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维护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侯钦丽;周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患者维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5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者并发症发生、健康教育达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维护,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和护理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专科护理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层流病房血液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现状

    综述目前国内外血液病患者在入住层流病房期间生存质量研究现状,提出该研究存在的不足。同时,为今后提高血液层流患者生存质量研究寻找方向。旨在满足血液层流患者心理需求,提高优质护理水平。

    作者:秦毅;顾艳荭;朱小玲;孙霞(综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接受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指导需求

    目的:观察接受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指导需求及其对患者疾病知识和治疗的影响。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纳入研究。在护士指导前后、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结构式问卷采集资料,护理指导需求和知识水平确认采用Cronbach's 可靠性测试检验。结果4个时间点的护理指导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P<0.01)。护理指导需求和体重变化、治疗频次之间呈正相关,而与知识水平之间呈负相关。护理指导后患者的知识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14.31比70.06±17.23,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接受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护理指导,根据患者症状制定护理指导计划,可以改善患者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知识水平。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授权教育在新开管腹膜透析患者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在新开管腹膜透析患者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新开管腹膜透析患者50人,随机分为授权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了幻灯片讲课、模具演示、相关理论讲授、模具练习及考核五个步骤进行培训。授权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授权教育的方法,即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定计划﹑评价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定期复诊人数﹑发生腹膜炎人数﹑腹膜透析知识掌握、饮食干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培训天数﹑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腹膜透析知识测试成绩﹑定时复诊人数﹑饮食干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应用授权教育培训的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发生人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采用授权教育对本腹膜透析中心新开管患者进行培训,能帮助患者发现和发展自身潜在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使其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梁望群;钱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循证医学模式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率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模式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率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12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1名)和观察组(62名),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的循证医学模式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及护理质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3.23%/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2,P=0.026);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人员培训、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护理文件管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4.63±2.47)/(7.22±4.13),(14.01±2.05)/(9.04±2.79),(14.05±1.64)/(8.26±3.15),(13.90±2.33)/(9.00±2.84),(13.74±3.19)/(8.91±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5,10.663,9.920,7.671,7.802,P均<0.01);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55%/7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7,P=0.002)。结论通过实施循证医学模式,规范了手术室流程控制,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海娟;吕娜;黄丽华;马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护理技术“新前沿”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物换星移,岁月如梭。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临床护理新技术、新进展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尽管当今世界是网络的时代,但面对面交流依然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国际护理学杂志责无旁贷的肩负起纽带的作用,为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强化心理支持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支持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8例,在综合治疗且出血病情基本控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基本同对照组,但在心理护理上实施强化心理支持。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以及出血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支持有助于更好改善患者情绪,从而降低患者住院观察期间的风险,改善病情和预后。

    作者:卢俊红;王秀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择期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低诺顿量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Norton评分系统是用于评价压力性溃疡危险的工具,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低诺顿量表评分和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年龄65岁以上择期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6例中女性108例,24例具有低诺顿量表评分(≤16)。结果低诺顿量表评分患者与高诺顿量表评分患者比较除了压力性溃疡外,手术后并发症较多(0.7±0.5对0.4±0.2,P<0.05)。回归分析显示低诺顿量表评分与手术后并发症独立相关( P<0.05)。结论除了可预测压力性溃疡危险性外,诺顿量表亦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后并发症预测。

    作者:付淑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超声引导在烧伤瘢痕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大面积烧伤后广泛瘢痕增生患者63例。每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上肢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静脉穿刺效果、平均穿刺次数、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为1.06次,一次成功率为94%(59/63),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无并发症,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大面积烧伤后存在广泛瘢痕增生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杰;杨乾;李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持续被动运动应用于关节软骨损伤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文章对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作用机制、关节软骨结构成分、CPM的临床应用等进行阐述,归纳了CPM应用康复治疗的进展及效果,为进一步研究CPM提供参考。

    作者:孙青青;笪虎;石清华;周爱萍(综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合并便秘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期间分别定时测定两组患者排便前后的呼吸、心率变化,观察记录开始排便时间、大便形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开始排便时间及大便形态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两组患者排便后呼吸频率、脉搏次数均较排便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排便前后呼吸频率、脉搏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便秘,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王金环;张盼盼;韩晓庆;王红阳;葛晓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自然分娩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A组)40例,对照组( B组)40例。结果 A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B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自然分娩成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自然分娩成功率和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自然分娩成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母婴安全。

    作者:谢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PDCA模式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PDCA模式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科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PDCA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第二天、第三天、1个月视力恢复≥0.3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PDCA模式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喜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患儿家长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患儿家长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98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i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的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通过焦虑调查问卷,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均较高,且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提高了DDH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程度,有助于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凤辉;冷佳俐;刘欣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本科护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弹性的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本科护生心理压力水平及心理弹性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压力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问卷( CD-RISC)对754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压力平均值为(66.8±39)分,条目均分为(0.98±0.57)分,主要压力源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前三位依次是:学习压力、前程压力、自主与独立压力,男生压力得分大于女生(P<0.05);心理弹性平均值为(34.35±15.6)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女生平均得分大于男生,一年级学生得分较高(P<0.05);压力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学习压力是本科护生的主要压力源,护生的心理弹性力较弱,教育者应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其心理弹性能力,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

    作者:林志智;胡蓉芳;邓影倩;戴群珊;吴占澄;陈梅儒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6 min步行试验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活动耐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6 min步行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活动耐力的作用。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6 min步行试验对患者活动耐力进行干预。探讨6 min步行对减轻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该试验能够明显提高化疗患者6 min步行距离( P<0.05),明显减轻轻疲乏量( P<0.05),有效改善心率、血压等指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6 min步行试验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疲疲法程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玉萍;王云;张作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两种环节质量反馈方式对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环节质量反馈对提升护理电子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不同科室2013年5~7月出院归档电子病历600份,其中间接环节质量反馈后归档的病历300份,直接环节质量反馈后归档的病历300份。将这两组采用不同反馈方式后的病历在书写质量上进行对比。结果间接环节质量反馈的病历的合计缺陷率(48.7%)明显高于直接环节质量反馈病历(12.7%)(P<0.05)。结论直接环节质量反馈组护理病历的书写缺陷明显低于间接反馈组。

    作者:王盛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在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服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营造护理团队团结协助的氛围和学会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从而提高本科室人员自发参与管理的意识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口服自备药管理,6个月为活动周期,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成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每轮结束进行总结和成果推广。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开展,使患者服药正确率、服药时间准确率及对自备药的用法和副作用知晓率显著高于开展前。结论品管圈活动对自备药的管理是可行的,不仅能提高患者用药准确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沈美芳;唐娜娜;徐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三种口腔护理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擦拭法、冲洗法及冲洗擦拭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口腔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自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之间接收诊治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观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甲组患者口腔护理行生理盐水冲洗与过氧化氢溶液擦拭,乙组患者口腔护理行生理盐水棉球擦拭,丙组患者口腔护理行生理盐水冲洗,统计学对比三组患者护理前后口腔pH值、口腔细菌数与清洁度变化情况,统计各组口臭、口腔炎发生率,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组患者口腔pH值较其他两组升高显著( P<0.05),三组患者护理后口腔pH值正常;护理后三组患者口咽部细菌数较护理前均显著减少( P<0.05),护理后三组患者中甲组口咽部细菌数少;甲组口臭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P<0.05);三组口腔炎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所有患者在护理中未发生误吸与意外拔管事件,甲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临床进行冲洗法与擦拭法联用的口腔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口腔pH值,减少口咽部细菌数,显著改善口腔环境,降低口腔炎发生率,提高口腔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结肠透析患者中药灌肠保留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结肠透析患者中药灌肠的保留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03名老年慢性肾脏病行结肠透析的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个人资料、结肠透析相关资料和灌肠相关资料,同时抽取50名非老年结肠透析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老年结肠透析患者灌肠保留时间平均(56.99±26.91)min,灌肠保留时间短于对照组(93.58±37.31)min,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灌肠保留时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灌肠体位和有无腹泻、灌肠后卧床休息。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关注老年结肠透析患者灌肠保留时间的各种影响因子,以优的卫生资源应用到不同需求的患者中。

    作者:汤嘉敏;林燕群;李红艳;黄丽秋;张云芳;江燕开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行IABP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时间和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IABP后给予合适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减少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