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床上恢复性锻炼对老年胆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影响

陈秋菊;唐梅;易昌华;张冰;吴彩霞

关键词:早期恢复锻炼, 胆道手术, 胃肠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床上恢复性锻炼对老年胆道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2月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6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早期锻炼组与非早期锻炼组,各63例。其中早期锻炼组进行早期床上恢复性锻炼,包括床上,床边,床下,肢体,日常生活运动,腹部按摩运动等;另外一组不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开始进食、胃肠道通气、肠鸣音恢复、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胃肠功能指标。结果早期锻炼组的胃肠道症状显著少于非早期锻炼组,开始进食时间早于非早期锻炼组,胃肠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住院时间、排便时间等均少于非早期锻炼组,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床上恢复性锻炼可以加快老年胆道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度和2012年度在普外科护理见习的70名护生为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名,研究组采用合作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探讨两组在普外科护理见习中的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合作教学法的研究组得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合作学习法对于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总管探查术后 T型引流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引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探查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89%,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68%(P<0.05),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反思性教育方案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作用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育方案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反思性教育模式。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评价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健康教育后6个月,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方式及自我效能均有所提高(均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反思性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其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从而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云霞;刘月荣;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也较对照组出现了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同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月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信念指导对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指导对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的干预效果,以便提高妇女积极参与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健康保护意识。方法选取汕头市某小区100名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干预组妇女在调查问卷后采取为期1年的以乳腺癌知识和健康信念为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妇女采取一次常规性乳腺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对两组妇女在自我乳腺健康保护意识、乳腺癌相关知识水平、主动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及参与医院有关体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妇女在提高健康信念、感知到的易感性、感知的益处增加、早期筛查的好处和检查方法等知晓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且感知障碍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妇女受高等教育者、经济收入偏高、有固定职业等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其积极主动进行乳腺自我检查、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乳腺钼靶)检查等方面的参与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妇女主动每月进行1次乳腺自我检查、1年进行一次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等检查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30%)( P<0.05)。干预组妇女在乳腺异常检出率、良性病变检出率、乳腺癌检出率等方面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了解影响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行为的相关因素及采取健康信念指导干预措施,可明显增强妇女的乳腺健康保健意识,促进乳腺检查行为及提高体检参与率,对妇女乳腺癌早期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惠玉;许淑月;林琼珠;洪玟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点护理指导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和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采用重点护理指导预防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的办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减少术后膀胱痉挛,提高患者舒适度进行重点护理指导,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膀胱痉挛情况、疼痛评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膀胱痉挛程度小于对照组,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痉挛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点护理指导有利于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程度,降低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

    作者:张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CAP患者74例,临床采用CNP模式。以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常规护理的CAP患者74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VS.86.49%,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9±4.22)d VS.(10.23±3.31)d, P<0.05;(2678.54±14.32)元VS.(3012.36±113.51)元,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9%VS.83.78%,P<0.05)。结论 CAP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介入CNP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住院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提高住院经济价值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7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38例所用护理对策为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所用护理对策为积极全面的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状况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耐心的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可控制患者病情,防控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贤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技术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实施技术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采用专业理论及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的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学员对ICU监护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通过技能培训后的护士可以增强急救意识,增强临床对疾病的判断能力,既能使患者得到全面、细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又能提高护士技术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

    作者:梁引弟;马活莉;梁庆标;张保红;赵妹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围术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重要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围术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重要性。方法选择同期内需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强化围术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术前1 d和术后第3天的焦虑量表( HAMA)与抑郁量表( 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及出院前1 d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HAMA评分和HAMD评分、PSQI指数及临床护理满意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骨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刘巧兰;何冰;陈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9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19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根据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分3期护理: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19例酒精中毒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期间无坠床或摔伤,无1例出现并发症。实施3期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淑芳;赵彩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社区护士在工作中能够因地制宜地设计康复护理计划,改善此类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三家三甲医院在骨科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由研究人员指导填写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SF-36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填好后即刻回收进行评价。结果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的生活质量及各领域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同质健康人群(均P<0.01)。结论社区护士应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社区医院便利条件,采用多学科综合疗法努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金慧实;龚明月;王桂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接收的64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中,治愈31例(96.88%),死亡1例(3.12%),治疗期间没有中途强烈要求出院的患者,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25例(78.13),死亡3例(9.37%),治疗期间有4例(12.50%)患者不听劝阻签字出院,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急性中毒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奚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洁净手术室数字化设备表面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洁净手术室数字化设备的细菌污染状况,拟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方法2014年3月选取我院10间手术间共20个单位的数字化设备(包括电脑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条码扫描及打印机)表面进行细菌分布情况及种类监测,4月采取新的防控措施后再次对该设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3月份共检出44份阳性标本,4月共检出8份阳性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月检测出病原微生物菌19株,4月未检测到各类病原微生物,实施新防控措施前后差异显著。结论洁净手术室内不同区域数字化设备存在不同差异的细菌污染,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污染状况。

    作者:林志敏;章明阳;马颖;杨维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重症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而对照组64例患者则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达标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以及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提高血糖达标率,而并减少胰岛素使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秀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 ICU 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5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模式。结果在试验进行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恐惧、孤独和不安全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焦虑、恐惧、孤独和不安全感的因子显著性低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模式在改善ICU患者负面心理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金成梅;罗沛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程式健康教育处方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全程式健康教育处方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式健康教育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胃癌手术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引入全程式健康教育处方,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立芬;巩林霞;丛文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发生率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5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LEDVT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护理效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死亡。其中,13例发生LEDVT,发生率仅为4.26%,经早期发现和处理后,痊愈出院。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可降低LE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超滤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与护理

    目的:探讨不同超滤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分别监测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透析前、透析1、2、3、4 h时的血压及心率,计算平均心率。对左心室与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 EF)、室内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进行测量,根据超滤量的不同,76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三组:A组、B组、C组,A组:超滤量<2 L/次,26例;B组:2 L/次<超滤量<4 L/次,31例;C组:超滤量>4 L/次,19例。结果 A组在透析过程中,血压波动不明显,B、C组患者在血液透析2h、3h、4h血压下降明显,与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平均心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B、C组较A组心室壁增厚,射血分数较低,心腔扩大(P<0.05)。结论超滤量越大,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也就越大,容易导致低血压与心功能不全,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恢复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正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分析并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蛋白含量和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含量略增高,而对照组含量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体重下降少,对照组体重下降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26.83%,并发症发生率31.71%,而对照组感染率高达56.10%,并发症发生率70.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结论由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保证患者营养需求,有效缓解胰腺长期高代谢压力,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安全可靠无伤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孟云;张霞;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