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方达任
目的 研究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影响因素.方法 我们研究了89例行卵巢癌根治术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N)和盆腔淋巴结(PLN)清除术的卵巢癌患者.结果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总例数为23例(25.8%).按临床分期,Ⅰ期转移3例(5.8%),Ⅱ期转移3例(27.3%),Ⅲ期转移12例(60%),Ⅳ期转移5例(83.3%).临床分期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间存在相关(P<0.01).PAN和PLN转移率分别为Ⅰ期3例(5.8%)和0;Ⅱ期3例(23.1%)和1例(9.1%);Ⅲ期10例(50%)和7例(35%);Ⅳ期4例(66.7%)和3例(50%).PLN转移与PAN转移存在显著相关(P<0.01).23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中,12例仅有PAN转移,3例仅有PLN转移,8例均有PAN和PLN转移.PAN是发生转移多的部位:肠系膜下动脉以上15例(16.9%),肠系膜下动脉以下13例(14.6%).转移至髂总淋巴结为8例(9%)、髂外淋巴结7例(7.9%)、腹股沟浅淋巴结6例(6.7%)、闭孔淋巴结5例(5.6%).结论 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包括PAN与PLN与临床分期有关,PAN是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一级淋巴结,PLN转移与PAN转移有关.
作者:袁淑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针对当前餐饮业生物危害事件居高不下及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思考探讨其对策,以提高监督管理的实效性,大幅度降低生物危害事件的发生率,造福于广大群众.
作者:任雪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国内文献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探讨国内应用上述3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 1994至2009年间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检索获得.结果 文献表明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消化道反应多见;司帕沙星,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可致少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加替沙星所致过敏性体克和过敏性休克死亡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0.66%、占用药病例数的0.17%.结论 临床用药不可忽视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存在,应重视用药后的监测.
作者:唐华;夏仪辉;席美凤;倪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的异常心理(抑郁、焦虑、恐惧、自卑等)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P<0.05).结论 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多军;许益益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影响临床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8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理分级等.根据患儿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分型、预后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25.1436,P<0.05,提示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预后和病理分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62.1978,P<0.05,提示预后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过敏性紫瘫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临床表现越重,则肾损害程度也相对越重.过敏性紫瘫性肾炎病理分级与预后有相关性,病理损害越严重,预后不良的危险性就越大.
作者:谢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创伤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其导致的死亡在发达国家仍居高不下,在发展中国家则持续上升.院前急救是创伤救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影响.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刘喜奎;于艳霞;张继业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在会阴切口缝合中局部追加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需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传统的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局部组织浸润麻的基础上,在缝合前在会阴切口局部浸润追加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局部组织浸润麻.观察两组产妇在会阴侧切缝合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在会阴切口缝合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追加局部浸润麻的镇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痛苦,并且对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健玲;梁淑贞;冯伟玲;刘惠华;吴云清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降压药物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6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史、诊断结果、并发症及药物治疗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史平均(15.8±3.45)年;平均血压(147.8±13.45)/(66.8±9.32)mmHg,脉压为82.8±10.45mmHg;90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收缩压波劝38.8±7.45mmHg,舒张压波动较12.8±7.45mmHg;高血压分级1级110例、2级390例、3级180例,低危0例、中危98例、高危390例、极高危19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89.71%;服降压药平均2.1±0.21种、2.2±0.22次/天,服药依从性佳22.01%.结论 老年高血压具有其自身特点,药物治疗注意:强同单化、个体化给药、确定优先治疗目标、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金淑梅;庞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发病在6~24h以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7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发病6~12h以内20例为治疗A组,发病12~24h内22例为治疗B组,和对照组(C组30例),两治疗组均应用尿激酶100万~200万U静脉滴注之后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采用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程度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24h以内的无溶栓禁忌证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改变血液流变性.
作者:苏支政;伍锦旋;王映伙 刊期: 2010年第16期
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不仅使患者产生对化疗的惧怕,影响疗程,更因丢失体液等而严重削弱机体自身的抵抗力,不利于预后,因此有效的止吐对化疗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急性呕吐抑制药物效果明显,但不能延迟呕吐效果;5-HT3受体拮抗剂对控制连续化疗引起的呕吐效果不理想;5-HT3受体拮抗剂与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明显,亦可体现个体用药治疗的手段,并达到用药合理与经济的统一.
作者:马楠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眼部化学性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汕尾市逸挥基金医院收治的52例眼部化学性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性治疗眼部化学性烧伤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惠岳;郑慧君;吴卫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的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高度可疑的脑动脉瘤患者,首先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筛查,对阴性病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1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2例,正常4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无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脑动脉瘤检查诊断方法,在临床病例筛查和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裘军;宋汉文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同时预测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收治的200例初治涂阳的肺结核患者,其中选择初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100例作为实验组,初治涂阳非空洞型肺结核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2HRZE/4HR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影像学动态观察空洞的性质、大小、壁厚的改变及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2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82%,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90%,治疗失败者5例,占5%.对照组2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88%,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95%.本组病例中厚壁空洞63例(其中78.5%洞壁厚薄不均),薄壁空洞37例,有22例伴有壁内结节,与癌性空洞相似,单发空洞54例,多发空洞46例.肺结核空洞在化疗过程中与治疗后的动态变化:①空洞逐渐缩小后吸收者78例;②转化为净化空洞者13例;③形成纤维性空洞者1例;④形成结核瘤者3例;⑤治疗失败者5例.结论 肺结核空洞经化疗后转归有一定的规律,影像学动态观察对其诊断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金武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了四季感冒片的工艺制备过程,确定佳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紫苏皮、陈皮、荆芥提取挥发油方法和大青叶、连翘、甘草水提取工艺,分别以挥发油得量和出膏量为指标优选了工艺参数.结果 确定佳提取挥发油方法为:药材加12倍量水蒸馏5h提取挥发油,大青叶、连翘、甘草水提中,10、8倍量水为佳提取条件.结论 本试验采用的方法和指标适合于四季感冒片的制备工艺.
作者:刘文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收集保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2月间行EST治疗胆管结石的74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6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现近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者112例,发生率为16.81%.其中EST手术因各种原因失败23例,穿孔6例全部手术处理,1例因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血11例,其中9例镜下止血,1例手术止血后死于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72例,其中因合并肺部感染、多型性药疹、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远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者129例,发生率为18.64%.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96例;单纯反流性胆管炎9例;胆管结石残留8例;结石性胆囊炎10例;慢性胰腺炎6例.结论 EST术治疗胆管结石疗效肯定,但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证.
作者:杨登文;戈佳云;王琳;卢焕章;叶丽玲;罗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不同形式的招标投标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审批的医院自行采购项目,医院在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和规范,于是竞争性谈判已逐渐成为医院采购的主要方式,本文介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在竞争性谈判中遵循的原则和谈判采购的流程,阐述谈判采购流程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使竞争性谈判在医院采购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医院满足采购需求,降低采购成本,制止不正之风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陈洁;张咏梅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总结其特征性CT表现.结果 皮质腺瘤12例,皮质腺癌5例,嗜铬细胞瘤3例,髓样脂肪瘤4例,转移瘤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例.结论 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其的定性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忆;刘小兵;夏欣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深入研究开腹手术方式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3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穿孔单纯缝合修补57例、胃大部切除术16例.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基本无并发症,全部痊愈.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均未见溃疡复发.结论 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确切,术式多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简单安全,患者康复快.
作者:陈劲为;吴卫娟;李素婷 刊期: 2010年第16期
急性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重要急诊,是急诊科就诊患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对急性腹痛及时识别和诊断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以首诊急诊内科的急性腹痛56例诊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旭日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信宜市洪冠卫生院孕妇超声检查临床资料.结果 12000例孕妇经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15例(0.96%),产后证实胎儿畸形121例(1.0%),漏诊6例(0.05%).胎儿畸形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结论 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过程中,准确率较高,同时其无创、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睿;卢海霞 刊期: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