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用药方案治疗社区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

陈喜悦

关键词:用药方案, 消化性清疡, 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2种用药方案治疗社区消化性溃疡的成本与效果.方法 将74例来自社区的消化性清疡患者随机分为甲组(雷贝拉唑、充拉霉素、甲硝唑)、乙组(奥英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每组各37例,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分析其成本与效果.结果 甲、乙两组给药方案的药物成本分别为354.60元、336.8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4.60%和91.89%,HP根除率分别为83.78%和86.49%.但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乙组在治疗活劝期胃及十二指肠清疡方面更为经济.结论 乙组给药方案较佳.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脱垂2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脱垂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患者对生育和性生活的要求,探讨治疗方案.方法 对237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7例子宫脱垂患者31例不需治疗,119例门诊非手术治疗,20例住院非手术治疗,67例手术治疗.结论 当子宫脱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需要进行治疗,根据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患者的要求以及身体状况决定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作者:龙素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经皮肾手术患者体温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经皮肾患者术中体温维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使用四肢使用温热棉垫包裹,静脉输液加温到37~38℃,肾脏灌注液温度控制在34~35℃,并在手术台下使用温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术中各时间点患者体温变化和发生寒战的情况.结果 术中60min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现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到发生寒战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输入患者体内液体进行加温和使用温毯等措施,能有效维持术中患者体温,避免低温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赵欣;田小园;何思捷;李沈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检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或MRI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插管,照影证实后,用平阳霉素+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经治疗后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芩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支气管哮喘诊疗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亦是免疫功能异常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从全球支气管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卫生总费用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它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支气管哮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笔者从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支气管哮喘临床防治水平.

    作者:杨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02例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方法与疗效.方法 102例重度烧伤患者用水疗、创面丰暴露、外用百多邦软膏、个别病例配合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植皮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分析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恢复和愈合状况.结果 经上述综合治疗处理后,70%的患者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愈合,有4例患者出现顽固不愈合.经过多次缩合治疗后愈合,3例患者创面较大,采用植皮手术后愈合.结论 采用水疗、缚药以及植皮等技术综合治疗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平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怀照护行为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关怀照护行为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健康管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体检者226例,其中126例作为研究组,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提供常规体检服务,研究组在常规体检服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查体关怀照护行为,实施关怀照护服务.采用自编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体检人员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除医疗技术满意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外(χ2=1.45,P>0.05),其余各条目满意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体检工作中融入关怀照护行为可提高体检者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对杜绝或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健康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提升医院良好形象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检测结果与其诱发因素的关系.方法 筛选86例典型的COPD患者,让其填写调查问卷,于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问卷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煤球烹饪、吸烟、每日吸烟支数、受教育程度、近呼吸系统感染这5项与COP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PEF%,检测完毕后进行比较.FEV1、FEV1占预计值%、PEF%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诱发COPD发作的因素较多,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唐先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2月到2010年5月连云港海滨疗养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给予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护理.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Brunnstrom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下肢肌力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胡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在口腔领面部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136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68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心理素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治疗中加强全面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谈结核病防制的健康教育

    结核病是一种世界性广泛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之一.结核病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至关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龙云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有效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可素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有效性.方法 对48名病患的69颗患牙用可塑性纤维桩进行核冠修复,并进行1年的术后临床观察.结果 临床观察期内,69个修复单位中有3个发生炎性反应,剩余66个均表现正常.修复成功率95%以上.结论 利用可塑性纤维桩进行口腔残根修复,效果较好,有效性高,可以推广到广大的临床应用中.

    作者:晏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紧张、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5例)以及对照组(n=35例),实验组术前给予心理干预而对照组术前未给予心理干预,在术后第7天采用国际通用的Zung量表(SAS SDS)进行评分,并针对两组术前紧张以及术后遵医行为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经评分后对比发现,实验组行心理干预后术前紧张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遵医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前后SAS SDS评分比较发现,经心理干预后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改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围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以起到巩固手术疗效,促进身心康复的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秀华;蓝莉玲;黄山鹰;温萃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创新思维在小鼠器官移植模型建立教学中的应用

    小鼠肾移植模型是研究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治疗措施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的重要平台,但由于动物体积小,耐受性差,手术操作精细复杂等原因,成功的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目前仍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在传统的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黄赤兵;许晓婷;冯嘉瑜;范明齐;王平贤;肖亚;张艮甫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酶转换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常规生化检验中的评价

    目的 评价酶转换法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同型丰胱氨酸(HCY)的方法学特性,探讨适合常规和自动化检测血清同型关脱光氨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HCY浓度,通过精密度、回收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参考范围并与FPIA法及HPLC法对比等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批内CV分别为2.5%、2.9%;日间CV分别为3.9%、4.5%,总CV分别为5.2%、5.6% ;回收率为104.2%;线性范围2.0~40.0μmol/L;本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比较 Y=0.97X=0.22,R2=0.93,t-2.01,P>0.05;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 Y=0.91X+1.87,R2=0.97,t=1.95,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浓度的干扰物显示对结果无明显干扰;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男性(11.74±4.08)μmol/L,女性参考值 (8.96±3.11)μmol/L ;血清与血浆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t=0.23,P>0.0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较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因素强,结果准确,可以满足大批量标本的常规与自动化分析,足一种值得推广的常规方法.

    作者:张晓坤;黎文成;古雅珏;杨晓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20例肝病患者凝血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与肝病患者病情的关不及凝血功能指标对肝病检测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于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20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于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的凝血功能资料,详细对比分析.结果 肝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健康人相比都有所延长,肝病患者纤维蛋白康(FIB)比健康人明显减少.结论 血浆凝血功能四项指标(PT、ARTT、TT、FIB)可显示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其产重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病情况的指标.

    作者:彭佛兰;刘韵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利用病原生物学实验培养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在医学教育中,实验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基本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沈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阴道镜活检联用LEEP术诊治宫颈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镜活检联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对483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诊断.同时观察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结果 LEEP术平均时间6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2个月复查,宫颈息肉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7.5%,且二次手术都能治愈,并发症少.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活检联用LEEP术可提高宫颈病变的病理诊断准确性,是诊治宫颈病变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碧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P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防治策略

    目的 通过对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病例的感染位置、真菌种类数量、临床危险因素的研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策略.方法 52例患儿均取感染组织的病理样本进行詷生物学检验,记录各患者感染情况、部位、主要菌群、群丝数量,以及临床可能存在的诱发IFI的高危因素等.结果 白色念珠菌是IFI主要的感染真菌(60.87%),经组内比较明显高于其他菌种(t=11.32,P<0.05);呼吸系统(44.57%),消化系统(23.91)和泌尿系统(16.30%)是主要的感染部位,经组内比较明显高于其他菌种(t=8.27、5.44、3.62,P<0.05);插管92.31%,、侵袭性操作84.62%、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两种以上76.92%是引发IFI的高危因素.结论 PICU中的IN发病应早预防早治疗,以提高临床的防治效果.

    作者:曾雪飞;何颖慧;邹莉;林俊荣;方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35例小儿烧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总结小儿烧伤的防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室自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035例烧伤患儿病例资料,包括患儿的年铃、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发生的地点、家庭及监护人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收治的2035例患儿中2~4岁的患儿1033例占是几个年铃段中多的,其次是5~7岁的患儿563例占27.7%.而以热液烫伤为主要致伤因素的占1563例占76.9%,烧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和四肢.我院小儿烧伤住院患儿呈逐年增多趋势,以农村小儿居多,占723%.结论 之所以导致小儿烧伤绝大多数是因为家长对硫忽大意和看护不周.为了给小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对容易致伤的物品妥善放置、管理,是减少和防止小儿烧伤的有效的措施.

    作者:乔锋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根管治疗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定,临床成功率可达95%以上,是目前保存患牙的好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以免除患者的痛苦,能大程度保留牙体及牙根,有效恢复牙齿咀嚼功能,是口腔牙体修复成功的基础,远期疗效优于其他牙体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华;王玉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