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服务在临床盆底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

彭燕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服务, 盆底重建,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对临床盆底重建术出院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54例实施临床路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出院当日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定期随访.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每日定时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患者当天具体情况,根据当时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目标,给予极具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愿意推荐她人入住我院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盆底重建患术出院患者开展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构建了出院患者与医院之间的联系平台,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社会满意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型护士的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核心内容、当前研究状况等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护士的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在国内外现阶段研究存在空白,在不同类型护士中开展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研究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核心的意义.

    作者:张玲;张梦雨;张文静;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与护理的相关性及病原菌分布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护理的相关性及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140例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相应护理,即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插管次数与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及其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140例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发生VAP48例,发生率为34.28%,其中呼吸机通气时间越长,越易发生VAP,插管次数越多,越易发生VAP;VAP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 减少呼吸机的通气时间、控制插管次数,科学有效地循证护理以及了解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VAP的发病率.

    作者:柳小霞;周春霞;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剧治疗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剧治疗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及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SAB)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效果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SAB各分量表及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适应行为等级为边界及以下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剧治疗可显著提高癫痫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盛卫月;楚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封管技术不够完善而导致留置针使用时间过短,未达到预期效果,增加病人的费用和不满[1].我科自2011年6月份开始用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封管,并进行了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张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抚触保健护理对新生儿体格发育和胆红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抚触保健护理方式对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本院小儿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有新生婴儿148例,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胆红素的影响.结果 在对本院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护理之后,新生儿的体重等各项指标发育良好,其胆红素的相关病症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控制.结论 对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神经以及体格发育,并对胆红素的相关病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作者:宿传荣;陈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418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呼吸道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究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41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呼吸道整体性的护理.监测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从而评价整体性呼吸道护理对于小儿心脏术后的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儿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2.15%;对照组患儿出现并发症(或死亡)51例,发生率10.0%.治疗效果相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系统的呼吸道护理能缓解患儿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儿恢复,减轻家庭压力和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少芬;陈秀红;梁巧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日常工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排班模式,扩大工作权限,开展健康宣教,达到患者满意.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裴艳玲;郭彩霞;伏鑫;赵琪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SAS评分.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节约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揭子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产妇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产妇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科剖宫产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枝黄花含漱液防治全麻术后口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一枝黄花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减少全麻术后患者发生口臭的可行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8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一枝黄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枝黄花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可明显降低全麻术后患者口臭的发生.

    作者:张孝云;陆静波;戴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措施对预防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及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跌倒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赵章华;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病人就诊的满意度情况,找出门诊服务的缺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门诊服务的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制的门诊服务调查表,调查我院门诊病人离开时的满意度.结果 共229例病人接受了调查,绝大多数病人对我院的门诊服务质量是满意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满意度不同.结论 可根据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各种影响因素,加强管理,提高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魏燕妮;牟秀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310例经体检时查明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的分配方式将310例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患者.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上干预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高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较护理前有很大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上有着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接受雾化治疗的16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根据患儿病情采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同时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痊愈疗程、舒适程度及患儿与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痊愈疗程较短,舒适程度较高,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 对患病儿童在接受治疗期间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舒适度,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潘连花;张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技能、动性和交往等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的阴性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康复,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宋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及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为临床早期实施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口腔卫生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调查.结果 卫生行为方面: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刷牙时间及使用牙线者分别为21%、18%、3%,选用含氟牙膏者为30%,口腔不适时及时就医者占6%;保健知识方面:了解刷牙目的、掌握更换牙刷时间、了解预防龋齿有效的牙膏者分别为23%、7%、20%,从未做过洁牙者占95%,完全不了解糖尿病与口腔疾患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者占92%.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卫生行为及保健知识认知方面均存在差异(均P< 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不良口腔卫生行为率高,保健知识认知率低;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及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受年龄与文化程度影响;认知水平又直接影响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将口腔保健知识纳入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内容之一,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文兰;朱梅红;何燕君;卿安蓉;梁毅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有效率,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规范治疗8 w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0%.研究组在在体能、精神影响、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9例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SCL-90总分为(133.71±35.36)分,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因子检出率为48.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的水平较差.

    作者:陶朵;谭坚铃;陈琪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黄豆糊外敷在治疗老年患者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黄豆糊外敷在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50%硫酸镁持续外敷患处皮肤,实验组采用黄豆糊持续外敷患处皮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静脉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豆糊外敷防治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比50%硫酸镁湿外敷的疗效更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子涵;刘宏晶;李红艳;范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钟向萍;岑彩虹;李蝶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