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
综述近5年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现状,以及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各个角度的护理干预方法。希望能够为研究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科研和临床应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立妍;李耀芬;庞晓丽(综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采取干预措施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MICU病房住院的患者120人,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表( Medical Coping Mode Questionnaire)进行调查,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结果重症监护患者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1),而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则低于常模(P<0.01);其应对方式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地域、住院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P<0.01)。结论重症监护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多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根据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莲芳;谢美婵;朱彩兰;沈春花;林荣金;梁文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来我科行血液透析的维汉患者124例,采用自我管理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对其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汉族比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在日常生活管理维度、认知意识管理维度的得分要高(P<0.05)。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在社会心理管理维度得分要高于汉族(P<0.05)。汉族总分高于维吾尔族( P<0.05)。汉族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医保类型、焦虑程度及病程;而影响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医保类型、家属支持度及病程。结论应加强对低学历、自费、病程较短以及存在焦虑状态汉族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低学历、自费、家庭支持度较差以及病程短的维吾尔族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的目的。
作者:刘晓虹;刘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预防下肢DVT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未发生DVT,常规护理组DVT 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循证护理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引入循证护理理念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朝银;张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脏瓣膜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护理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从病情观察、心理干预、对症护理、营养支持、生活起居护理等方面开展,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康复出院29例,占93.5%,1例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死亡。结论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病情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术期有效的处理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和西医护理相结合,应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洗耳球主要用于医院治疗耳部疾病,是一种橡胶类的耳科医用洗耳球,其尖端圆滑,不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为此,我院于2012年2月将洗耳球运用到产科产包内,用于清理新生呼吸道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卢毅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影响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个案访谈法,对27例粉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归纳总结影响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对治疗时间长缺乏信心;②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④经济困难导致不能坚持治疗。结论应加大SLIT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丁振华;杜晓东;许德冬;诸荣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肢体功能锻炼、采取下肢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泵等保护血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住院期间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下肢肿胀的发生率分别为9%和1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5%和10%,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和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施伟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鞣酸软膏预防多西他赛致皮肤坏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通过外周静脉置入静脉留置针行多西他赛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用药后外涂鞣酸软膏,3次/d,连续7 d;对照组50例,用药后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涂,方法同鞣酸软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预防多西他赛致皮肤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8%、24%( P>0.05)。结论鞣酸软膏预防多西他赛致皮肤坏死的疗效同多磺酸黏多糖乳膏,两者同样具备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但鞣酸软膏的价格优于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霞;王富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 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 Total gastrec-tomy,TG)后身体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TG术的老年胃癌患者76例,按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EEN组和PN组各38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10 d后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和24h尿素氮(24hUP)〕和免疫功能指标( 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活性)。结果 EEN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3.5±10.2)h、(78.7±15.4)h和(13.6±3.4)d, PN组分别为(66.7±11.5)h、(114.2±13.6)h和(21.5±3.5)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38),P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1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手术7 d后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给予EEN的营养支持方式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综述国内外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现状,并展望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的趋势,以期为合理配置及管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钱小芳;刘桂华(综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接收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发病初期即采用康复护理方法。1个月后和3个月后比较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D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能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崔秋红;张群;宋波;汪柏荷;张玥;赵耀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协同模式在癌症疼痛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癌性疼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协同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协同模式干预1周后以及出院时进行疼痛程度比较,并在入院时、出院时进行生活质量的比较,以及住院时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协同干预1周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时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出院时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 P<0.01),环境领域( 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增强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陈璐;温丽丽;张书颖;宋姗姗;康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癌症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运用希望护理理论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症化疗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科室不同随机分为肿瘤一科71例为观察组,肿瘤二科74例为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以希望护理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运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运用希望差异量表(HDS)对患者的希望水平进行评定,调查患者的住院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SAS、SDS 、HDS 评定在入院时无明显差异( P>0.05),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减轻,对生活希望水平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论将希望护理理论运用到癌症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对生活的希望水平增高,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作者:孙平平;张洪胜;于萍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糖盐溶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的安全性。方法将1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禁食方式,即术前1 d 10∶00 pm禁食12 h,术日6∶00 am禁饮4 h;观察组于术前1 d 10∶00 pm研究者指导患者口服自制糖盐溶液300 ml,12∶00 pm后禁饮禁食,术前4 h再饮糖盐溶液200 ml。采用直观标度尺评分( VAS)测量患者术前主观不适感;比较术前1d晨、术日晨、术后6h、12h、24h血糖、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对照组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糖、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存在差别( F=5.609、5.771、15.780、12.335, P<0.05),而观察组各时刻生理指标变化不显著( P>0.05);且血糖术后24h、心率术后6h、收缩压术后6h及舒张压术后6h时刻点与其他时刻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得的血糖、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晨VA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术日晨对照组患者主要不适感觉为紧张、饥饿、口渴、疲劳、疼痛, VAS总分与观察组相比均显著增加( P<0.05)。结论采用自制口服糖盐溶液于术前1 d 10∶00 pm及术前4 h饮用糖盐溶液,不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稳定及麻醉插管,不增加术中误吸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减轻患者术前饥饿、口渴感,缓解紧张、疲劳、疼痛感;维持术前血糖稳定。
作者:姚晓丽;原英姿;张桂梅;刘瑶;佟可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数字化教育模块在老年性痴呆( AD )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诊断为AD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均应用药物维持治疗和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数字化教育模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将两组患者MMSE对比分值及ADL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MMSE得分及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数字化教育模块对A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AD患者的认知能力,有效延缓其病情进展。
作者:唐忠秀;陈秀春;易彩霞;苏冬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结合超声刀治疗双侧腋臭的疗效及围术期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窥镜结合超声刀治疗12例双侧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和循证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者全部治愈,美容效果好,无皮瓣全层坏死和皮下血肿。1例女性患者一侧腋下皮肤表皮脱落,1例男性患者电凝钩灼伤皮肤,经治疗和循证护理后愈合。术后随访3~6月,无复发,1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均非常满意。结论内窥镜结合超声刀治疗双侧腋臭疗效好,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温丽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层次护士职业认知度,分析影响职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知量表对宁波地区28家各级医院1535名临床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以喜欢护理专业为择业动机占6.7%,认为护理专业有发展前景占11.9%,欲脱离临床一线岗位占50.2%,工作中感到有压力占88.7%。不同医院等级、工作部门、编制在护士职业压力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宁波地区护士职业认知水平偏低,大部分护士感到有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低,工作部门是影响护士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锡唯;徐军;杨益兰;王春英;张佩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可控行为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试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出院6个月、12个月两组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及二级预防行为、脑卒中危险因素达标率及脑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脑卒中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得分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1及P<0.05)。结论与神经内科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可控行为。
作者:晁素兰;郭玉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机性访谈组(动机组)和对照组各43例,动机组采用动机性访谈进行院内及院外随访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对其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动机组患者对肝硬化腹水知识的掌握、自身症状的评测及生活质量在3个月后明显高于刚入院时(P<0.05),也明显优于3个月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促进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媛;李振刚;夏回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