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恒洁;黄冬梅;陈万莉;曾凤微;谭耀英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104例晚期癌症临终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疗效、心理状态、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作者:邱惠玉;丁少冰;傅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SCS)对1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测评,并与10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病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均P<0.01),慢性病患者TSCS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P<0.01),TSCS值与SDS、SAS值均呈负相关性(均P<0.01)。结论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水平较差,焦虑抑郁情绪能够降低自我评价,临床治疗中应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成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使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某医院选择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7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住院期间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患儿的住院时间及疾病复发率。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5±1.05)天,(15±1.0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8%,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并可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的模式下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的相关因素与治疗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22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糖尿病肾病药物常规治疗和护理,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教育告知其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性、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饮食依从性的必要性及治疗过程中的难度等,经常对患者进行各种鼓励,树立健康信念模式,出院后以家访、电话、网络等形式对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教育延伸服务,出院8个月后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出院8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由于对病情,对健康意识的强化与了解,其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观察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饮食治疗依从性呈明显的正相关( P<0.05)。结论恰当的组织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信念教育,不但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而且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作者:何诚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高压电位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天津唐邦TB-6800 A型高压电位治疗仪治疗为主,辅以心理疏导,授以合理情绪疗法知识,患者同时继续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等综合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和阴性对照研究,以HAMD量表作为评定量化指标。结果对2010年4~9月88例抑郁症患者采取高压电位配合药物的综合性治疗,97%患者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自诉躯体症状改善,抑郁情绪明显好转;2%患者未见明显疗效。 HAMD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患者总分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电位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作者:朱蔼;时德菊;孙秀媛;庄二阳;周勤;王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多种教育方式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另取75例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HBV的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宋美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总结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62例肺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抗感染、扩血管、氧疗、强心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平喘祛痰治疗,部分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加用微量泵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低分子肝素钠10000 U,Bid,7 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BPC、全血高切黏度、FEV1、Fbg间差异显著( P<0.05),治疗期间均未有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结论在对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微泵治疗,可改善心肺功能;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命质量。
作者:莫裕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护理药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34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6名)进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救治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对照组(18名)采用传统授课方法。比较两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考核总体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药理学中开展高仿真模拟教学是可行的,通过采用“3P”高仿真模拟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陈沁;王桂平;钟丽强;阳小雅;周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住院谵妄患者的影响,制定合理有效的个体化优质护理模式。方法对本院ICU住院的176例谵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及分型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采用CAM-ICU量表、APACHEⅡ评分表及谵妄筛选检查表( ICDSC)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谵妄状态较前明显改善,( ICDSC)、CAM-ICU评分表、APACHEⅡ评分表各种平均分值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强化护理干预配合分型护理、个体化优质护理等措施,能有效改善谵妄患者多种症状,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缩短谵妄持续时程,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映红;杨本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髋膝关节置换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并使其具有可比性。对照组( n=3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n=34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疾病及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统计观察组患者问卷调查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疼痛持续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得知,在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以前,患者对疾病以及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少,而经过护理则明显提高,患者自认为具备自理能力在护理前仅为14.71%,经过护理后高达94.12%,不良情绪也得到明显改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疼痛时间和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髋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指导可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姚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持续静脉输液时因为输注时间较长,患者的肢体较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致使患者自感不适,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多数患者会活动肢体,这就很容易导致液体的渗漏。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液体渗漏,来不及到治疗室端盘,拔针后直接将污染的一次性头皮针头连同输液器一并悬挂于输液架上,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再次穿刺时发生针刺伤,经过改良,我们利用废弃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来防止此类针刺伤,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芳;张娟;傅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对于改善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病区环境,护理服务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病区环境进行评估,找出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好实施前的必备工作,运用五常法,改进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护理工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优化护理管理,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法并进行管理。结果经过1年的实施,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病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病区环境整洁、有序、舒适、安全、安静,清洁责任分工明确,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又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医院对护士工作效率和业务素质的考核成绩达优率,由“五常法”实施前63.46%、51.92%分别达到90.38%、86.53%以上,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服务和科室环境卫生的满意度,由“五常法”实施前77.20%、69.52%分别达到93.98%、95.43%,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五常法”的应用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忠玲;方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压力及其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住院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房普通护理;研究组则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观察时间4w。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研究组的心理压力总分、紧张感、失控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除偏执、精神病性外,研究组其余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消除不良心理问题,有助于患者心理康复。
作者:田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聘任制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本地区医院709位聘任制护士进行一般情况及SCL-90测评,经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学历、医院体制、职称、薪水待遇对护士的躯体化因素影响(P<0.05),医院体制、学历、职称晋升、薪金待遇(包括福利)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影响,公立医院上述情况对护士的影响较小;民营医院对护士的影响较大,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水平较差(P<0.05),心理影响因素较多。受心理因素影响使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从而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满意率。结论本研究就当前民营医院聘任制护理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
作者:杨丽霞;应文娟;黄海星;刘丽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实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12周(每周3次),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医嘱加常规模式,予自制问卷调查表评定知晓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健康理念形成率,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2BREF)分别在教育前和出院时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2周末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健康理念形成率高于对照组,12周末NOSIE、WHOQOL2 BREF 评分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行动研究法可减轻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作者:侯秀梅;韩凤珍;胡春风;魏秋菊;高晓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HFMEA在妇科术后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我科实施妇科手术并插尿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在我科实施妇科手术并插导尿管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在我科实施妇科手术并留置尿管的19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12月实施妇科手术并留置尿管的221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HFMEA方法,通过组建HFMEA团队,绘制妇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流程图,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并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实施过程中及时校正与调整。结果实施HFMEA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指数( RPN)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护士对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能力满意度及患者对防范尿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质量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HFMEA在妇科术后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优化护理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护士护理风险应对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敏;郭爱华;陈敏;于桂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冠心病( CHD)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8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8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群组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治疗的依从性,检测血脂水平的变化,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疾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的掌握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救知识掌握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及血脂水平的改善好于对照组;试验组SAS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群组管理能有效提高CHD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范文静;李明波;董翠霞;宋淑平;郭晓霞;杨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入住本院的18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n=9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9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生存质量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变情况、健康知识知晓度、生存质量、菌斑指数( PI )、龈沟出血指数( SBI )进行对比,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出现显著的变化,且护理干预后患者上述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SAS及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护理前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得分为(101±8)分,观察组得分为(129±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患者初诊时,PI及SBI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组PI及SBI值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之中,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状况转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提高,PI与SBI值也有明显地下降,效果尤佳,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董敏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改进清洁中段尿的留取方法,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方法将我院门诊内科治疗室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466例留取清洁中段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233)和改良组( n=233);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留取清洁中段尿;改良组在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改良前按照传统方法留取清洁中段尿,在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改良后应用自制长柄套及镂空式坐椅等辅助用具留取清洁中段尿;统计对照组及改良组清洁中段尿标本污染例数,比较2组的污染率。结果按照传统方法留取清洁中段尿,对比对照组和改良组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对照组和改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改良后,对比对照组和改良组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对照组和改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清洁中段尿的留取方法后,改良组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进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后,可以明显降低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
作者:姚瑶;王桂玲;李琴;尹苏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供应室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重视质量督导全过程,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健全、完善和改进各项工作。结果在质量持续改进实施后,供应室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以及发放质量的不合格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上午常规物品送达科室、下午常规物品送达科室、临时急需物品送达科室的时间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供应室服务态度、及时供给、收送工作、有效沟通的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燕;吴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