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郭晓丽;苗娜;贾丽敏

关键词:直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术后排便规律者39例(62.90%),排便时无不适者46例(74.19%)。结论实践证明,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对比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68%,92%,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96%,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留置双J管后相关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留置双J管后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 A组(坦洛新组):接受坦洛新(0.2mg 1次/d)治疗;B组(联合用药组):接受坦洛新(0.2mg 1次/d)和托特罗定(2mg 2次/d)治疗。106例患者随访4周,术前1d及术后4周拔双J管时填写IPSS评分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结果106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两组术后4周尿急症状评分分别为(3.3±0.9)分与(0.9±0.2)分;IPSS评分分别为(11.5±1.8)分与(8.9±1.3)分;OABSS评分分别为(8.3±1.8)分与(3.7±1.6)分;QOL评分分别为(39.7±13.2)分与(18.2±10.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能明显改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后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操志宏;方小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经过治疗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吸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3.02%对照组为43.3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选择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及降压思考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并发症特点及分析相关的防治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高血压病门诊的590例患者(其中老年人为384例,非老年人20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25.00%、20.30%、12.50%、13.54%,非老年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10.60%、5.82%、5.30%、3.30%。两组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加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天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浅析医院检验科开展优质服务的意义

    目的:作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每天承担包括住院患者、门急诊患者、各类体检人员标本的检测工作,涵盖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的检验科,必须要开展优质服务。方法实施多项服务举措,加强和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采取微笑服务便民服务措施,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等一系列做法。结果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出台,历经3年通过引导、示范、推广,经过短时间的强制入轨,获得了明显效果,继之让各界领导班子为之心动,拍案叫绝,迅速传变,从护理优质到医疗服务优质化,后勤服务优质化,达到医护患三方均感到满意。结论通过优质服务各项措施后,为临床医师提供信息与依据更可靠,为临床科室提高诊断率,降低住院日,具有积极意义,让患者感到更方便快捷,为医疗纠纷的防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静文;盖淑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冠心病高龄患者采用血运部分重建式介入疗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高龄患者采用血运部分重建式介入疗法的效果。方法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A组)26人及非完全血运重建组(B组)62人,分别按照相应的组别方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发生、CABG及死亡数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临床随访1年结果中,两组随访率、造影率、冠状动脉狭窄复发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血运重建率及病死率差异不明显(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高龄患者只针对诱发症状的大血管采用部分血运重建治疗,其临床收效与完全血运重建相同,且可极大降低操作难度及手术风险。

    作者:苏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动态原理在病区急救药械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为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提高急救病区药械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探讨动态原理如何促进急救病区药械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对急救病区的药械进行动态管理,在实验前后分别抽查100次,比较分析实施动态原理管理之后的急救药品、机械的抽查合格度和使用满意度。结果在适应动态原理管理之后发现病区急救药械的管理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结论在急救病区药械管理中采用动态原理管理可以大大改善管理现状,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李磊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在改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改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只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88.10%(37/42),对照组为35.71%(15/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徐永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脑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重残率以及中残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继学;孙有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52例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分析

    目的:讨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及认识。方法以郑州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52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时未出现皮肤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消化道症状主要为单纯腹痛35例(67.3%)、腹痛便血8例(15.4%)、腹痛呕吐5例(9.6%)、腹痛腹胀4例(7.7%)。内镜下主要表现34例为弥漫性糜烂或多发小溃疡伴出血(65.4%),11例出现为略突出黏膜的点片状出血和淤斑、红斑(21.2%),4例小结节状增生(7.7%),弥漫性出血3例(5.7%)。病变在十二指肠出现率高且严重(31例,59.6%),其次胃(10例,19.2%),升结肠(9例,17.3%),全结肠(2例,3.8%),食道未见(0例,0%)。44例(86.0%)患儿在内镜检查后1~4 d内出现皮肤紫癜,8例至出院未出现皮肤紫癜,其中4例失防。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程度存在胃肠道黏膜受累情况,十二指肠病变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受累表现尤为明显,在皮肤紫癜出现之前内镜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芳;丁淑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等级医院复审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知识技能,细化服务流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在等级医院复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慕爱萍;伊宁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即长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一般情况下如果可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再选择适用的治疗药物,不仅可有效延缓糖尿病的进展,而且可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1]。其主要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钙拮抗剂、AT1受体拮抗剂类、抗凝药与抗血栓形成药、抗氧化剂和生长抑素类,还可采用祖国中医学治疗。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基层新聘护士对胰岛素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新聘护士对胰岛素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新聘护士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57名新聘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7名新聘护士对胰岛素及其相关知识掌握稍好的是注射部位及方法38人(66.67%);其次是保存方法36人(63.16%)、治疗目的29人(50.88);掌握较差的是应用的适应证5人(8.77%)、不良反应12人(21.05)胰岛素的剂型13人(22.81%)、分类14人(24.56)。结论新聘护士对胰岛素及其相关知识掌握不够理想,影响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正确的胰岛素使用方法,护理部应对新聘护士进行系统的专科知识培训。

    作者:夏志桃;龚光梅;孙绘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120例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二组脑梗死患者均采用溶栓、抗凝以及脱水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每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一次注射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的20mL溶液,连续使用14d为1个疗程,观察二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7%)(χ2=0.257,P<0.05);②二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丹红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患者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付春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瑞通立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目的:总结瑞通立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瑞通立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加强用药护理,做好溶栓前、中、后的护理。结果12例患者:1例因急性泵衰竭死亡,1例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0例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溶栓前的护理评估及药品、物品准备,加强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角膜塑形镜控制少年儿童近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应用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116眼)青少年验配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其验配前后进行视力、屈光度、眼轴及眼压等临床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视力、屈光度及眼压等指标方面,患者经过数字化角膜塑形镜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对控制少年儿童轻、中度近视发展具有明显效果,是临床矫治青少年近视的可靠选择。

    作者:赵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儿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30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儿的资料。结果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为主,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mm3,特征型皮疹具有诊断意义,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伊曲康唑口服液疗效较好。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成为广州地区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皮疹,基本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儿,可通过血、骨髓培养及皮肤活检确诊,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安全、有效、可及性高。

    作者:钟活麟;陈谐捷;张坚生;李永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调更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普及治疗面,探寻更简便、廉价、有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法治疗组一(按时服用):口服单次服用的药液总量200mL,于每日16时1次服用,连续服用14d、28d、42d复查并评价。治疗组二(非按时服用):口服单次服用的药液总量200mL,分2次于早晚各服100mL,连续服用14d、28d、42d复查并评价。对照组:空白组(即不配合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14d、28d、42d复查并评价。结果治疗组一的有效率为96.15%,治疗组二的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85%。3组各自比较差异都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服用调更汤,对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燕华;陈雪梅;聂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6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穴位贴敷结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3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7.1%,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8.6%,总有效率81%。二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口服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

    作者:任伟;张建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跖疣疗效。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经我院治疗的69例难治性跖疣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疗效和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一次性治疗有效率为100%,但远期有复发,1年后有3例患者复发。从不良反应来看,1例患者出现2d后出现胸闷,排除过敏性因素。有4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结论从本组研究来看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跖疣的疗效好,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党治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