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张军群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如何有效整合利用各级各类医疗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成为改革的重点。笔者通过一次亲身的住院经历,深切体会到老百姓在大医院看病就医的诸多不易,也引发了层级医疗资源如何有效整合应用的思考。大医院在有能力的二级医院建立接续病房是多赢的举措。一方面以患者全方位健康为中心,让患者享受完整的治疗过程,减少中间就医环节,对降低老百姓看病就医费用有利,对缓解老百姓看病难有益。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分层医疗,大医院加快床位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有利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方面,大医院让出一部分慢病和康复期医疗市场,有利二级医院医疗资源充分运用。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导对抑郁焦虑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72例伴抑郁焦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导干预措施。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的SAS、SD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SDS和S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性下降;观察组治疗后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伴抑郁焦虑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导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段姬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DR下经高压注射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运用于外来工妇女群体中不孕症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因不孕症就诊的外来工妇女共计517例,均采用一次性双腔子宫造影导管及碘佛醇进行DR下经高压注射器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517例不孕患者中,子宫形态及发育正常者474例(91.68%),子宫异常者43例(8.32%);除有16例已切除一侧输卵管,其余501例患者输卵管接受统计,输卵管通畅109例(21.76%),输卵管梗阻348例(69.46%),输卵管通而不畅74例(14.77%),输卵管积水108例(21.56%),对比剂逆流31例(6.19%),盆腔粘连143例(27.66%)。结论 DR下经高压注射器子宫输卵管造影,采用了数字化X机及高压注射器恒速注射,操作中应注意操作手法并避免假阳性结果,是一种简便、安全、高效、费用低廉的了解子宫、输卵管病变的方法,可作为腹腔镜检查前的初筛项目,为指导后续临床治疗起重要作用,尤其对外来工女性不孕症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高飞;卢晓艳;杜绪仓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针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等传染病项目的检测,从而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状况,避免临床输血和手术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我院2011年1~12月5846例患者的输血前、手术前血清传染性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等项目。结果在所检测的5846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11.5%,抗HCV阳性率为1.06%,抗HIV1+2阳性率为0.034%,抗TP阳性率为0.34%。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检查,不仅对医患双方有益,而且对临床输血管理安全监控且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以及确保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骈桂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anshinoneIIA)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酮IIA治疗组(DS-201组)。以止血带法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DS-201组在恢复血流再灌注前30min静脉推注丹参酮IIA磺酸钠(简称DS-201)注射液(25mg/kg),而前两组推注等体积25%葡萄糖注射液。测定血液SOD、MDA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血MDA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明显增大,红细胞变形指数减小(P<0.05);与IR组比较,DS-201组血MDA降低(P<0.05),SOD显著升高(P<0.05),大鼠全血黏度(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降低,红细胞变性指数(P<0.05)升高。结论丹参酮IIA可改善再灌注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其作用可能与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赵利军;张丽萍;郑燕芳;孔小燕;李宏杰;吴静;刘丽华;门秀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外科术后患者常因治疗需要而留置多种管道,如:尿管、胃管、胆道引流管、各种静脉管路等,这些管路如护理不当易引起意外拔管也称非计划性拔管(UEX)。简单说。UEX是指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不当时导致的意外脱管[1]。UEX轻者影响患者疾病预后,重的可导致死亡。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每天都要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与患者接触为密切,临床风险事件也容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2]。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我院普外脑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术后留置2根及以上管道的897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损伤高危因素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术中LC术中出现的21例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21例LC术顺利病例-研究对照方法进行分析,探究胆道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术中短胆囊管、胆囊三角电灼、胆囊管切断顺序、胆道编辑、术中胆囊三角出血是LC手术胆道损伤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胆道损伤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为避免出血LC术后胆道损伤,应重视胆囊管长度、胆囊三角电灼、胆囊切断顺序、胆道变异、胆囊三角出血等高危因素,减少LC术后胆道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兴福;王伦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分析68例脑中风患者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脑中风便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排便时间为(20.12±3.8)h;对照组排便时间为(38.65±4.6)h;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对脑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重要的是可通过减少因腹压骤增、屏气及排便用力过度等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红细胞及细胞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38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38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人员的红细胞及细胞免疫指标,另将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及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均差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明显差于缓解期,P均<0.05,上述比较结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红细胞及细胞免疫较差的情况,且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表现更为突出。
作者:杨成双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两组都进行交锁髓内固体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按照胫腓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在实验组31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中,21例疗效达到“优”,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8例疗效达到“良”,不影响正常生活,优良率达93.5%;在对照组31例只采用交锁髓内治疗的患者中,15例疗效为“优”,10例疗效为“良”,优良率为80.6%。结论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中,结合中医治疗,能使骨折愈合情况更好,恢复程度更高,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钟久斌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肾脏,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或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是一层连续覆盖整个血管腔的扁平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功能,在保持全身血管张力、降低内皮通透性、维持机体促凝血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减少黏附分子表达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出现损伤,其合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乱,引起功能障碍,可累及人体多个脏器,研究发现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是DN始动因素和病理生理基础[2]。
作者:徐贵华;袁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维生素B1在促进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的11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遵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干预组)55例和观察组(常规干预加维生素B1组)5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肠鸣音恢复率及排气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的肠鸣音恢复率及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而>48h的肠鸣音恢复率及排气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维生素B1在促进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较佳,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曹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1月1日至8月1日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28例,对这28例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方式修复患者的牙列缺损,分析这2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临床手术,并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进而28例患者有18例患者对于手术非常满意,满意率占总人数的64.3%,有9例患者对于手术基本满意,满意率占总人数的32.1%,有1例患者对于手术不满意,不满意率占总人数的3.6%,临床治疗的总满意率为96.4%。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强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调查研究胃溃疡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意识清醒的胃溃疡患者,对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研究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结果胃溃疡患者对疾病发病原因、急救常识、治疗药物、治疗方法饮食治疗、并发症以及自我保健中不了解患者占60%以上,基本了解的患者均低于1/3,了解的患者基本都低于10%;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中需求程度高的是用药指导,需求程度为100%,其次是饮食指导、入院宣教和活动休息指导,患者对出院指导需求程度较低,仅占比79.49%。结论胃溃疡患者中大部分对疾病发病原因、急救常识、治疗药物、治疗方法饮食治疗、并发症以及自我保健不甚了解,对健康教育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作者:胡宏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为新医改“芜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客观阐述“芜湖模式”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成效。结果新医改“芜湖模式”对公立医院改变“以药养医”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结论但改革工作仍需要各方支持和努力,才能向前推进。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胎盘母体来源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向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方法采用酶消化获得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进行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鉴定其向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结果体外培养的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细胞形态均一;细胞表面标志鉴定:CD73、CD90和CD105呈阳性表达,而CD14、CD34、CD45和HLA-DR呈阴性表达;细胞诱导分化后,经油红O、茜素红染色证实其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建立了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证实其具有成脂、成骨分化潜能,有望成为细胞治疗及组织工程更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马晓娜;刘婷;金毅然;王立斌;魏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口服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抗生素;对照组(89例)使用基础抗生素治疗,比较二者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治疗组痊愈率为(80.9%)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率(38.2%)(P<0.05),治疗组复发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2.3%)(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开敏;张开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后应用不同剂量尿激酶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者40例,随机进入尿激酶10万组、25万组,使用微量泵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结果尿激酶25万组,20例置管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溶栓,平均1.45次成功,尿激酶10万组20例置管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溶栓,平均2.05次成功。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尿激酶泵入剂量为25万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者成功率高,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雪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中ET-1、IL-1β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多种银杏叶提取物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糖尿病肾病组、舒血宁注射液组、银杏达莫注射液组、金纳多注射液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方法,测定各组大鼠ET-1、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血清、尿液、肾脏组织中ET-1和血清IL-1β的含量升高(P<0.05);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三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均能显著降低ET-1、IL-1β含量(P<0.05),尤其是金纳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尿液、肾脏组织中ET-1和血清IL-1β(P<0.01)。糖尿病肾病组血清中ET-1、IL-1β均分别呈正相关(r=0.79、0.83,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ET-1、IL-1β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二者血清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金纳多注射液干预后,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ET-1、IL-1β细胞因子表达下调为明显,但各银杏叶提取物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马文祥;沈建飞;盛一梁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3年06月我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其中男52例,女58例,对照组104例,其中男58例,女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非营养性吸吮、滴服喂养、药物及刺激排便治疗。结果两组在有效率、腹胀消失时间、喂养耐受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能取得满意效果,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和贤;麦秋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