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赵娅君;孙欣;刘乃英;张敏;田晓霞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前瞻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肌无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均采用激素阶梯疗法,必要时加用溴吡斯的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随访1年时的临床疗效,并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出院1月、6月及1年时各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出院1年后干预组临床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门诊随访模式,观察组应用延续护理随访模式,在出院前及出院后6周,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产妇SAS与SDS在入院前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周后再次评定,观察组SAS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褥期妇女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燕;周梅娟;黄宇松;李丽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入院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止血对症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焦虑评分、生活质量、出血量、满意评分等。结果治疗组的心理、社会、担心焦虑、躯体不适、满意程度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住院期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

    作者:戴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运用五常法提高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护理管理质量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对于改善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病区环境,护理服务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病区环境进行评估,找出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好实施前的必备工作,运用五常法,改进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护理工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优化护理管理,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法并进行管理。结果经过1年的实施,泌尿甲乳外科和骨外科病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病区环境整洁、有序、舒适、安全、安静,清洁责任分工明确,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又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医院对护士工作效率和业务素质的考核成绩达优率,由“五常法”实施前63.46%、51.92%分别达到90.38%、86.53%以上,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服务和科室环境卫生的满意度,由“五常法”实施前77.20%、69.52%分别达到93.98%、95.43%,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五常法”的应用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忠玲;方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HFMEA在妇科术后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FMEA在妇科术后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我科实施妇科手术并插尿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在我科实施妇科手术并插导尿管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在我科实施妇科手术并留置尿管的19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12月实施妇科手术并留置尿管的221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HFMEA方法,通过组建HFMEA团队,绘制妇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流程图,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并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实施过程中及时校正与调整。结果实施HFMEA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指数( RPN)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护士对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能力满意度及患者对防范尿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质量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HFMEA在妇科术后患者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优化护理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护士护理风险应对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敏;郭爱华;陈敏;于桂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废弃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再利用

    持续静脉输液时因为输注时间较长,患者的肢体较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致使患者自感不适,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多数患者会活动肢体,这就很容易导致液体的渗漏。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液体渗漏,来不及到治疗室端盘,拔针后直接将污染的一次性头皮针头连同输液器一并悬挂于输液架上,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再次穿刺时发生针刺伤,经过改良,我们利用废弃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来防止此类针刺伤,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芳;张娟;傅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鲜土豆片对化疗性静脉炎预防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鲜土豆片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本院的需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预防,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预防,比较二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静脉输注化疗药外渗患者及早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可明显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临床可以常规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采用自控型镇痛泵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自控型镇痛泵剖宫产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4例,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观察组116例,给予自控型镇痛泵镇痛。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显效率为37.07%,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的比例;观察组无效率仅为4.31%,明显低于对照组20.24%的比例;观察组产妇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开奶时间分别为(18.93±5.21)h、(24.08±5.04)h和(26.45±4.27)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31.03%的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51.1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采取自控型镇痛泵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式,有利于产妇早期康复。

    作者:许巧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改进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改进清洁中段尿的留取方法,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方法将我院门诊内科治疗室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466例留取清洁中段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233)和改良组( n=233);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留取清洁中段尿;改良组在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改良前按照传统方法留取清洁中段尿,在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改良后应用自制长柄套及镂空式坐椅等辅助用具留取清洁中段尿;统计对照组及改良组清洁中段尿标本污染例数,比较2组的污染率。结果按照传统方法留取清洁中段尿,对比对照组和改良组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对照组和改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改良后,对比对照组和改良组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对照组和改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清洁中段尿的留取方法后,改良组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进清洁中段尿留取方法后,可以明显降低清洁中段尿的污染率。

    作者:姚瑶;王桂玲;李琴;尹苏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PDCA管理循环在术后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PDCA管理循环在术后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管理循环方法制定年度护理质控方案,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卫医发[2008]27号)要求,自行设计病区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消毒隔离质量评价标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科室2008年至2011年的年度评测结果进行四个方面评测。结果以2008年为年度评测基点,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年度PDCA管理循环护理质量评测分数分别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尤以各年度基础护理质量和安全质量提高显著。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制定临床护理操作流程及监督评估标准,可以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并可推动临床护理工作有序合理地发展。

    作者:赵艳晶;纪秀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方式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入住本院的18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n=9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9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生存质量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变情况、健康知识知晓度、生存质量、菌斑指数( PI )、龈沟出血指数( SBI )进行对比,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出现显著的变化,且护理干预后患者上述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SAS及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护理前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得分为(101±8)分,观察组得分为(129±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患者初诊时,PI及SBI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组PI及SBI值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之中,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状况转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提高,PI与SBI值也有明显地下降,效果尤佳,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董敏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效能感对有机磷中毒性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效能感对有机磷中毒性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家庭关怀度问卷( APGAR)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对64例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肌病患者进行评估。根据APGAR评分,将患者分为家庭关怀度差组和家庭关怀度好组,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根据GSES评分,将患者分为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家庭关怀度好组患者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家庭关怀度差组( t=4.18、12.26、8.7810.46,P<0.01),而低自我效能组患者的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明显低于高自我效能组(t=4.79、11.96、7.78、10.86,P<0.01)。结论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感对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庞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ICU护理因素致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ICU护理因素所致院内感染的情况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ICU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10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护理对策。另外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ICU住院患者10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使其具有可比性。对照组( n=41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n=635例)按照前面所总结的护理对策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在2011年3月以前,由于护理因素而发生医院内感染的ICU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主要比例,而<35岁所占比例明显较小;发生感染的基础疾病中以多发性创伤和脑血管病为主;而发生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8例(1.26%)观察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8.74%的比例;613例(96.54%)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感觉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84.47%的比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和护患关系的融洽,可以作为ICU常规护理方式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聂玉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6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健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恒洁;黄冬梅;陈万莉;曾凤微;谭耀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间歇性导尿术在骨科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在骨科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留置导尿;实验组患者在经诱导排尿无效情况下,采用间歇性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自行排尿时间( h)、发生尿道疼痛、重新留置尿管及实验室检查的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自行排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发生尿道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发生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术对骨科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的患者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能够缩短患者自行排尿时间,减少患者尿道疼痛的发生。

    作者:李晓莲;叶慧婕;张虹;肖育卿;侯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压力及其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住院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房普通护理;研究组则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观察时间4w。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研究组的心理压力总分、紧张感、失控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除偏执、精神病性外,研究组其余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消除不良心理问题,有助于患者心理康复。

    作者:田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鼻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鼻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程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高血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出院时按常规行出院指导,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回院复查,不加家庭护理干预;实验组除常规出院指导和定期回院复查外,以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出院后的遵医行为程度及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鼻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鼻出血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变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的控制血压,从而预防鼻出血的复发。

    作者:苏文婷;张子平;张幼恋;吕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肌无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均采用激素阶梯疗法,必要时加用溴吡斯的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随访1年时的临床疗效,并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出院1月、6月及1年时各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出院1年后干预组临床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赵娅君;孙欣;刘乃英;张敏;田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对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住院时间>2周的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集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集体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为一体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测量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勤;唐文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护理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是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对Cobbs角超过90°的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内固定矫形系统都无法取得满意疗效,且一次性矫正角度过大,有发生脊柱损伤导致截瘫的危险。我科应用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是通过头盆环持续、缓慢地撑开牵引,既避免了脊髓不可逆损伤,又取得了单纯内固定矫形所无法取得的疗效。

    作者:黄小敏;苏冰梅;罗爱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多种教育方式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另取75例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HBV的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宋美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