5.11)分,对照组患者有干预前的(18.74±5.71)分变为(17.12±4.83)分,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住院期间积极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萍香;陈宇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麻醉前访视沟通在临床麻醉中的重要性

    麻醉前访视沟通并签署同意书是临床麻醉工作的前提条件。因为麻醉医师不参与病房里患者的管理工作,不能掌握手术患者病情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必要的麻醉前访视,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评估,完成麻醉前患者及家属沟通并签署麻醉同意书成为保证麻醉安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毛桂英;祝国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长托宁、咪达唑仑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托宁、咪达唑仑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均采用全身麻醉的直肠癌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长托宁组(A 组)40例和咪达唑仑组(B 组)40例,于术前1 d、术后2~7 d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 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评估其认知功能,术后低于术前2分为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POCD 的发生例数对比,于术后2~7 d 内,长托宁组(A 组)和咪达唑仑(B 组)分别为5例和17例,B 组 POCD 的发生率为42.5%明显高于 A 组的12.5%(χ2=22.3214,P=0.0000)。结论长托宁用于辅助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 POCD 发生率,较咪达唑仑更具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而咪达唑仑可能会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的 POCD 发生率,应用于临床时应多加注意。

    作者:胡英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糖尿病是目前国内人群中发病概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因异质性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就必须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认识和了解不全面,对糖尿病治疗存在恐惧,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直接降低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的医学论述: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结石成因、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病状表现、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以及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

    作者:王世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灌肠在外科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腹胀是外科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因手术对腹腔脏器组织的牵涉及原发病所致的腹腔炎症,导致肠麻痹引起,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症,本病早在《素问》中即有记载: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六腑以通为用”治疗应以疏通气机为主,兼用扶正祛邪、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行气活血通腑等中草药治疗,胃气则随之通畅。目前西医对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一般采用禁食,胃肠减压,下床活动等方法,效果不显著。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利用灌肠使药物通过肠道吸收治疗疾病的先例。另有研究表明,中药灌肠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蠕动的恢复,缓解腹胀症状[1]。

    作者:郝良为;郑京玉;李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