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杨国时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参芪地黄汤, 气阴两虚证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根管糊剂一次性根充治疗慢性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两种常用根管糊剂用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15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58颗患牙,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选用Cortisomol糊剂及Vitapex糊剂加标准牙胶尖冷侧方加压法行一次性根管充填,观察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年,A、B两组的总成功率分别为98.7%和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对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远期疗效均良好,无明显差异。

    作者:傅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ELISA-TP和TPPA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TP)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行梅毒螺旋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将270例疑似梅毒感染血液样本列入疑似组,将300例健康体检血液样本列入阴性组,所有血清样本均分别采用ELISA-TP和TPPA两种方法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TPPA法检测灵敏度为93.33%,明显高于ELISA-TP法88.15%的检测灵敏度,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特异性(99.00%,99.3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LISA-TP和TPP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各具特点,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甚至可以联合检测,提高检出率。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性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共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患者明显要多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有统计学上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要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以及便血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厚荣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兔CD40-CD40L系统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sVCAM-1、sICAM-1、sCD40L水平及斑块/内膜面积比以及斑块部位炎症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与CD40-CD40L系统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其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颗粒饲料喂饲;B组:(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饲;C组(高脂模型吡格列酮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给予吡格列酮1mg/(kg?d)灌胃;D组(高脂模型吡格列酮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给予吡格列酮2mg/(kg?d)灌胃,共16周。在饲养开始前及结束后检测如下指标:①血脂;实验结束后观察:②血清hsCRP;③sVCAM-1、sICAM-1、sCD40L;④斑块/内膜面积比;⑤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斑块部位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CD40的表达。结果饲养开始前B、C、D组与A组比较,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16周后,B、C、D组血脂水平与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C、D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C、D组sVCAM-1、sICAM-1、sCD40L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血管内皮保护功能,而这些功能可能与其阻CD40-CD40L系统有关。

    作者:李华伟;薛凌;高夏青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乳腺癌核素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浓度和剂量的锝99标记的硫胶体注射液注射于乳腺癌患者乳晕区真皮内,观察其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作用,为核素法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注射不同浓度和剂量的锝99标记的硫胶体注射液注射于乳腺癌患者乳晕区真皮内。用探测仪探测热点,术中结合探测仪完全切除前哨淋巴结。然后再继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把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试验中热点出现的时间,短的为2.0mci,0.2mL组。三组SLN检出在1~3枚之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率为98.1%,假阴性率为5.3%。结论核素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浓度和剂量对SLN的检出枚数及检出率和假阴率没有影响但对热点出现的时间有影响,但主要是剂量方面的影响,浓度因素不起作用。

    作者:潘薇;张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儿童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的12例儿童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为首次分流术后并发感染的10例,另分流管修改术后出现感染2例。结果12例儿童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患者中死亡3例,该3例患儿皆死于与分流感染有关的并发症,另9例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均康复出院,通过随访均健康生存。结论分流术后的感染的防治应当得到重视,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潜在因素之一,术前应专门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如术后确诊感染,则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证足量静脉输入有效的抗生素,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刘振波;翟卫超;刘方硕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伴有少尿、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肾小球疾病。其预后差,如治疗不当,经数周或数月即进入尿毒症期,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心脏外科术后心房颤动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在拟行心脏外科手术(cardiac surgery)的患者中,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术前应用对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ifbrillation, POAF)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在心脏外科手术前应用NAC预防术后房颤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并做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研究,包括578例患者。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与对照组(安慰剂或常规对照)相比,常规治疗的基础上NAC术前应用显著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OR=0.58,95%CI为(0.39,0.86)],P=0.007;但并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WMD=-0.09,95%CI为(-0.44,0.26)],P=0.62,单位:天。结论 NAC明显降低心脏外科术后房颤发生率。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数少,且存在一定偏倚风险,因此该结果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作者:蔡云;常春亮;陈林;肖志峰;李芳芳;许天宝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自我保护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紧急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ICU护士面临更大的职业危害因素。因此,护士的医疗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疾病的蔓延,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保护护理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杜华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接诊1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90例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明显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降低经济负担,使患者得到了佳护理,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肠造口护理技术在直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造口护理技术应用于直、结肠癌患者治疗的护理要点,论证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方法通过对67例直、结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的评估和出院后回访,评估造口护理技术应用于直结肠癌患者治疗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结果本组67例,死亡2例。出现造口并发症的有:造口周围皮肤炎5例,造口狭窄2例,造口黏膜脱出1例,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94%。结论造口护理技术在直、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既可方便患者自我护理又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预防和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全面提高造口者的整体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乐艳芝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某市2010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许昌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资料,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全市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单位覆盖率100%,持证率93.22%,补证率99.68%,疫苗补种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脊灰疫苗99.23%,麻疹疫苗99.2%,乙肝疫苗99.09%,流脑疫苗98.56%,白破疫苗98.49%,乙脑疫苗98.47%,百白破疫苗98.24%,甲肝疫苗97.88%。结论许昌市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效果良好,但仍需继续完善接种证查验及漏种疫苗补种工作。

    作者:王宪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关于基层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探讨

    目的探讨并分析在培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如何高效地对基层医院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另她们尽快融入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方法从医院护理管理层和新聘护士双方面考虑,提出科学的岗前培训方法、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使新护士的各项技能得到提高。结果经过较严格的培训,新护士的护理基础理论、临床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均有提高。结论通过科学规范的岗前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医院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也能使护士较快的适应基层医院工作环境,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姚钻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新护士心理性职业损伤的浅析与干预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经济发达,物质文明正在急速、高度发展,金钱成为很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标,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冲击,作为创新意识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活泼胆大、个性张扬鲜明、却同时脆弱、自我、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受不得委屈的80后、90后的新护士首当其冲。现代医疗环境的严峻、工作性质的严谨繁重、工作待遇的不合理、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且对护理的要求日益的提高、新护士本身存在的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让80后、90后新护士对职业热情心理受挫,对职业产生失落感和厌倦感。工作不认真、不积极,不重视职业发展,甚至频繁跳槽或离开护理队伍。因此,如何提高新上岗护士的抗心理受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新上岗护士的心理性职业损伤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古富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对某院药房调剂工作风险及防范的思考

    我院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新话题,但是基层医疗机构药房普遍存在的毛病。在医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的薄弱环节,一些实在问题得不到改善,这与当代医药学发展不相匹配。基层药房直接服务于广大的农村和社区患者,调剂工作看似简单却与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息息相关。如何降低调剂风险,关键是提高药学人员的素质修养,专业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作者:严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健康宣教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通过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分析,探讨实施健康宣教,护理措施对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分析(P>0.05)。对照组术前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拔除尿管后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疗法防治尿潴留。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恰当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邢孟琴;陈艳红;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复杂性肛瘘手术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70例肛瘘手术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例,在试验组中,采用PCEA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使用的麻醉方式和在手术以后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的麻醉效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起效快,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麻醉效能也比后者要高;试验组患者的轻度疼痛患者要明显比对照组多;试验组患者的镇痛率为94.11%,对照组为77.6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PCEA进行麻醉,镇痛效果好,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镇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额部皮下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额部皮下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临床护理与措施。方法对5例全鼻缺损行额部皮下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经过临床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5例全鼻缺损患者,治愈率达到100%,外观效果满意。结论额部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术,这项手术难度大,要求高。要取得手术成功除手术本身的因素外,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高国燕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瘢痕子宫的分娩方式研究

    本文研究了瘢痕子宫涵义及发病机制,分析了瘢痕子宫对产妇妊娠和分娩的影响,通过对各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来探讨了适合瘢痕子宫生产佳的分娩方式。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展

    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在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妇科疾病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随技术逐步成熟,具有更广阔应用前景,但其特有的并发症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将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丹丹;余友霞;周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